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新友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的素質(zhì)教育的逐步推進,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現(xiàn)行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的沖擊,特別是開放式教學理念的提出,使得高中物理教學發(fā)生了一系列重大變革。開放式教學就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通過啟發(fā)性的問題和探索性的實驗引導學生探索認知,最終完成知識遷移,生成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開放式教學;物理教學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物理課程在目標上要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結構上要重視基礎,體現(xiàn)課程的選擇性;在內(nèi)容上要體現(xiàn)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在實施上要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在課程評價上要強調(diào)更新觀念,促進學生發(fā)展。要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和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的物理課程教學模式。
一、什么是“開放式”教學
開放式物理教學是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講的,開放式高中物理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1.教學內(nèi)容開放。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一直是以教師為中心,由教師全權組織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只是作為聽眾配合教學活動。采用開放式物理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的教學構想和教學步驟提前告知學生,這一過程可以通過導學案的形式開展,將教學目的、手段及內(nèi)容都以文字的形式印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提前了解整個教學過程,對教師即將開展的教學活動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采用這種開放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有意識地加強對重、難點知識的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2.教學思想開放。開放式教學不僅僅體現(xiàn)在教學形式上,更是一種思想上的流露。開放式的高中物理教學,需要以開放、包容的教學思想進行指導,它提倡在物理教學活動中不斷融合其他教學理念,同時在兼容中不斷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
二、教學思想和策略的開放
教學觀念決定教學意識,教學意識決定教學行為。開放式教學要求教師正確定位自我角色。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設計引導者、參與合作者、服務參謀者、傾聽欣賞者。學科教學中,教師要營造一個良好的、開放式的、平等的氛圍,構建一個師生和諧、積極探索、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教師平時要經(jīng)常深入學生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興趣和愿望,并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同時教師要提倡教學相長,師生互相學習,把自己融于學生之中,使學生感到老師是良師益友。課堂上允許學生相互輕聲討論,允許學生打斷教師的講話,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觀點提出質(zhì)疑。在進行評價時,對學生要多表揚、多鼓勵,保持學生的心理自由和學習積極性。
三、開放的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開放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始終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課堂教學的設計和組織形式都必須向?qū)W生的實際需要開放,向教學的實際開放。如教學計劃的適時調(diào)整,空間位置的隨機調(diào)整,教學時間的適度調(diào)整,以及師生角色的不斷互換,活動內(nèi)容的多樣選擇,等等。對物理學科來說,還可充分發(fā)揮物理實驗的優(yōu)勢,教師應盡可能開放實驗室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實驗探索。
比如,在物理復習教學中,以開放性的問題為抓手設計開放性的教學過程。例如,在復習動量守恒時,可以以實驗為主線復習整個動量守恒的內(nèi)容。如:首先,讓學生利用兩個鋼性小球設計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引導學生討論設計方案。要解決速度的測定問題,學生可能設計出不同的方案:①用閃光照片法測定速度;②用秒表定位求平均速度法測定速度;③用擺的機械能守恒求得速度,等等。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充分地體驗、享受實驗的過程,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方案確定實驗的具體裝置及具體的實驗步驟。同時,在學生實驗時,給學生操作的時間,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給學生發(fā)問的機會,給學生批判的機會,比較實驗方案的優(yōu)缺點。其次,讓學生計算,體驗規(guī)律的應用。習題的設計就以實驗為基礎,確立模型,采集數(shù)據(jù),設計問題,等等。
四、開放課外的教學形式
新課程改革對教學形式提出了更多開放的要求,增加了很多選修課,而且要求教師結合實踐活動開一些專題研究課。新教材中配備了很多影像資料,就是考慮到部分學校的實驗條件不夠好,由此可見其對實驗的重視程度。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實驗課,教師講課時間過長,學生真正動手操作的時間只有半小時左右。有少數(shù)教師還抱著陳舊的教學思想,在黑板上講實驗,叫學生背實驗,而讓學生去實踐社會就更談不上了。物理教學形式的開放,主要是開放實驗室,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并開展適宜的研究活動。很多物理教師都曾經(jīng)追求過向?qū)W生開放實驗的目標,但在實踐教學時卻很難做到,這除了管理方面的原因外,還有自身需要實驗備課、研究問題等因素。但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必須克服各種困難,向?qū)W生適當?shù)亻_放實驗室,并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探索一些研究課題。
五、活用實驗
實驗是探索自然學科的不二法門。開放型實驗教學就是要讓同學們自主完成實驗,得出結論,這樣知識生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習得知識,生成能力:首先,根據(jù)需要探索的知識目標設計完成實驗目標的計劃。在全面預習掌握知識要點的基礎上,要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熟悉各種實驗的方法和原理,充分估計實驗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制訂實驗操作步驟,盡量減少操作中的盲目性。其次,自主完成實驗細節(jié)。教師要審核學生提出的實驗計劃,然后讓學生動手實驗,實驗過程中要允許學生失敗,這樣才能更好地總結實驗經(jīng)驗,養(yǎng)成科學探究的精神,同時更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志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為達到理論結合實際,全面提高學生從事實際科研的能力。
總之,高中物理課堂開放教學理論是以素質(zhì)教育理論為基礎的,而具體的實施模式要重視問題開放、實驗開放和教材活用。
參考文獻:
[1]陳廷惠.開放課堂,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6(43):139.
[2]翁安林.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開放式教學[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研版),2014(12):72-73.
[3]陳秀.高中物理課堂開放教學理論及模式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3(10):42.
[4]吳建東.淺析高中物理如何實施“開放式”課堂教學變革[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