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自主探究是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要求教師“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那么幼兒到底是如何進行自主探究的?教師又該如何指導?下面是筆者觀察到的一個幼兒玩拼圖的片斷及由此引發(fā)的思考與分析。
過程實錄:
在游戲活動中,西西選擇的是操作拼圖,她先把五塊拼圖從底板上全部取出放在一邊,然后她拿起一塊拼圖板,仔細看了看,再用眼睛在拼圖盒上來回尋找著,嘗試著進行匹配。由于每塊拼圖都很大,而且西西玩得很熟練,所以她很快完成了,之后她立刻把它拆掉,拿出另一幅相對復雜的拼圖。
(思考:她很喜歡拼圖的過程而非拼圖的結果,這一點可以從她拼好后立即拆掉的舉動中看出,這一活動對西西來說相對簡單,難度不夠。)
第二次的拼圖顯得相對復雜,不僅拼圖板變小了,而且數量也增多了。她拿起一塊拼圖,仔細地觀察著,但卻無從入手,看了半天不知道放在哪里,她又接連拿起了另外幾塊拼圖板,嘗試著尋找突破口,但同樣找不到合適的位置,最后只得把拼圖板放回原處。
(思考:首先,與第一份拼圖相比,這份拼圖的難度增加了,超出了西西的能力范圍;其次,在操作過程中她并沒有真正掌握技巧,遷移玩第一份拼圖的經驗。)
案例分析:
一、分析幼兒
1、在探究過程中,貴在嘗試。其實“嘗試——失敗——再嘗試——成功”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由于幼兒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行動,所以嘗試是幼兒的首選,對幼兒的學習有重要意義。在西西的活動中,她并不進行任何思考,而是直接拿起材料就做,這使她需要不斷嘗試不同材料,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方法。一旦找不到正確的突破口,就可能導致嘗試活動的失敗。
2、學會遷移對幼兒的探究學習很關鍵。學會遷移對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很多幼兒進行兩份同樣類型但不同難度的工作時,活動水平常常表現出很大的差異。例如,西西的兩次拼圖,第一次玩得很成功,而第二次則毫無進展,實質上這兩次拼圖所使用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是相同的,西西未能成功遷移,原因有兩方面:首先,她沒有意識到這兩份同類型的工作,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其次,她沒有對第一次的拼圖進行思考,因而沒有從中獲得啟發(fā)。教師應以適當的方式提醒幼兒反思自己的工作過程,這對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二、教師對幼兒的探究活動指導策略
幼兒的探究活動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適當指導,體現探究主體,把握指導的“度”。
1、學會觀察
幼兒認識事物時,常常用自己獨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總是充滿好奇心加以探究。作為教師首先應學會安靜,仔細地觀察幼兒、傾聽他們的談話,不要打斷他們的思路。蒙臺梭利認為:要教育兒童就要了解兒童。而觀察正是了解兒童的主要途徑之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提出:“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苯處熞袕娏业挠^察意向和科學的觀察態(tài)度,要以欣賞、忍耐、研究的態(tài)度去觀察幼兒,要有一種開放性的心態(tài),注意觀察幼兒的一言一行,理解他們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觀察活動環(huán)境能否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投放的材料是否適應不同層次的幼兒?材料的數量是否充足、幼兒學習活動的進展如何?從中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情感態(tài)度、認知水平、個別差異等,以提供適時、適度的指導。當孩子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時,他們會用不同的方式、通過不同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當他們不能自如地用言語表達自己的需求時,我們教師更應細微觀察,及時察覺,分析孩子行為產生的背景和真實意圖。對個別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我們還可以采用個案追蹤、現場攝像、場景測試、現場記錄等形式,盡可能全面客觀地解析孩子,捕捉到來自于孩子的信息。當觀察到某個幼兒碰到困難,活動無法進行時,教師可“審時度勢”地給予他們精神上、材料上、語言上、策略上適宜的指導,有效而謹慎地引導幼兒繼續(xù)活動下去。有時還可以通過模仿幼兒使用材料,去體會幼兒的感受,真正理解幼兒。
2、把握介入指導的時機
教師要學會必要的沉默和等待,當然也不是去袖手旁觀,而是在觀察、思考、判斷幼兒的需要和已經達到的水平,適時地介入指導。
(1)發(fā)現孩子在探究中遇到挫折時
幼兒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為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復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播,幫助他們縮短試誤的過程,才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
(2)在探究中發(fā)生危機時
幼兒在探究中有些問題與生命安全有關,因此教師要在實際情境中引導幼兒知道怎樣的探究方法是安全的,怎樣的探究方法是危險的。當幼兒難以判斷安全與否,將要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支持。如:當幼兒擔心電池與電線相連后,用手接觸會觸電時,教師就可以親身示范一下,消除幼兒的顧慮,理解其中的道理。
總之,對于幼兒的自主探究活動,并沒有固定的指導方法。離開了特定的情境,再有效的方法、策略都會顯得牽強。因此,幼兒自主探究指導方法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思考、分析、總結。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