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潔,肖艷蘭
(1.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湖南長沙410205;2.城步汀坪中學,湖南邵陽422500)
“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1]是語文課程的基本功能,而教師評判語言的是非得失全靠語言知識作為準則[2],語文教師必須掌握語言知識以指導學生獲取語言能力[3]。雖然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職后培訓較少進行語文知識尤其是語言知識的補償,但相關調(diào)查表明,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知識基礎并不堅固,小學語文教師語言知識水平亟須職后提升。[4]語言知識覆蓋面較廣,小學語文教師又數(shù)量龐大,應該優(yōu)先提升哪些方面的語言知識?優(yōu)先提升哪些小學語文教師的語言知識?為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開展了本項實證研究。
語言知識指語音學、詞匯學、語法學、文章學、修辭學等語言學各分支學科的理論知識。[5]根據(jù)語言知識體系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語言教學的要求,將小學語文教師語言知識分為語音、漢字、詞匯、語法(含詞法與句法)、修辭、標點符號等6個維度??紤]各維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比例,形成了一份由18道題構成的測查問卷,上述6個維度分別占2、5、2、6、2、1道題。為擴大問卷容量,通過答案項設計確保了每道題涉及2—3個考點。題干與答案項的表述原則,是既要讓被試感覺比較熟悉,又必須根據(jù)語言知識而非僅依靠語感就能加以辨別。
進行預測并修訂后,正式測查采用整群抽樣方法,抽取湖南省4所小學的全部74名語文教師進行測查,回收問卷70份,有效卷64份;人口分布情況,參見表1。其中,農(nóng)村50名小學語文教師的測查卷回收46份,回收率92.0%,有效卷40份,有效率87.0%;城市小學24份問卷全部收回且均為有效卷。運用SPSS19.0分析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運用EXCEL2007繪制圖表。
表1 人口分布統(tǒng)計表(單位:人)
一方面,被試平均答對率僅為65.1%,根據(jù)態(tài)度、區(qū)域、學歷、年齡分類所形成的各亞群語言知識狀況有一定甚至較明顯差異。另一方面,6個維度的答對率情況有差異,從高到低依次為修辭(85.9%)、標點符號(82.8%)、詞匯(71.1%)、漢字(62.2%)、語法(60.4%)、語音(50.8%),極差為34.1個百分點。具體情況是:
態(tài)度上,68.8%的被試認為語言知識對提升語文教學能力的作用“非常明顯”或“比較明顯”,無人選擇“不明顯”。所有6個維度,選擇“非常明顯”或“比較明顯”的被試,答對率都比選擇“一般”或“不太明顯”的高。
區(qū)域、學歷也與答對率密切相關,年齡與答題情況有一定關系(參見圖1)。區(qū)域上,農(nóng)村、城市小學語文教師的人均答對率分別為62.1%、70.1%,如果考慮農(nóng)村13.0%廢卷、城市有效率100.0%等情況,則城鄉(xiāng)差距可能更大一些。城鄉(xiāng)的這一差別與學歷、態(tài)度也很有關:學歷上,???、本科學歷教師人均答對率分別為58.8%、71.7%,而城鄉(xiāng)專科比例分別為12.5%、67.5%;態(tài)度上,認為語言知識對提升語文教學能力的作用“非常明顯”與“比較明顯”者,城市(79.2%)大于農(nóng)村(62.5%),本科(77.4%)大于??疲?8.6%)。
圖1 答對率的城鄉(xiāng)、學歷、年齡分布
小學漢語拼音、閱讀、口語交際教學都要求教師掌握全面的語音知識。測查卷的語音考核點中,方言難點、《漢語拼音方案》常識題,總答對率為62.5%,有7.8%的被試將“床”的聲母ch按方音誤讀為c,29.7%不知道“氛”讀第一聲,37.5%的被試不知道ui是uei的簡寫形式。
多音字和輕聲屬于特殊讀音,該考核點總答對率僅39.1%。分析得知,有28.1%的被試不知道《盤古開天地》中“老祖宗”的“宗”當讀輕聲,32.8%不知道《楊氏之子》中“兒應聲答曰”的“應”當讀第四聲,60.9%不知道“四時田園雜興”的“興”當讀第四聲。其實,它們都出自于經(jīng)典選文,不過有的教材(如人教課標版)對這幾個特殊讀音現(xiàn)象沒有加以標注。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語音維度的整體答對率,城市(31.3%)低于農(nóng)村(62.5%),本科學歷(43.5%)低于??茖W歷(62.1%),與城市教師普通話好、本科學歷語言知識更扎實的整體狀況相悖。
漢字知識的考核點涉及錯別字、出版物數(shù)字用法、筆畫筆順、造字法、形聲字結構。錯別字考核點的答對率最高(92.2%),形聲字結構、出版物數(shù)字寫法的認知水平次之(70.3%、68.8%),筆畫筆順掌握水平低(46.9%),造字法答對率最低(32.8%)。
其中,錯別字的答錯點是把“候車”寫成“侯車”;形聲字結構的主要錯誤點是不能判斷“穎、潁”為形在一角和“悶”為內(nèi)形外聲;出版物數(shù)字寫法做錯的(31.3%)都是認為“初中二年級”可以寫成“初中2年級”,而根據(jù)《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已定型的含漢字數(shù)字的詞語要用漢字數(shù)字;筆畫筆順做錯者中,有23.4%不知道“北”字共5畫或其第三畫為提,有29.7%不知道“萬”的第二畫是橫折鉤,53.1%不知道“火”的第一、第二筆都是點;造字法考核點,9.4%不知道“車”既是象形字又是獨體字,32.8%不懂得會意字大部分是合體字,57.8%不知道所有造字法中指事字最少。
本維度的答對率,城市(71.7%)高于農(nóng)村(56.5%),本科(70.3%)高于??疲?3.1%),30—50歲(62.7%)高于其他年齡段(56.5%)。
近義詞辨析、成語結構兩個知識點,答對率分別為73.4%和68.8%,城市(72.9%)略高于農(nóng)村(70%),本科(74.2%)高于??疲?7.2%)。其中,有26.6%的被試不能將“拘束”“拘謹”準確填入“進得屋來,她____地坐下,顯得很____”當中,31.2%不能理解“生離死別”“出生入死”內(nèi)部的互文結構,10.9%不了解“喜新厭舊”“深入淺出”均由兩組反義詞構成。
測查卷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語法修辭要點”,將詞的結構、單句句式、單句成分、復句、縮句、語病類型列為考核要點。其中,單句句式答對率最高(70.3%),語病類型答對率最低(43.8%)。各考核點答對率情況參見圖2。
詞法方面,分別有18.8%、17.2%、35.9%的被試不知道“踟躕”“熱心”“加油”依次為雙聲聯(lián)綿詞、偏正式合成詞、主謂式合成詞。出錯原因主要是不了解單純詞、合成詞的下位概念及其含義。
單句的句式與成分是小學階段語法知識重點。其中,“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_____。”只要懂得“把”字句與“被”字句的基本區(qū)別,就能選出答案“但終于被他父親帶走了”,但測查錯誤率達到了29.7%。另外,有17.2%的被試不知道“前面矗立著一座石雕”是一個存現(xiàn)句,21.9%不知道“指揮部的燈火徹夜通明”中“徹夜”是狀語,29.1%不能斷定“海在我們的懷抱中歡笑”中的“在我們的懷抱中”是狀語。
復句考核點要求對“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記憶中的閏土了”進行分析,其中,不知道“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是個緊縮復句的占31.6%,不能正確判定全句是個二重復句的有25.0%,不能判斷“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是全句中一個分句的有15.6%。
圖2 語法知識考核點的答對率
關于縮句,人們的爭論焦點主要是“究竟應該縮到什么程度”[6]。對“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進行縮句,縮句后的最簡形式為“小興安嶺是寶庫”,如果保留形容詞“美麗的”或“巨大的”都有其表義作用,但如果保留數(shù)量限定詞“一座”則含義不大,因為小興安嶺是專有名詞,它的前面要么不用數(shù)量限定詞,要用則一定是用“一座”。該題答對率為64.1%。
語病類型側重考核對語病“知其所以然”的情況。該題包括了3個病句:(1)當我從一個頑皮的小孩,如今成為一個小學生的時候,我早就敬佩他了。(2)他急急忙忙地沖向廁所,我喊他他也若無其事地跑走了。(3)時間在我們吆喝、講價、干所有事的時候飛走了。其中,21.9%的被試不能判斷句(1)為結構雜糅,31.3%看不出句(2)中“若無其事”與全句意義的搭配不當,53.1%錯誤地認為句(3)的語病是語序不當。
語法知識答對率的整體情況,城市(71.5%)明顯高于農(nóng)村(53.8%),本科(72.0%)明顯高于專科(50.0%),30—50歲(61.7%)略高于其他年齡段(58.8%)。
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是小學階段需要掌握的常見修辭格,測查卷通過兩道修辭知識題考查其中的設問、反問、比喻、排比四種修辭格。兩道題的正確率分別為76.6%、95.3%,所有被試都能準確判斷比喻與比較的區(qū)別,僅有4.7%的被試誤認為“操場上的同學,有的在跳繩,有的在捉迷藏”是排比句,7.8%的被試不知道“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運用了設問,15.6%不知道“那匹香甜地吃著我的馬草的馬呢?”是一般疑問句。這兩道題的高正確率,與小學語文教學普遍重視修辭手法有關。
本維度要求找出引號作用不同于其他兩句的句子:(1)好個“友邦人士”!(2)“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個道理婦孺皆知。(3)做人有個基本要求,叫作“言而有信”。上述引號,句(1)中是為了突出含義特別的詞語,句(2)(3)中是直接引用。答對率為82.8%,漢語標點符號與漢字一起,構成了現(xiàn)代漢語的書面語形式。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應了解和體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引號、頓號、分號的用法,并能恰當?shù)丶右赃\用。上述符號中,引號的用法較為復雜,故問卷對此加以考核。本維度的正確率分布,同樣呈現(xiàn)城市高于農(nóng)村、本科高于???、31—50歲水平較高的狀態(tài)。
另外,筆者因工作關系經(jīng)常接觸小學教師的教案文本,發(fā)現(xiàn)將逗號、句號寫成實心小點,引號寫得像冒號,漢字中的省略號只寫3點等情況都不少見。可以推測,小學語文教師本身標點符號規(guī)范意識不強,應該是造成本題錯誤的根本原因。
小學語文教師語言知識水平不容樂觀,有針對性的補償式培訓應該以語音、漢字、詞匯、語法為重點,著力于其中特別薄弱之處展開教學。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語音側重于特殊讀音的培訓?!镀胀ㄔ挳愖x詞審音表》《普通話水平測試必讀輕聲詞語表》以及根據(jù)意義或詞性差別區(qū)分多音字,可作為主要學習內(nèi)容。
第二,漢字的培訓,靜態(tài)方面應側重筆順的書寫規(guī)范,動態(tài)方面應通過字源來分析造字法以及漢字文化。擁有更多漢字知識的教師,更能促進學生達成課標所要求的“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yōu)美”,以及“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
第三,詞匯部分側重于詞義辨析的培訓。雖然在語境中習得是母語學習者掌握詞義最自然的方法,但如果具備一定的詞義辨析理性知識,則能舉一隅而以三隅反,能使詞匯學習從自發(fā)進步到自覺。自覺地在語境中體味詞義差異是優(yōu)良的語文習慣,敏銳辨析詞義的能力是語言教學者的基本能力。
第四,語法部分要加強基本概念理解,尤其應以詞法、句法、病句原因分析作為補償重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語法修辭要點”將常見的詞類、短語結構、單句成分、復句類型等列為小學的語法學習要點,雖然小學一般不要求講解語法知識,但這不說明教師可以不掌握語法知識。教學生組詞、造句、構段,都需要懂得語法的基本概念與規(guī)律,并通過運用來體悟反思為什么可以這樣用,不能那樣用,以及怎樣用更好。
除語音中的特殊讀音現(xiàn)象外,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各維度語言知識的整體答對率都要低于城市。因此,如果培訓機會相對有限,應先對農(nóng)村教師進行補償培訓。調(diào)查同時表明,本科學歷教師語言知識整體水平明顯高于專科學歷教師,因此,應優(yōu)先對低學歷教師進行補償培訓,并逐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學歷門檻。
城市教師、30—50歲之間的教師更認同語言知識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語言知識水平相對就高于農(nóng)村教師和其他年齡段教師,因此,相關培養(yǎng)培訓應強化語言在語文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中的地位。其中,小學語文教師職后培訓,應開設語言知識的相關課程,提高教師對語言知識重要性的認同感;高師院校要面向語文類師范生開足語言類課程,從而提升職前教師的語言知識意識?!镀胀ㄔ挳愖x詞審音表》《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標點符號用法》《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guī)范》《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等語言文字規(guī)范標準,這些之前通常被忽視的內(nèi)容,也應該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職后培訓課程、語文師范生語言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
最后,如果可能,教材編寫最好進一步強化語言知識意識,對有價值的語言知識加以標注凸顯。▲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楊春霖.關于語文教師個人進修的我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8):31-36.
[3]劉大為.語言知識、語言能力與語文教學[J].全球教育展望,2003,32(9):15-20,60.
[4]陸勤超.指向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教師研修課程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7:98.
[5]胡明揚.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J].語言文字應用,2007(3):5-9.
[6]曾曉潔.“縮句”不等于“抓主干”[J].小學語文教學(會刊),201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