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曉晨
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采用科學的探究方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小學高年級科學的課外探究作業(yè)的內容也應該充分突出科學這門課程的特點,指導學生以自主動手為主,讓學生能夠在完成科學課外探究作業(yè)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課外體驗,加深學生對科學課程知識的了解,增強學生對科學這門課程的認知度,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科學知識應用能力。本文通過具體論述小學高年級科學課外探究作業(yè)的實踐策略,以便為提升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提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
科學這門學科對學生動手探究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作為小學高年級科學的教師,應該結合科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外探究作業(yè),以此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合理地將科學課程的課堂教學過程與課外探究作業(yè)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一、設計課前作業(yè),讓課堂更充實
所謂課前作業(yè),就是在小學科學這門課程上課之前,老師結合課程教學的內容、目標,選擇合理的形式,讓學生在預習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采用查閱資料和嘗試實驗的方法完成小學科學作業(yè)的教學方法。通過設計課前作業(yè)能夠為老師在科學課堂教學做好充足的準備,為提升小學科學教學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蝸牛》這節(jié)內容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小學科學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自主養(yǎng)殖蝸牛,并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蝸牛的身體特征,如形狀、爬動和吃食等情況,并將自己觀察的情況采用圖畫和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學生通過充分利用課前時間去感受動物實物,為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幫助。
二、設計合作性作業(yè),讓小組更加團結
小學科學課外的社會調查、較復雜的科學制作類作業(yè)都需要學生通過合作互動來完成。其中,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合作探究,積極出謀劃策,在相互交流與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學會合作,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同時,學生在相互探究和相互幫助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將自己的長處展示出來,讓思維在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生碰撞,促使學生學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便在增強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例如,在教師設計太陽能熱水器的制作這項作業(yè)時,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來完成。這樣雖然學生們所設計、制作的太陽能熱水器非常簡單,使用價值并不會太高,卻能夠讓學生在作業(y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掌握原料選擇和制作熱水器的細節(jié),深入體會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感受,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團結合作精神。
三、采取精心誘導形式,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興趣
由于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所以老師在小學科學課外探究作業(yè)的設計過程中,應該緊密結合小學科學這門課程,采取精心誘導的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只有學生對科學這門課程具有一定興趣時,才能夠感受科學探究的價值,努力跨越心中的障礙。這樣通過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探究緊密結合起來,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為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課后作業(yè)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觀察小動物》這節(jié)內容之后,老師可先向學生講述不同的螞蟻、蝸牛等生物的生理特點和基本習性,再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搜集螞蟻和蝸牛等生物的生理特點和基本習性的資料,充分調動起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課堂引導與課后探究的緊密結合,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界事物探究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設置良好的探究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探究素材
為了讓學生主動投身到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課外作業(yè)探究過程中,興趣引導只是一個開始,還需要設置良好的探究平臺,豐富科學課外探究作業(yè)的素材。尤其是涉及很多觀察性內容的科學課程,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耐心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植物的一生》這節(jié)內容之后,老師可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設置試驗區(qū),并指導學生在花盆中種上油菜,為學生觀察植物提供方便。同時,讓學生將自己觀察的情況一一記錄下來,這樣學生不但能夠在完成課外作業(yè)的過程中掌握科學知識,而且還能夠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五、共同參與,為學生提供及時指導
由于小學生不管是自主學習能力,還是邏輯思維能力都較弱,所以在學生完成課外探究作業(yè)的過程中,老師需要為學生及時進行指導,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外作業(yè)的探究過程中。
例如,在學習《觀察螞蟻》這節(jié)內容時,老師可挑選下雨之后的時間將學生帶到學校的草地上,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螞蟻在雨后的表現,以及不同螞蟻的體形特征與生活習慣。同時,在學生的觀察過程中,老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以便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有效提升小學科學課外的實效性。注重對學生的觀察結果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通過總結課外作業(yè)探究和評價他人作業(yè)完成情況,從而逐步增強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表達能力。
總之,小學科學這門課程主要是由師生共同配合,教師合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膽思考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自主安排學習過程,賦予學生良好的自由發(fā)揮權利,從而不斷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思維,真正提升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淮安市淮安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