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淋淋
摘 要:應用題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高年級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應用題教學的重視,重點開展應用題教學,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應用題教學現狀入手,對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切實保證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教育 高年級 應用題教學 有效性
長時間以來,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都是受到小學數學教師和學生廣泛關注的知識點,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學應用題的能力,實現對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師重點進行研究的問題。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能夠改善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現狀,教師可以結合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基本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改革方案,為學生學習數學應用題知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一、當前我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小學階段的高年級數學教學情況進行細化的分析和研究,能夠看出應用題教學一直是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也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探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仍然存在嚴重的問題,極大限制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如教師在數學應用題教學活動中缺乏對學生解題思維的培養(yǎng),往往對學生實施僵化的數學應用題訓練,導致學生的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對學生獨立解決數學應用題產生著一定的消極影響[1]。此外,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盲目的引入多種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契合度相對忽視,導致部分新教學方法的應用難以實現對應用題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數學應用題教學效率偏低,無法保證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甚至長此以往,還會打消學生學習應用題知識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還應該針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應用題教學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和分析,并制定相對科學的教學改革策略,進一步增強應用題教學有效性。
二、逐步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針對當前我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學習應用題興趣不足的情況,新時期要想促進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化,實現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教師就應該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改革策略,保證教學改革與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的契合度,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應用題知識提供相應的支持。
1.更新教學思維,指導學生掌握解題策略
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一般將應用題教學重點放置到引導學生進行應用題訓練方面,雖然也會對學生解決應用題能力進行適當的培養(yǎng),但是培養(yǎng)效果不夠理想。所以在教學改革的基礎上,教師應該結合應用題教學的實際情況更新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向學生傳授解決數學應用題的策略,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全面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數形結合能力的基礎上確保學生學習效果的進一步強化,切實突出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效果[2]。
2.結合學生對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能夠讓高年級學生將數學應用題與自身生活有機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完成對相關數學問題的處理,保證可以對數學問題形成更為明確的認識,促進學生應用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相應的應用題并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形成相對明確的認識,確保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得到顯著的增強。
如例題1所示:某書店中總共有圖書100本,其中科普類的書籍有45本,文學類的書籍相對較少,總共有35本,請問科普類的書籍和文學類的書籍各占總書籍數量的比例是多少?二者之間的比值應該怎樣計算?在這一例題中,題干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相對緊密,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在頭腦中完成對題干內容的形象建構,進而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處理,找準解決問題的關鍵點,順利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聯系自身生活實際對問題進行分析,學生的解決問題興趣和解決問題能力會得到相應的培養(yǎng),對學生更好學習數學應用題知識產生積極影響[3]。
3.強化學生問題分析能力,增強學生解題正確率
在小學生解決高年級應用題的過程中,必須對問題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把握題干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并結合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保證能最快發(fā)現解決數學問題的契機,進而快速完成對問題的分析和處理,提高解決數學應用題知識的正確率。教師只有讓學生能針對數學應用題部分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并對應用題考察的知識點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才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問題處理能力,增強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
如例題2所示:某學校5年級學生的數量總共為205人,現在從男生中挑選出1/11學生,從女生中挑選出5名學生共同參加學校組織的書畫比賽,在完成挑選后學校剩下的5年級男生和女生數量是一樣的,請問學校中5年級的男生和女生分別是多少人[4]。針對這一問題,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往往容易誤解1/11,部分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1/11學生看作是全校學生的1/11,導致解決錯誤。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應用題題干中的每一部分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保證能夠明確相關數據之間的聯系,進而做出準確的判斷,找準解題方向,確保可以實現對應用題的正確處理。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實踐中,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解決應用題能力的培養(yǎng),將應用題教學作為教學重點,結合應用題教學積極探索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的措施,突出應用題教學的針對性,保證能夠對高年級學生實施有效的教學指導,實現對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榮輝.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基本途徑探討[J]. 學周刊, 2015(7):55-55.
[2]張彩紅. 探討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性教學途徑[J]. 師道·教研, 2017(5):95-95.
[3]勒毛才讓.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西部素質教育, 2016, 2(23):186-186.
[4]郝順永.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有效教學分析[J]. 科研, 2016(12):00070-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