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杰
[摘 要]略讀課文中的“導”是以學生的認知經(jīng)驗和學習需要為出發(fā)點的,是順學而導。教師要善于就學習的重點處、困惑處以及學法指引處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以使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關鍵詞]閱讀教學;略讀課文;導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16-0061-01
略讀課文是人教版小學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遷移閱讀方法,幫助學生由課內(nèi)閱讀轉(zhuǎn)向課外閱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任。略讀課文雖然不要求像精讀課文那樣細致地閱讀,但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本的表達主旨還是必需的。由于經(jīng)驗所限,學生的閱讀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因此,教師要善于給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提供必要的引導,以幫助他們突破思維障礙。
一、導在重點處
略讀課文雖然不像精讀課文那樣要求面面俱到,但是粗知課文大意,了解課文內(nèi)容還是必須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在學生快速瀏覽、把握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善于抓住課文的重點對學生進行引導,以使學生把握閱讀的主要航向。
如人教版語文第六冊《媽媽的賬單》一課,主要通過對媽媽賬單的介紹,使學生明白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教育學生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升閱讀效果,在教學的時候,我沒有在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上花費過多工夫,而是從文本的重點處導讀:“比較兩份賬單的異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當學生找出兩份賬單最大的區(qū)別是小彼得的每筆賬后面都有具體的數(shù)量,而媽媽的賬單后面都是0以后,我又繼續(xù)引領學生思考:“為什么媽媽的賬單后面都是0?你從中讀懂了什么?”在一次次的研讀、品味中,學生對母愛的無私與偉大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該案例中,我主要從課文的特點出發(fā),導在重點處,導在關鍵處,引領學生真正明白了媽媽賬單的含義。這樣教學,有助于學生正確把握文本的主題思想,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正確解讀。
二、導在困惑處
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完善與建構知識的過程,當學生接觸到的新知與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就很容易感到困惑。教師如能就學生學習的困惑處,給予恰當?shù)囊龑?,必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如人教版語文第七冊《烏塔》一課,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立游歐洲的故事,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外國小朋友獨立生活能力以及自立意識的贊美。在教學這一課時,由于東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學生提出了質(zhì)疑:“14歲的孩子,在我們這兒不過剛上初中,屬于未成年人,怎么可能獨自一人完成游玩歐洲的旅行?太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了?!泵鎸W生的困惑,我是這樣引導點撥的:“對于中國孩子來說,這的確是難以實現(xiàn)的。讓我們一起來仔細閱讀課文,并想想同樣是14歲的孩子,這位叫烏塔的小姑娘為什么能夠完成游歷歐洲的計劃?”學生從烏塔獨立生活能力強,在旅行之前就設計好路線以及一些規(guī)劃等內(nèi)容,看出了烏塔在旅游之前是做足充分準備的。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把自己與烏塔就獨立生活能力、規(guī)劃能力等方面作比較。這樣教學,學生的學習困惑迎刃而解,并被烏塔小姑娘的精神所感動,促進了他們獨立、自理等習慣的養(yǎng)成,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該案例中,當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感到困惑的時候,我對學生及時進行了有效的引導,幫助他們找到了解讀文本的突破口,使他們獲得了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物的深刻理解,這有助于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三、導在學法處
教材中的“單元提示”和“略讀提示”對于學生的閱讀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而對于略讀課文來說,通過閱讀掌握學習方法是首要的任務。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jù)課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理解課文的程度,在學法上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略讀課文的基本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
如教學人教版語文第九冊《珍珠鳥》一課,其“單元提示”是這樣介紹的:“學習本組課文,要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以及表達效果?!边@篇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是這樣介紹的:“想想‘我是怎樣逐漸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交流自己對‘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學習體會?!痹诮虒W這篇課文的時候,針對略讀課文的特點,我先讓學生把“單元提示”與課文的“閱讀提示”讀一讀,然后在閱讀過程中找出這篇課文的中心句,最后再讓學生圍繞“閱讀提示”仔細揣摩,體會感受。如此教學,真正使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了提升。
該案例中,我主要從略讀課文的學習目標出發(f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引。這樣,有了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明確,路徑更清晰,學習效果更顯著。
總之,略讀課文的教學過程是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在學習的重點處、困惑處、學法處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為學生的閱讀助上一臂之力,從而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