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曉云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和持續(xù)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各界的關(guān)注,改善和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已經(jīng)成為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重點課題。文章從當前小學閱讀教學存在的三個方面的問題入手,一一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通過文章的分析,能夠?qū)氖滦W語文閱讀教育教學的相關(guān)人員有所借鑒和幫助。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教學目標設(shè)定不科學、教學內(nèi)容過于寬泛、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性不夠等等。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必須要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小學語文閱讀的本質(zhì)和精髓,能夠針對存在的諸多問題,采取有效策略來不斷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水平。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設(shè)定不科學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因素,對于閱讀教學節(jié)奏的掌握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教師在各個階段進行有效的參與和指導,教學活動是不能有效開展的。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教學目標,它既是課堂的開始又是課堂的終點,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受到教學習慣、教學習慣及其他教學因素的影響,教學目標的設(shè)定往往難以達到科學與合理。
(二)教學內(nèi)容過于寬泛
在很多情況之下,因為教師無法對于課堂的教學目標進行準確的設(shè)定,更多的追求于多媒體課件運用(課件制作耗費時間,往往直接在網(wǎng)上下一個,沒有自己的想法,照搬課件)而沒有形成嚴謹?shù)慕虒W思路,對閱讀教學思想沒有徹底掌握,不能夠深刻理解文章所要講解和表達的內(nèi)容,使得原有的教學中心與閱讀重點沒有得到有效的關(guān)注。
(三)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性不夠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大都以教師單一灌輸為主,缺乏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處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他們處在身心發(fā)育和認知社會的關(guān)鍵時期,對于學習往往缺乏足夠的管控能力,一旦他們面對枯燥無味的課堂,單一灌輸式的教學,就會降價和分散他們注意力。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比如:《天上的街市》一課,本文是郭沫若先生在1921年寫下的一首浪漫氣息濃郁的現(xiàn)代詩。他的那種不滿現(xiàn)實,熱烈地憧憬者美好未來的思想對三年級的小學生理解起來很是困難。這個時候去對三年級七、八歲的孩子講國難家仇,學生很難理解。這時不如從學生們自己不開心的事情說起,讓他們?nèi)ハ胂鬀]有這些煩惱的世界,從而理解作者對光明的向往。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設(shè)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任何一種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明確的教學目標作為指導,因此,只有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高效的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從而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一是要能夠?qū)滩哪苡眠M行深入的了解,二是要能夠?qū)鹘y(tǒng)教學模式做出創(chuàng)新,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對《多夢的季節(jié)》這首詩歌進行教學時,首先,作為語文教師,要明確這節(jié)語文閱讀課的教學目標是能夠讓學生對此首詩歌進行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教學難點是準確理解詩歌中作者想要表達的關(guān)于童年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展望,激發(fā)學生珍惜現(xiàn)在時光。其次,通過聽歌曲《童年》的方式導入,談談聽后的體會,說說各自小時候的記憶。再通過初讀詩歌,感知詩情詩意,調(diào)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不斷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加強課堂學習的互動交流
針對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呈現(xiàn)為兩種形態(tài):“滿堂灌”和“滿堂問”。它們是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代表。在這種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考慮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和經(jīng)驗,想當然地按照教參、教材的提示,把所謂的知識、技能和情感一股腦地扔向?qū)W生。至于學生能掌握多少,了解到什么層次,教師則不必理會。
請看下面《詹天佑》的教學片斷
師:這篇課文的中心段落是?
生回答略
師:本文通過對詹天佑的什么描寫,勾勒出了什么形象?
生回答略
師:詹天佑是在什么情況下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
……
向這樣就是“滿堂問”的形式。在這種形式中,教師指到哪里,學生就學到哪,沒有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堂沒有更多更深的互動,不利于學生對課堂表達思想的理解。
一堂優(yōu)秀的閱讀教學課,應充分準備。在上課前一天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各種方法(看書、電腦瀏覽、詢問長輩等)了解詹天佑和京張鐵路。課堂一開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最后推舉一個代表上臺展示,各小組進行比拼。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聽學生自己說,教師只要當好主持人對學生的錯誤觀點進行及時修正即可。
結(jié)語:
綜合以上分析,在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這條道路上,并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或是一種教學方法就能將其進行提高的,它需要教師、學校和社會各界堅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來共同完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一定能夠取得質(zhì)的飛越。
參考文獻:
[1]龍統(tǒng)均.淺析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28):155.
[2]陳鄭琰.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福建師范大學,2016(24):51.
[3]甘新梅.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構(gòu)建策略[J].新課程(上),2018(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