劉少華,馬斌,陳勇,王延杰,魏斌,劉龍剛(.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 骨四科,河北 保定 07000;.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醫(yī)院 創(chuàng)傷骨科,河北 保定 07000;.中國人民解放軍78部隊 衛(wèi)生隊,河北 保定 07000)
鎖骨骨折是全身最常見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4%,主要發(fā)生在鎖骨中 1/3(占 76%~82%),鎖骨遠1/3骨折占鎖骨骨折12%~21%,鎖骨近1/3骨折占鎖骨骨折3%~6%[1]。鎖骨骨折屬于臨床骨科常見疾癥之一,多見于青壯年與兒童,由于鎖骨位置較淺,骨干又細弱,在遭受外力作用后極易發(fā)生骨折[2]。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較多,但主要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各有其優(yōu)缺點,除無明顯移位的穩(wěn)定性骨折外,大多采用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2014年8月-2016年12月,我科對34例鎖骨骨折患者采用閉合復位經(jīng)皮克氏針內固定治療,獲得滿意效果,報道如下。
本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齡18~42歲,平均(23.5±4.7)歲。骨折部位:左側12例,右側22例。骨折類型:橫斷骨折18例、斜行骨折11例,粉碎性骨折5例,均為閉合骨折。骨折部位:鎖骨中內1/3~中外1/3處。受傷至就診時間:2 h~5 d。致傷原因:撞擊傷16例,摔傷12例,重物砸傷6例。伴患側肋骨多發(fā)骨折7例,其他部位骨折3例。
圖1 治療前X線片示右鎖骨中1/3骨折,斷端錯位明顯
圖2 治療后X線片示右鎖骨骨折已解剖復位
圖3 術后兩年隨訪,X線片示骨折愈合良好,骨折線消失
圖4 術后兩年外觀,未見瘢痕
手術均在傷后3~7 d內進行,平均3.6 d。頸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后取仰臥位,傷側肩后墊薄枕墊高,使患側肩部自然外展后伸。術前先認真閱讀患者傷后X線片,明確鎖骨骨折遠近端移位情況及骨折面位置。再利用C臂機透視骨折情況,結合術者手部觸診骨折部位,進一步明確骨折移位情況,并用記號筆標識?;紓瘸R?guī)皮膚消毒、鋪巾。先于標識確定骨折近斷端處,在距近斷端約2.0 cm處用一把巾鉗經(jīng)皮扣住夾持鎖骨骨折近端向內上方提拉,顯露近骨折端,以便于進針。根據(jù)患者鎖骨髓腔大小,取一枚直徑2.0~2.5 mm的克氏針自骨折近端髓腔鉆入,于近端鎖骨前側骨皮質穿出,將克氏針尾剪成鋒利尖頭,針尾退至與近骨折端平齊。在距遠斷端約2.0 cm處用另一把巾鉗經(jīng)皮扣住夾持鎖骨骨折遠端,把持鎖骨骨折遠端向外上方提拉,交替提拉遠近骨折端,將骨折斷端復位,克氏針逆行穿入鎖骨遠斷端髓腔內并至穿出骨皮質0.5 mm為宜。確定克氏針在髓腔內,固定牢靠,無異?;顒樱傩蠧臂機透視。觀察骨折斷端復位滿意后剪除過長針尾,留置針尾長度約1.5 cm,于近端鎖骨前克氏針穿出處,向近端作一長約1.0 cm橫形切口,顯露近端鎖骨,距鎖骨出針孔約1.0 cm另鉆一小孔,僅穿適量前側骨皮質,剪短的針尾折彎處理后嵌入另鉆的小骨孔[3],將針尾穩(wěn)固地包埋于皮下。術中應避免暴力操作,以防損傷鎖骨下血管、神經(jīng)及胸膜。術后應用三角巾吊帶懸吊患側上肢4周,4周后囑患者主動活動患側肩、肘關節(jié)。6~10周后復查X線片,根據(jù)骨折愈合情況門診拔除克氏針。
術后肩關節(jié)疼痛程度,肩關節(jié)穩(wěn)定性,X線片檢查骨折斷端復位情況,骨折愈合情況,肩、肘關節(jié)活動范圍及功能恢復情況。
按照Neer[4]肩關節(jié)功能評定標準進行評分:總分100分,疼痛35分,功能30分,運動限制25分,解剖復位10分,總評分≥90分為優(yōu),80~89分為良,70~79分為可,≤70分為差。
34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3~24個月,平均13.5個月,未發(fā)生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延遲愈合,未出現(xiàn)克氏針斷裂及脫出、遷移,未發(fā)生鎖骨下血管、神經(jīng)及胸膜損傷。3例肩部輕微疼痛不適,5~8個月后消失;1例出現(xiàn)針道感染,針道有滲出,拔針后經(jīng)換藥處理后愈合。骨折均于6~10周,平均8.4周達到臨床愈合,門診拔除克氏針。所有患者外觀兩側對稱,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良好,按上述標準評定,優(yōu)30例,良4例,可0例,差0例,優(yōu)良率為100%。
鎖骨骨折的治療方法很多,主要應以非手術治療為主[5]。但對于成人,存在固定難,易出現(xiàn)骨折畸形愈合影響美觀和功能,難以接受等困難[6]。近年來除了無移位穩(wěn)定骨折外,一般均采用手術復位內固定[7],手術方法主要有閉合復位克氏針內固定和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兩種。手術治療目的都是使骨折斷端解剖復位并提供堅強內固定,利于患者早期的功能鍛煉及功能恢復。Eskloa等[8]對118例鎖骨骨折兩年后進行隨訪中發(fā)現(xiàn),24例有運動時輕微疼痛和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4例有嚴重的功能障礙。在隨訪時證實有短縮的47例患者中,17例有鍛煉時疼痛,而無短縮的42例中僅3例存在疼痛。Hill[9]認為,對移位的鎖骨中段骨折非手術治療療效不佳。所以,對于明顯移位、短縮畸形、粉碎嚴重的鎖骨骨折手術復位內固定的優(yōu)勢就顯得十分明顯。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的優(yōu)點是固定效果可靠牢固,患者可早期活動肩部。但是會帶來手術切口長、出血多、骨膜剝離較多,對骨折周圍血運影響大,不利于骨折愈合的風險。同時,手術操作過程中容易損傷鎖骨下血管、神經(jīng)及胸膜。術后手術切口處遺留較大瘢痕,外形不美觀。內固定物多需要二次入院手術取出,增加患者痛苦及經(jīng)濟負擔。
閉合復位經(jīng)皮克氏針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有效克服了傷口出血、骨膜損傷、破壞周圍血運、術中并發(fā)癥、瘢痕形成等問題,較好地避免了其他治療方法所帶來的諸多問題。該手術方法適用于鎖骨中段1/3及中外1/3合并明顯移位、短縮畸形、粉碎嚴重的鎖骨骨折,且對美觀要求高,不能耐受長時間外固定保守治療、伴有其他疾病不能耐受切開復位手術者。
閉合復位經(jīng)皮克氏針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的優(yōu)點:⑴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痛苦小,患者恢復快。⑵骨折斷端愈合快。閉合復位不需要切開暴露骨折斷端,不需切開剝離骨膜,對骨折斷端間局部血運影響小,不破壞局部血運供應,利于骨折斷端快速愈合。⑶骨折處無手術切口不會形成線性瘢痕,外形美觀,可以滿足患者對皮膚美觀的要求。⑷手術操作簡單,節(jié)省手術時間,熟悉該手術術式可將手術時間控制在20~40 mim。⑸手術安全性高,在操作規(guī)范內進行操作,可有效避免損傷鎖骨下血管、神經(jīng)及胸膜。⑹便于患者術后功能鍛煉,克氏針內固定術后,鎖骨骨折斷端穩(wěn)定,患者可早期行肩、肘關節(jié)鍛煉,利于功能活動的恢復。⑺便于患者的術后護理,術后無傷口,減輕護理工作負擔。⑻術后內固定取出方便,節(jié)約手術費用,減少就醫(yī)時間。不需住院治療,只需門診即可取出內固定術,有效降低社會及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⑼內固定取出術后鎖骨再次骨折的風險低,傷口愈合快,患者功能恢復快,可早期投入工作及生活。
缺點:⑴手術適用范圍有限。該手術只適用于鎖骨中段1/3及中外1/3骨折,并不適用于所有骨折類型。尤其是內1/3骨折及外1/3骨折,嚴重粉碎性骨折,需要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⑵固定牢固性有限,不能對抗較大力量的功能鍛煉,有克氏針斷裂、彎曲及骨折斷端再次骨折的風險,限制了患者早期功能鍛煉的強度。⑶針尾長期留置體內,長期壓迫及刺激局部組織容易引起肩部的慢性疼痛。
手術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⑴嚴格把握手術指征,選擇合適的手術適應證。⑵術前認真閱片,明確鎖骨骨折情況,術中利用C臂機透視,結合觸診,明確骨折移位情況,用記號筆標識。⑶避免暴力操作,反復多次復位,注意進針方向,防止損傷鎖骨下血管神經(jīng)及胸膜。⑷克氏針應貫穿于鎖骨髓腔內,遠端穿出骨皮質0.5 cm,可有效增強內固定的牢固性。⑸手術需在C型臂引導下進行,可及時了解克氏針進入髓內腔的情況,方便調整進針方向及長度,防止誤穿及多次無效操作,可有效提高手術效率。⑹留置針尾長度約1.5 cm,于鎖骨前近端克氏針穿出處,向近端作一長約1.0 cm橫形切口,顯露近端鎖骨,距鎖骨出針孔約1.0 cm另鉆一小孔,僅穿適量前側骨皮質,剪短的針尾折彎處理后嵌入另鉆的小骨孔。手術針尾的處理,可有效增加內固定的牢固性。⑺針尾需留置于鎖骨近端,不易發(fā)生慢性肩痛。避免針尾留置于遠端,因肩部軟組織豐富而需要留置過長針尾,反復刺激,容易針道感染及形成慢性肩痛。⑻夾持位置應距骨折斷端2.0 cm,巾鉗尖應緊貼鎖骨骨質下緣,防止損傷鎖骨下血管。
雖然克氏針固定鎖骨骨折存在容易脫出的缺點,但是我們將針尾固定于鎖骨前側的骨孔(鎖孔)內,克氏針自身鎖定,依靠鎖骨彎曲的解剖形態(tài),達到克氏針內外出針點及鎖孔三點固定,使嵌入鎖骨的針尾不可能發(fā)生轉動、松動,也不可能退針,從而有效地克服了改良克氏針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的缺陷[3]。該手術方法適合術者學習掌握,操作簡便易行,效果肯定,患者易于接受,且術后恢復快,經(jīng)濟實用,是一種值得在臨床推廣的手術方法。
[1]張英澤,潘進社.臨床創(chuàng)傷骨科學[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611.
[2]張國文.雙克氏針內固定治療鎖骨中外1/3處骨折探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5(14):86-87.
[3]賀建新,林雪英.再改良克氏針內固定法治療鎖骨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09,15(1):46-47.
[4]王萬富,孫海鈺,劉亮,等.肱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1,13(10):988-990.
[5]王亦璁.骨與關節(jié)損傷[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772.
[6]繆美芬,包茂德,王國元,等.中醫(yī)手法閉合復位彈性釘內固定治療鎖骨骨折的療效分析[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7(11):1317-1318.
[7]陸男吉,王建華,張長青,等.鎖骨鉤鋼板治療急性肩鎖關節(jié)脫位或鎖骨遠端骨折[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1,16(4):538-539.
[8]Eskloa A,Santavirta S,Viljakka HT.The msults ofoperative resection of the lateralend of the clavicle[J].J Bone Joint Slug Am,1996,78(4):584-587.
[9]羅珉,繆美芬,包茂德,等.閉合復位克氏針內固定治療鎖骨中段骨折[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1,16(4):53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