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成
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小麥又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的人口大約三分之一以上以小麥作為主要糧食,那么作為主要糧食作物的小麥就備受關注了。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了,其生產過程中的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更為重要。江蘇省泗?縣自然條件優(yōu)越,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發(fā)展?jié)摿Υ螅鳛槲覈r業(yè)生產的重要基地,對小麥的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極為重視。
小麥作為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之一,是人們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物之一,含有較高能量,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E,還有人體需要的很多種微量元素。能滿足人體的各種需求,對人們的健康很重要。很多食品的加工原料也主要是小麥,所以,小麥的產量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 整地
土壤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小麥的質量及產量的高低,生產中應結合實際情況,要因地制宜,采用科學的方法精心整地,提高土壤質量。在整地的原則上,立足一個“早”字,突出一個“保”字,落實一個“深”字。“早”就是早騰地、早整地,“?!本褪潜W〉讐労涂趬?,“深”就是要加深耕層。施耕不但要與深耕相結合,解決施耕地層和犁底層問題,還要與耙耱相結合,使土壤踏實、上虛下實,解決土壤過于疏松問題。
2 選種
江蘇省泗?屬于華東,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主要是冬小麥即頭年秋冬季播種,第二年夏季收獲。小麥品種的好壞對小麥的高質高效有著直接的關系,優(yōu)質的小麥品種不僅出苗率高、長勢好、強抗病,而且成熟期早,產量高。所以選擇小麥品種很重要,要選擇產量高、高效、品質優(yōu)良的品種,還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
3 拌種及播種
3.1 拌種 為了避免地下害蟲的危害,可以采用藥物拌麥種的方法來防治害蟲。可選用百分之五十的辛硫磷乳油或百分之三的甲拌磷顆?;虬俜种倪秽ゎw粒劑拌毒土結合耕地邊撒邊犁。為防治病蟲害在出苗期間危害麥種,培育出良好的幼苗,達到省時、省工、降低成本、增產的目的。播種前應用種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可用百分之五十種衣劑按種子量的百分之零點一加種子量的百分之六的水拌種,邊噴邊拌,拌后堆悶三、四個小時,晾干后干拌種子量百分之零點二的百分之十五粉銹寧可濕性粉劑。
3.2 播種 結合土壤情況和小麥品種特性,做到適時播種。播種時一般都采用統(tǒng)一機器行不同條播,其中窄行條播:行距為15到20厘米;寬窄行條播:寬行30厘米左右,窄行15厘米;寬幅條播:播幅15到20厘米,幅距15到25厘米。特點:播種量易控制,便于機械化管理,有利于通風透氣,減輕個體與群體的矛盾。也可以使用撒播。其特點是簡便,但播種量難以控制,不便于機械化管理,不有利于通風透光。不管使用哪種播種技術,在播種時要勻,播量準確,不能漏播、少播,深淺保持一致,覆土嚴密,地頭整齊,播后鎮(zhèn)壓。
4 小麥的高質高效栽培技術要點
4.1 科學施肥
4.1.1 冬小麥的需肥特點
4.1.1.1 需要氮的兩個重要時期:(1)出苗時:出苗時和分蘗到越冬始期需要總氮量占百分之二十。(2)拔節(jié)、孕穗到開花需要總氮量占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4.1.1.2 磷的需要以拔節(jié)到孕穗、孕穗到成熟期兩個時期需要最多,分別約占總吸收量的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三十九。
4.1.1.3 鉀的需要以拔節(jié)到孕穗、開花時需要的最多,約占總吸收量的百分之四十,返青到拔節(jié)約占百分之三十三,到開花時對鉀的吸收量已經達到最大量。
4.1.2 肥料的運籌原則
4.1.2.1 冬前分蘗期要用適量速效氮、磷、鉀供應,滿足對養(yǎng)分的需要,促進分蘗和發(fā)根。
4.1.2.2 越冬至返青期間不需要太多的肥,也要適當施以肥料以避免無效分蘗的發(fā)生,培育高效群體。
4.1.2.3 拔節(jié)至開花期間需要大量的肥料,是施肥的最大效率期,要適當增加肥料供應量。
4.1.2.4 抽穗開花以后維持適量的氮、鉀營養(yǎng),延長葉片功能期。
4.2 合理用水 小麥生長過程中總耗水量的多少受氣候、土壤、栽培條件等因素影響。
4.2.1 冬灌夜凍日消,日均溫三到四度時進行。采用小畦小水、溝灌窨水等方法,田間不積水,避免土壤板結,不能用大水漫灌,沖刷表土。
4.2.2 春灌在氣溫慢慢升高,麥苗生長加快,需要水量增多,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
4.3 防凍防倒
4.3.1 為了防凍要選用優(yōu)良品種、精心整地、增施有機肥、培育壯苗均可增強麥苗自身抗凍能力;低溫來臨前及時灌水,起到防凍效果;凍害發(fā)生后,馬上追施速效肥,促使恢復生長,只要分蘗節(jié)未凍死,加強管理,仍可獲得豐收。
4.3.2 為了防倒伏要選用抗倒的品種;合理安排幼苗數量,提高整地、播種質量;合理施肥,使幼苗健壯、結構合理;采用鎮(zhèn)壓、培土、深中耕等措施控葉控蘗蹲節(jié);使用多效唑、矮壯素預防倒伏。
4.4 防病防蟲除草 小麥生長后期是蚜蟲、白粉病、銹病、赤霉病大量發(fā)生的時期,對粒重和產量影響很大。抽穗至結籽期間,為防治的病蟲害可將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混配使用,達到防病防蟲、防早衰,減輕干熱風危害,獲得提高粒重、高質、高效的效果。冬前或返青至拔節(jié)前要進行化學除草,藥劑可選用百分之五的雙氟磺草胺和百分之十的唑草酮混合液,也可以用百分之三十六的飛騰兌水進行莖葉噴霧。除了使用藥物防病防蟲除草以外還要以農業(yè)綜合措施,降低田間相對濕度,增加通風透光為核心;加強病蟲預測預報,以達到防病防蟲除草。拔節(jié)后切忌化學除草。
4.5 適時收獲 小麥收割的早晚影響籽粒的產量和品質。麥熟時間短促,必須及時收獲。收獲過早,種子沒有完全成熟,發(fā)芽率會隨之降低。收獲過遲,小麥完全成熟,麥穗容易發(fā)芽、斷穗、落粒,影響產量品質。蠟熟末期是收獲的好時候。
(作者單位:223900 江蘇省泗洪縣青陽鎮(zhèn)農業(yè)經濟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