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霜,王曉麗,宋霞,燕玉海,張雪翊
中國貴航三0二醫(yī)院護理部,貴州安順 561000
椎間孔鏡微創(chuàng)手術為近年來在脊柱疾病患者臨床治療中逐漸得到廣泛應用的一種術式。與傳統(tǒng)術式比較,該種術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輕、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費用低等優(yōu)點[1]。但該種術式對操作技術、護理配合均提出更高的要求,術前、術后均須配合實施全面、系統(tǒng)護理干預[2]。該研究主要探討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該院接受椎間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的脊柱疾病患者50例給予圍術期護理配合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50例在該院接受椎間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的脊柱疾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對照組25例,男 14 例,女 11 例;年齡 21~81 歲,平均(49.8.4±6.0)歲;病程 7~45 個月,平均(7.6±3.6)個月。 觀察組25例,男 14例,女 11例;年齡26~87 歲,平均(61.3±4.4)歲;病程 9~43 個月,平均(7.7±3.4)個月。 納入病例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經CT、X線檢查及磁共振成像檢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脫出、部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及鈣化等,均接受擬行椎間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馬尾神經綜合征、腰椎不穩(wěn)、椎管內腫瘤、高位髂骨等手術禁忌者。
觀察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按流程進行一般檢查、病情監(jiān)測、手術前按要求進行術前準備、術后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術前護理:①基礎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及時、主動與患者溝通,向家屬及患者做病房設施使用、科室情況、醫(yī)院環(huán)境等介紹,降低患者環(huán)境陌生感,協(xié)助其做好相關術前檢查及準備。②痛疼護理:疼痛嚴重者及時遵醫(yī)囑給予止痛藥,指導家屬做局部按摩或給予其他物理療法,最大限度緩解患者疼痛。③心理干預:護理人員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為其簡單講解手術操作流程、技術優(yōu)勢、治療效果等,消除患者疑慮,緩解其精神壓力,提高患者治療配合。
(2)術中護理:①巡回護士配合:患者送至手術室后,立即進行信息核對,并建立靜脈通路;以患者手術入路方式選擇為根據做好術前準備工作,X線透視下實施病變椎體體表定位,同時做好標記;行常規(guī)消毒、鋪巾,配合醫(yī)師實施局麻,仔細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配合醫(yī)師操作;②器械護士配合:手術開始前做好手術器械清點,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椎間孔鏡顯像系統(tǒng)、用輸血器、射頻電極等連接;準備好麻醉藥物,并協(xié)助醫(yī)生實施逐層局部浸潤麻醉;特殊情況下可使用0.9%生理鹽水(500 mL)+慶大霉素注射液(2 mL)進行持續(xù)沖洗。
(3)術后護理:①基礎護理:術后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體溫、呼吸、血壓等密切監(jiān)測;觀察患者尿液排量及性狀,觀察是否出現雙下肢麻木、運動或感覺異常等癥狀,有癥狀出現時及時告知醫(yī)師處理;②功能鍛煉[3]:護理人員以患者病情恢復狀況為根據,制定個性化康復鍛煉方案,并指導和監(jiān)督患者每日按要求進行鍛煉,具體如下:直腿抬高訓練:術后1~3 d開始鍛煉,患者在硬板床保持仰臥位,使用軟枕將腰部適當抬高,雙腿伸直,平放雙上肢于身體兩側,最大限度將足背伸直,兩下肢升值后做交替抬起運動,抬高30~40°/次,持續(xù)時間為 10 s,12 次/d;腰背肌鍛煉:術后第7~14天開始進行鍛煉,患者在硬板床保持仰臥,使用軟枕將腰部抬高,以雙肘、頭部、雙足跟作為支撐點,雙膝、雙肘屈曲,抬高雙腿,抬臀,挺腰至最高點,維持5 s后慢慢放下,重復進行30次鍛煉,3次/d。
①疼痛程度及滿意度選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AS)[4]評估患者術前、術后疼痛程度,共0~1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選用自擬滿意度調查問卷表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及護理效果的滿意度,總分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②生活質量 選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5]評估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
數據通過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實施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用[n(%)]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1,表 2。
表 1 兩組 VAS 評分比較[(±s),分]
表 1 兩組 VAS 評分比較[(±s),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n=25)觀察組(n=25)t值P值7.76±2.14 7.78±2.10 0.044 0.962 3.83±1.26 2.63±1.37 4.324 0.000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護理后,觀察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活動及一般健康狀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 3 兩組SF-36量表評分對比[(±s),分]
表 3 兩組SF-36量表評分對比[(±s),分]
組別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 社會活動 一般健康狀況對照組(n=25)觀察組(n=25)t值 P值40.34±10.11 49.86±10.53 4.374 0.000 20.17±12.62 27.74±12.65 4.841 0.005 50.28±11.32 62.63±11.37 5.163 0.000 31.32±10.42 39.53±10.39 4.742 0.000
隨著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脊柱疾病患者數量也呈逐年遞增趨勢。椎間孔鏡手術為目前在臨床上得到越來越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脊柱微創(chuàng)技術,具有創(chuàng)傷更小、疼痛程度更輕、術后恢復更快等優(yōu)點[3]。有學者[7]指出,對患者實施科學的圍術期護理干預,可有效保證手術操作順利實施,提高手術療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
圍術期護理模式主要從術前、術中、術后給予患者專業(yè)、精細、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真正體現了護理工作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能夠保證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過程中從始至終均可獲得專業(yè)護理[7]。術前做好基礎護理、疼痛護理以及心理干預等,使患者以最佳的身體狀態(tài)接受手術;術中做好患者信息核對,手術操作配合以及密切關注患者狀態(tài),從而確保手術流暢的進行以及出現問題能夠及時發(fā)現;術后除了做好一般監(jiān)測外,還需對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指導,促進患者康復。胡芳等[8]學者研究指出,對椎間孔鏡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給予圍手術期護理,其術后VAS評分平均為(2.72±1.40)分,護理滿意度為98.00%,而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 VAS 評分為(2.63±1.37)分,低于對照組的(3.83±1.62)分;護理滿意度為97.78%,高于對照組的82.22%(t=4.324,χ2=6.049,P<0.05),與胡芳等學者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說明這種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并且得到了患者的認可,這對日后開展護理工作的優(yōu)化提供了參考。吳勇燕[9]對椎間孔鏡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給予圍手術期護理后發(fā)現,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活動及一般健康狀況評分分別為(49.86±10.53)分、(27.74±12.65)分(62.63±11.37)分及(39.53±10.39)分,分別高于對照組的(40.34±10.11)分、(20.17±12.62)分、(50.28±11.32)分及(31.32±10.42)分,分析其原因主要為加強術后功能鍛煉,能夠促進患者受損肌肉和神經恢復,提升疾病整體康復效果,進而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椎間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患者圍手術期實施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治療及護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具進一步推廣應用價值。
[1]都鳳麗,高婷婷.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圍手術期護理[J].當代醫(yī)學,2014(23):122-123.
[2]丁月蓉,陳思彤,聶艷南.椎間孔鏡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1):233-234.
[3]寧華秀,張園園,張真真,等.椎間孔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圍手術期護理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4):199-200.
[4]符清波.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圍手術期護理[J].智慧健康,2017,3(20):398.
[5]楊艷,孫赟,李蕊,等.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2):317-319.
[6]王玉芬.椎間孔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圍手術期護理[J].天津護理,2015,23(6):512-513.
[7]謝波.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探討[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5,23(4):32-34.
[8]胡芳,田亞寧,鄭穎,等.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椎間孔鏡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5):146-147.
[9]吳勇燕.后路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康復護理[J].醫(yī)療裝備,2017,30(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