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欣
我是南方人,高考時出于“就近原則”,報考了嶺南第一學府——中山大學,如今已是大二,在管理學院主修工商管理,輔修英語。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立于1924年,自民國時期傳承至今。中山大學受革命之風熏陶,蘊嶺南文化風骨,沐改革開放春風,坐落于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兼具的廣州,我們既秉承傳統(tǒng),又敢于創(chuàng)新。
步入中大康樂園,中西合璧的紅磚樓星羅棋布。紅墻亮烈,翠瓦青蔥,古木蒼郁,秾麗色彩帶來的視覺沖擊,是多數(shù)人對中大的第一印象。
由于康樂園原是嶺南大學所在地,這所1888年創(chuàng)立的教會大學深深影響了此地的建筑風格。“玉在山而草木潤”,民國風情的硬制紅磚,中式殿堂的琉璃瓦與滴水瓦,西式韻味的花窗與拱廊,于此巧妙融合。這深紅與深綠的渾然天成,在魯迅眼中甚至可以代言廣州。魯迅先生曾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先生《在鐘樓上》的寥寥幾筆,恰似潑墨大寫意:“倘說中國是一幅畫出的不類人間的圖,則各省的圖樣實無不同,差異的只在所用的顏色。黃河以北的幾省,是黃色和灰色畫的,江浙是淡墨和淡綠,廈門是淡紅和灰色,廣州是深綠和深紅。”
故而,康樂園和北大的未名湖、武大的珞珈山,并稱中國大學自然景觀之最美麗者。這里是廣州人拍婚紗照的取景地,也是周末一家老少散步踏青的好去處。行走在濃蔭蔽日的康樂園中,草坪上、亭子里坐著三三兩兩晨讀的學子,清風徐來,思緒亦會得到滌蕩?!八靽@千載園林,百年學府,榮枯相繼者,草木也;熙熙攘攘者,眾生也;薪傳火續(xù)者,文明也;日積月累而大浪淘沙者,青史也?!薄犊禈穲@記》如是嘆詠。
深沉而亮烈的顏色,仿佛也象征著中大人的精神。心蘊浩遠,所挾持者甚大;激昂處世,一腔熱血前行。
大學的學習模式與高中大不相同。大學里,沒有家長老師千叮嚀萬囑咐,一切都要靠自覺,靠身邊優(yōu)秀的人熏陶,靠名家大師的感召,靠整個大環(huán)境的浩浩蕩蕩滌盡懶散。你可以逃課,但是期末掛科就要重修;你可以不在乎成績,但是別人手握金燦燦offer時,你卻一無所有。在經(jīng)歷了高考的洗牌之后,大學以另一種模式塑造人的性格。在大學廣闊的平臺上,琳瑯滿目的社團活動、高規(guī)格的學術(shù)競賽與講座、國際視野的論壇與志愿服務……一切仿佛都是挖掘不盡的金礦,精力與毅力最旺盛的人,才能收獲得最豐盛。
各式文娛活動每周都層出不窮,參與者不一定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高手,但是融入活動總會獲得別樣收獲。我并非行家里手,但我已在中山大學有過登臺表演、打商賽、設計班服班牌、運營文創(chuàng)紀念品、擔任大型論壇志愿者等豐富的活動經(jīng)歷,獲得各類競賽獎項三十余項。我是《嶺南人》雜志主編,是學生會品牌建設部副部長,亦是校禮儀隊成員。大學就是一個嘗試與開拓的平臺,當你走出舒適圈,你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無可限量。
再談談專業(yè)吧。如今的各類專業(yè)都綜合性極強,所謂“君子不器”,融會貫通各類知識方能成為人才,而不是有所局限的機器。以我就讀的工商管理為例,四年里我要學習人力資源、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等知識,也要有高等數(shù)學、線性代數(shù)、統(tǒng)計學、計算機等知識作為支撐。揚長避短、追隨興趣,這是報考志愿時應該遵從的原則。在大學里,我聽過太多同學向我抱怨,他們讀的不是喜歡的專業(yè),過的不是喜歡的人生。有些人是分數(shù)不夠,被調(diào)劑到了其他專業(yè);有些人是對專業(yè)的預期有偏差;有些人雖然考了高分,但是為了所謂的“就業(yè)前景”而放棄了喜愛的專業(yè),轉(zhuǎn)而報考“熱門專業(yè)”。他們每每談起專業(yè)就郁郁寡歡,這種對于人生失去選擇權(quán)的無奈與悔恨,我想,大概是以后取得多少薪酬都無法彌補的吧。
我慶幸自己遵從了本心,來到了春光和暖的廣州城,來到了珠水襟帶猶勝蘭亭的康樂園,來到了自己喜愛的管理學院。在大學這個自由開放的平臺上,我以20歲的芳華,去嘗試曾經(jīng)以為的“不可能”,去開拓不設限的人生。
我也喜歡在周末時行走于新舊交織、熠熠生輝的廣州城,去品味廣式茶點,去游歷嶺南民居,去CBD看流光溢彩的夜色永不落幕。
在這里,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清末通商予之以開放精神,民國大師予之以文化蓬勃,改革開放予之以日新月異。
“白云山高,珠江水長。吾校矗立,蔚為國光。中山手創(chuàng),遺澤余芳。博學審問,慎思不罔;明辨篤行,為國棟梁?!?/p>
此時的我坐在宿舍里,對著電腦打下校歌中的這一行文字。抬頭眺望,遠處的廣州塔在夜色中傲立,輝煌而五光十色。在這座燦爛的城,在這座古韻沉淀的校園,我開始懷想自己未來的樣子。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簡稱中大,前身是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立于1924年的國立廣東大學,有著一百年辦學傳統(tǒng)。
中山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重點大學,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同時是“珠峰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實施高校。中山大學已經(jīng)成為一所國內(nèi)一流、國際知名的現(xiàn)代綜合性大學,正努力成為全球?qū)W術(shù)重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