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現(xiàn)明
蒼山大蒜栽培距今已有1900多年,一直在本地保持著優(yōu)良的種性和極佳的品質而譽滿中外。年種植面積2萬hm2左右,年產蒜頭24萬噸,蒜薹15萬噸,被國家商標委評為“蒼山大蒜”地理標志產品。蒼山大蒜種植區(qū)域主要分布在蘭陵縣東部至南部,北起神山鎮(zhèn),南至南橋鎮(zhèn),中間橫跨卞莊街道辦事處、磨山鎮(zhèn)、蘆柞鎮(zhèn)、長城鎮(zhèn),形成獨具特色的蒼山大蒜龍形種植帶,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大蒜種植一直主要分布在這龍形種植帶內,種植區(qū)域相對固定。
1 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原理
1.1 蒼山大蒜產區(qū)土壤物理性狀
蒼山大蒜產區(qū)土壤多為砂姜黑土,土壤質地多屬重壤,部分為中壤,土質較黏,耕性差;土體構型主要為夾砂姜類,蒼山大蒜產區(qū)土壤特點適宜栽植大蒜,主要是因為:大蒜為線狀淺根型蔬菜,80%?90%的根系分布在5?20cm土層內,橫展直徑15?20cm,喜疏松多孔、通氣良好、肥沃的土壤環(huán)境。而砂姜黑土耕層較淺,質地重壤或中壤粒狀結構,干濕變化頻繁,土體疏松軟綿,吸光熱能力強,適宜大蒜生長,特別對大蒜根系和鱗莖生長發(fā)育十分有利。
1.2 蒼山大蒜產區(qū)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狀況
根據(jù)蒼山縣耕地地力評價數(shù)據(jù):蘭陵縣大蒜田主要是有砂姜黑土構成,全縣大蒜田pH值眾數(shù)為6.9,屬三級水平,較為適宜大蒜生長;全縣大蒜田有機質平均值為17.6g/kg,屬二級水平,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是蘭陵大蒜品質較高的重要因素;全縣大蒜田全氮平均含量為1.1g/kg,屬四級水平;全縣大蒜田堿解氮含量平均為145.4mg/kg,屬于三級水平;有效磷平均含量為40.3mg/kg,屬于四級水平;速效鉀平均含量為230.9mg/kg,屬于二級水平;中微量元素含量較適宜。
蘭陵縣大蒜產區(qū)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且水質較好,地下水礦化度在0.28?0.79g/L之間,陰離子以重碳酸根為主,其次為氯根和硫酸根;陽離子以鈣、鎂為主。用此水澆蒜,蒜頭瓣大、皮薄、汁濃味美,確保了蒼山大蒜的極佳品質。
2 大蒜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措施
大蒜是需肥較多而且較耐肥的作物之一,但大蒜的根毛少且細弱,吸肥能力較差,對肥水反應比較敏感。大蒜除了吸收氮、磷、鉀以外,對鈣、鎂、硫以及鋅、鐵、硼、鉬也有相應需求,因此,大蒜施肥應根據(jù)大蒜需肥、吸肥特點,堅持以有機肥料為主,氮、磷、鉀、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使用的原則,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大蒜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對營養(yǎng)元素的需要。
2.1 配方
根據(jù)大蒜配方施肥養(yǎng)分指標體系和土壤養(yǎng)分含量豐缺猶況,制定了兩個配方即高產地塊配方和一般地塊配方。
N-P-K 18-10-20總含量48% (高產地塊)
N-P-K 16-8-21總含量45% (一般地塊)
2.2 施肥量
畝產鮮蒜2000kg地塊:畝施生物有機肥80kg,48%配方肥100kg,中微量元素肥料4?6kg。
畝產鮮蒜1500?2000kg地塊:畝施生物有機肥80kg,45%的配方肥100kg,補施中微量元素肥料2?4kg。
2.3 施肥時期與方法
根據(jù)大蒜生長規(guī)律和需肥特點,大蒜施肥可分三個時期,即基肥、返青肥和后期根外追肥。
2.3.1 基肥:基肥應重點使用,可根據(jù)不同地塊按上述施肥方案使用,但要注意施肥方法,如果施肥過早容易造成肥料流失,因此在大蒜整地施肥上最好采用兩次整地法,第一次整地可在玉米收獲騰茬后進行但不使用化學肥料,第二次整地可在大蒜播種前7?10天進行,將上述肥料一次均勻施入,并耙細、耙透、耙實,這樣可有效防止肥料流失,減少污染,提高肥效。
2.3.2 追肥:大蒜追肥應在返青期,大蒜肥水吸收高峰期在大蒜返青期,進入返青期后,大蒜逐漸由營養(yǎng)生長轉入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時期,蒜薹迅速伸長的同時,鱗莖也逐漸形成和膨大,生長量大,需肥需水量也最多,此時根系生長和吸肥能力達到高峰,是大蒜肥水管理的關鍵時期。在大蒜追肥上應避免兩個誤區(qū),一是認為大蒜追肥容易誘發(fā)大蒜二次生長(小辮)發(fā)生,這是沒有根據(jù)的。大蒜二次生長主要是因為大蒜受凍,施肥時氮鉀比例失調,大蒜旺長導致抗凍性降低,容易誘發(fā)大蒜二次生長,但大蒜返青后追肥不會誘發(fā)大蒜二次生長的大量發(fā)生。二是認為大蒜春季追肥越早越好,大蒜春季如果追肥過早,一旦遭遇“倒春寒”天氣,會加重大蒜凍害,從而會加重大蒜二次生長現(xiàn)象發(fā)生。
2.3.3 根外追肥:大蒜根外追肥可在蒜薹收獲后進行,由于蒜薹收獲會導致大蒜植株受到損失,適當進行根外追肥,可有效防止大蒜早衰,提高大蒜產量和品質。
4 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通過大蒜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措施的實施,節(jié)本增效效果明顯,蒜薹和蒜頭產品產量和質量進一步提升,農民增收效果明顯。對比常規(guī)施肥技術,畝均減少不合理施用化肥20公斤,蒜薹和蒜頭顯著增產6.0%左右,每畝增加產值400元左右,降低了農民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2)社會效益:通過大蒜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措施的實施,結合化肥零增長行動的宣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全縣,新技術、新設備廣泛推廣應用,新技術覆蓋率達97%。農民的傳統(tǒng)觀念得到改變,現(xiàn)代農業(yè)意識和科技意識明顯提高,具有較高的社會效益。(3)生態(tài)效益:通過大蒜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措施的推廣應用,不合理的化肥使用量明顯減少,減少土壤、水資源污染,改善土壤質地,提高土壤肥力。全縣生態(tài)環(huán)境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好,水質無污染,生態(tài)效益明顯。
(作者單位:277700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農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