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該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知識自主探究,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游戲教學法是一種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下的教學方法,其結合小學生的愛動、愛玩心理,通過構建相應的游戲環(huán)境,讓學生在游戲中實現(xiàn)知識的理解、掌握。對此,下面就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一、 前言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學科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學科之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也因此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新課程標準下,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技術的理解、掌握,就必須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出發(fā),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識,游戲教學法正是在此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教學手段,將其應用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二、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學生課堂態(tài)度消極、課堂氣氛沉悶等情況,其關鍵在于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發(fā)展。游戲教學法是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觀念下產生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游戲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動態(tài)化,并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游戲環(huán)境中掌握知識點。同時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利用游戲教學法還可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只能單純地模仿教師所講內容,學生無法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游戲教學法,可以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對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有極大的幫助。
三、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 利用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對新鮮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理,但是小學生本身的自控能力很差,加上小學生理解能力的缺乏,如果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對抽象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就會極大地降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需求,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知識學習。
例如教師在講解《小貓走迷宮》的知識時,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一個“走迷宮”的游戲,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問,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走過迷宮,是怎么走出來的?教師在學生回答后,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個平面迷宮圖,然后將角色設定在起始位置,教師在學生的指揮下開始“走迷宮”,這樣學生為了指導教師更快地走出迷宮,就會想出各種辦法,并更加積極地參與進來,讓教師在學生的“命令”下順利地走出迷宮后,學生會極大地享受到成功感,這時教師向學生提問“大家想不想也做一個這樣的游戲?”經過之前的游戲設置,學生會產生極大的興趣,紛紛表示愿意,這時教師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中,就會最大限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 利用游戲導入新課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構建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知識學習,這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很多時候,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在講解新知識前,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構建適宜的游戲,對新課內容進行引導,這樣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探究。
例如教師在講解《用鍵盤上的符號構圖》時,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應用鍵盤輸入符號,并學會用鍵盤字符構建有趣的圖形,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開展這樣的課堂引入游戲:教師將學生隨機分成四個小組,并以“喜、怒、哀、樂”命名,同時教師讓學生說說喜、怒、哀、樂代表的是什么,學生經過思考會回答出這是我們比較常見的表情。然后教師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關于喜、怒、哀、樂的圖片,并讓各組學生做出相對應的表情,讓其他小組的學生評價做表情的小組中誰做得最好,在游戲結束后,教師給做得最好的同學相應獎勵。隨后教師向學生提問“我們大家都有喜、怒、哀、樂的表情,那么鍵盤有沒有表情呢?”學生會對這個問題產生好奇,鍵盤不是物體嗎,怎么還有表情,這就激發(fā)了學生好奇心理,這時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新知識學習中,就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 利用游戲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為學生講解一些理論知識,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適宜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開展信息技術實踐,促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教師可以在鞏固練習中,為學生引入一些電腦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競爭機制引入游戲中,激發(fā)學生熱情。例如教師在講解《看圖片,輸入文字》的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加深學生中英文混合輸入方法的理解,教師可以將“警察抓小偷、接蘋果”等小游戲引入課堂上,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按鍵技巧,并對自身的指法進行鍛煉,滿足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發(fā)展需求。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不僅會極大地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也會對素質教育的推進帶來一定影響。所以在新時期下,必須充分意識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結合教學實際,合理地應用游戲教學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靜.新課程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游戲化教學模式探究[J].好家長,2016(4):141.
[2] 周銀稷.巧設情境,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趣味性[J].情感讀本,2017(33):43.
[3] 熊丹萍.以學定教,“游戲”教學——游戲教學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12):126-128.
[4] 于躍.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作用[J].中小學電教,2017(12):116.
[5] 王擎欣.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探究和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 (12):132-133.
作者簡介:
陳碧茹,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石碼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