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地聲
摘 要:初中物理與其他學科不同,并不專注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并且初中物理是學生新接觸的學科,大部分學生在初中之前并未對其有了解,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會認為物理很難,進而加大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因此,物理教師應對初中新課程物理教學進行研究,提出有效策略,旨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意識,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9-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14
初中物理是一門活躍性較強的學科。《中學物理課程標準》在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目標下,具體提出了“三維教學目標”,即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使其能夠“自主學習,積極參與,樂于探索,勇于實驗,勤于思考”,促使廣大中學物理教師和學生不斷探索,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學習方式推動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物理課堂的有效教學,是物理教師所探索的永恒主題。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即課堂教學效率與效益。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以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它要求教師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貫徹于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有效學習,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敖虒W是一門藝術,永無止境”。同一個內容,不同的教師施教,效果則可能會截然不同,其差異的關鍵在于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傳統(tǒng)的師生授受的方式對其并不適用,加之初中生正處于好動、心理極強的年齡段,他們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有興趣,甚至會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實際,優(yōu)化自身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進行物理學習。
一、精心設計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多數物理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都會開門見山地介紹“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倘若知識難度較高的話,還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因此教師應當優(yōu)化課堂導入的方式。例如,在教學“液體壓強”相關知識之前,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的幫助下載相關的視頻,其內容可以是海洋中正在游來游去的帶魚,也可以是伸進水里來回擺動的雙手。在上課時將其播放給學生觀看,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如:為什么海洋里的帶魚身體是扁扁的?為什么當我們把手伸進水里時會感受到重量?當學生進行探究,解答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公布正確的答案,并引入新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學難度,并且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
二、為學生自主學習物理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要精心地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充分調動學生獲取知識的求知欲。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把物理知識設置到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合作解決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形成自主學習能力。(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及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積極開展合作探討、交流得出結論。當學生所得的結論不夠全面時,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下課后再思考、討論的余地,這樣就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探索動機,培養(yǎng)他們自主動腦、力求創(chuàng)新的能力。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善于應用物理實驗,誘發(fā)學生好奇心理
眾所周知,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物理實驗,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對其存在錯誤認知,認為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故而不進行實際操作,只是單純地講解實驗步驟,并要求學生對其進行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方式不但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使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實驗的內涵。因此,教師應該從實際情況考慮,合理地引入實驗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并且在示范過后,組織學生進行親身實驗,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實驗的奧妙,進而提高對物理學習的好奇心。此外,實驗環(huán)節(jié)的加入,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知識。
四、合理開展小組合作,增進課堂互動交流
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使得各個小組間的知識掌握程度無太大差異。隨后,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討論。當討論結束后,教師整理出不同的答案,并為學生講解正確的答案。此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實行小組教學模式時,一定要嚴格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以自己為輔助,當學生在討論過程出現問題時,切忌直接告訴其答案,而是應該對其進行引導,幫助其自行找出答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小組教學模式的應用,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合作能力,增加與他人的交流,活躍課堂氛圍。
五、靈活傳授解題技巧,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多數教師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而對其實施填鴨式教學,將知識一股腦兒地塞給學生,不考慮其是否能夠接受,甚至不在乎學生的意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適當地做出改變,比如將解題的思路教給學生,而不是直接告知其正確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其進行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可以說是初中生學習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科目,其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不斷地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物理。
參考文獻:
[1] 李居銀.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5(18).
[2] 林建鴻.淺談數學有效教學[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8).
[3] 白升文.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科學導報,2015(12).
[4] 郝瑾明.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J].新課程(教研),2011(6).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