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琰 唐愛霞 張燕
【摘 要】目的:明確門診采血室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實際效果。方法:隨機選擇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間來本院門診采血室采血的104例患者作為對象,將患者隨機和平均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2例患者。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應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兩組患者抽血失敗、樣本不合格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患者抽血失敗率更低,P<0.05;研究組患者樣本不合格率更低,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門診采血室護理工作中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門診采血室;常規(guī)護理;優(yōu)質護理;樣本合格;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01
在醫(yī)院所有部門中,門診采血室既是服務窗口又是對外形象窗口。門診采血室的診療人流量比較大,疾病種類多,患者停留時間比較短。這些特點導致護理人員面對問題較為隨機,從根本上增加了門診采血室護理難度。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和滿意度。有研究表明,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于門診采血室患者具有顯著效果[1]?;诖?,本研究選擇104例患者作為對象。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7.01——2017.08期間本院門診采血室采血的104例患者作為對象,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2例。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8:24,患者年齡在17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8±5.2)歲;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9:23,患者年齡在18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2±5.1)歲。排除精神病史患者、心腦血管病史患者。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P>0.05,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比性很強。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guī)護理,抽血人員輪流換班值班,患者按照等待順序采血。為研究組患者應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第一,改善服務理念。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服務理念,將服務作為核心,充分考慮患者感受。第二,合理運用人力資源。優(yōu)化改善護理人員自身工作條件,給予護理人員充分護理時間,對護理時間進行合理安排。第三,對采血室硬件條件和環(huán)境進行改善。明確患者不滿原因,包括采血環(huán)境狹小及排隊時間太長。護理人員為患者采取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等候區(qū)氛圍進行改善,合理規(guī)劃采血室結構,在采血室角落放置花草,在等候區(qū)為患者安裝飲水機、電視等設施。第四,優(yōu)化護理過程。將患者作為中心,護理人員主動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積極與患者溝通和交流,明確患者顧慮和疑惑,耐心為患者答疑解惑。明確患者需求,告知患者及時說出自己的需求,將患者需求作為首要,對被動服務習慣進行改變。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抽血失敗、樣本不合格情況進行記錄和比較,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判定,組織患者填寫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問卷滿分為100分,根據(jù)問卷得分判定護理滿意度,具體標準為:十分滿意(100分至80分)、一般(79分至60分)、不滿意(59分至0分)[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22.0軟件包是本研究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軟件,通過T檢驗計量資料,通過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通過卡方檢驗計數(shù)資料,通過%表示計數(shù)資料。若P<0.05,則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抽血失敗及樣本不合格情況比較
對照組共計12例患者抽血失敗,抽血失敗率為23.08%;研究組共計1例患者抽血失敗,抽血失敗率為1.92%,研究組患者抽血失敗率更低,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共計9例患者血液樣本不合格,血液樣本不合格率為17.31%;研究組沒有患者血液樣本不合格,血液樣本不合格率0.00%,研究組患者血液樣本不合格率更低,P<0.05,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顯著。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比較
對照組共計40例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23例患者十分滿意,17例患者一般,其余12例患者不滿意,總滿意度為76.92%;研究組共計50例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31例患者十分滿意,19例患者一般,其余2例患者不滿意,總滿意度為96.1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門診采血室每天接待患者數(shù)量多,并且患者病情不同,患者停留時間比較短,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和交流較少,很容易產(chǎn)生糾紛和矛盾。因此,必須要為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優(yōu)質護理服務基本內(nèi)涵是技術好、質量好、服務好,優(yōu)質護理服務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將患者作為服務中心,各個方面均盡量考慮和完善患者所需,是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的升華。有研究表明,為門診采血室患者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具有顯著的效果[3]。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抽血失敗率(1.92%)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23.08%),P<0.05;研究組患者樣本不合格率(0.0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17.31%),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1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76.92%),P<0.05,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于門診采血室患者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能夠有效避免抽血失敗和樣本不合格,并且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孫娟娟,黎慧嫣,張璠.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門診采血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3):142-143.
崔英福.門診采血室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36):142+144.
陳春麗,鐘蕊憶.負壓采血法在門診采血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柳鋼科技,2014(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