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君碑》的墨學價值

    2018-06-25 03:02:00王玉堂
    文史雜志 2018年2期
    關鍵詞:墨學價值

    摘 要:2010年在成都出土的《李君碑》為墨學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基礎資料。從始刻于陽嘉二年的《李君碑》記載看,東漢時期仍然儒墨并稱,并可在學校公開傳授墨家學說。這與史學界通常認為,從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墨學幾成絕學的定論不符。墨學由顯而絕是自然衰微的結(jié)果,與統(tǒng)治者的打壓并無太多聯(lián)系。其衰微的直接原因在于缺乏傳承與創(chuàng)新。碑文“同心齊魯,誘進儒墨”為墨子是魯國人提供了新的佐證。

    關鍵詞:李君碑;墨學;價值

    2010年11月5日,在成都天府廣場出土了一大一小兩塊漢碑,其中小碑被命名為《李君碑》。碑文中有“同心齊魯,誘進儒墨。遠近緝熙,巟(荒)學復殖”等記載,為墨學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基礎資料。

    一、《李君碑》碑文

    這是一塊典型的頌德碑,碑主李君為蜀郡守,是其在任時由部分屬吏捐刻而立;屬下為上司立碑頌德,這在當時頗為流行。碑呈長方形,長2.37米,寬1.1米,厚近30厘米,重約4噸左右。陽面碑文是碑主的生平事跡,陰面是捐款刻碑屬吏的職務和姓名。碑文中部分無法確認的字以方框“□”代之,假借字或錯字在其后面的括號內(nèi)標示,不能完全確定的字后面加問號標示。

    [碑陽]

    惟漢陽嘉,德配辰極。上天顧命,受堯余則。協(xié)元定紀,掃除奸(奸)慝。二九承期,仁佐并(并)繁。開階裦(褒)圣,招致九德。汶山會昌,皇以建福。元首貞良,九成詩作,讃(贊)命俊臣。移苻(符)于蜀,同心齊魯,誘進儒墨。遠近緝熙,巟(荒)學復殖。改行沾濡,莫不嘆息。因謠勒銘,延蔓無億。其辭曰:

    作鄂(噩)之歲,龍虎交頸。旋機卬卯,杓與酉并。吳國李君,化懿以清。太伯風列,蹈度順經(jīng)。兆自李(理)官,其先典刑。晉之大夫,恭穆以章。十世崇仁,克慎公平。心聰知敏,疰□(惡)耶(邪)庼。匿謀反奸(奸),以照下情。郡在(坤)位,曹國是循。井落之地,上為炎辰。君改其俗,五教在(寬)。候人譏急,尸(鸤)鳩養(yǎng)賢。愍蜀陰險,守善不信。徑(陜)路遠,敝于高山。前有相如、嚴平、子云。后雖庶幾,名滅不傳。君乃發(fā)儐,撰其文。王史張□(韓?),知(智)罃眇然。緱揚羅失,經(jīng)雖篤醇。儀意川水,折節(jié)衡門。并□(數(shù)?)九九,希世寡群。魂而有靈,百年復?;菁蛹柔?,垂意生存。微杗得顯,飛軌易輪。商容見表,寒灰復(燃)。內(nèi)省于政,田□惟干。公綽不欲,以正厥身。庶職叢(惡),一以貫思。教品式(此處疑有脫文),非下所聞。兼聽夙書,沈(沉)思于神。撢虗(虛)效刑,履霜習寒。夜惟吉夢,戒豫其先。演述三傳,各數(shù)萬言。抽擢腴要,采掇異文。以成一家,為后立真。珎(珍)儒重能,爵秩其貧。拔擢英材,試之以貞。倚席旋意,鑚卯孔門。潛者得達,萌耳振鱗。猶春生芳,莫不說攽。驂名前列,逸驅(qū)良韓。公儀割布,曷之采觀。知配昭輔,隱德未信。揖風□炳,從俗所傳。

    [碑陰]

    陽嘉二年,十二月丁卯朔,廿五日辛卯。文學主事掾鄭廉、史杜遂及五棠,守掾李位、羊?qū)?、范前,月令掾彭祉、師王伯、張泛、李成、趙弘、周強、趙竺、鄭茂、李穆、古焉、王藍、蔣況、上官寶、楊員、賞、王玄、殸平、姚猶、楊定、姚撫、蘇梁、宋鈞、程據(jù)、陳廉、尚集、殷聲、朱奇、田靈、楊堪、玄強、溫奮、杜陽、郭章、茍穆、郭深、公孫相、王副、居遷、張郁等發(fā)意,貪慕嘉化而立石表紀,序賢君良佐,列畫殿堂。

    行祭酒趙鎮(zhèn)、守師何閏、僑演主事,主任茂、石師王仲造、書佐杞頗。

    [旁題]

    本初元年六月下旬,此石遭水頓赴。太守河東裴府建福學校,追敘修斯,敕官樹繕,永傳罔窮。時五官掾成都陳奉、左戶曹史喬主事,史張之、五屬主事廣都典。

    二、李君其人

    李君其人,不見于史籍,不知其名,應該說在東漢的歷任蜀郡郡守中,并無特別突出政績。從碑文記載知,李君本為吳地人士,對春秋三傳(即《公羊傳》《穀谷梁傳》《左傳》)頗有研究,并各有數(shù)萬言的著述(演述三傳,各數(shù)萬言;抽擢腴要,采掇異文;以成一家,為后立真)。其于陽嘉年間(公元132—135)任蜀郡守。在蜀期間,他曾“荒學復殖”(即恢復學校),并“同心齊魯,誘進儒墨”。時“前有相如、嚴平、子云。后雖庶幾,名滅不傳。君乃發(fā)儐,撰其文”(意思是說,此前當?shù)赜兴抉R相如、嚴君平、揚雄等名揚天下的文人,后來他們的文章散失了,而李君則發(fā)動一些門人來收集整理他們的文章著述,并親自撰文推廣),為當?shù)氐慕逃?、文化事業(yè)做出了貢獻。

    有專家根據(jù)史料推斷,李君是東漢順帝年間蜀郡太守李膺,這只是一家之言。

    三、《李君碑》中的墨學信息

    樹碑立傳向來十分嚴肅,碑文記載應該權(quán)威、可信。從碑文中至少可以讀出以下與墨學研究相關的信息:

    1.《李君碑》始刻于陽嘉二年(公元133年)?!瓣柤巍笔菛|漢皇帝漢順帝劉保的第二個年號。該碑于本初元年(公元146年)六月下旬被洪水沖毀,后由另一位裴姓蜀郡太守在修繕學校時將它重新豎立起來?!氨境酢笔菛|漢皇帝漢質(zhì)帝劉纘統(tǒng)治時期的年號。這次洪水竟能沖毀一塊石碑,足見不是一般的洪水。

    2.碑文中“同心齊魯,誘進儒墨”,說明東漢時期仍然儒墨并稱,可以在學校公開傳授墨家學說。

    3.蜀魯兩地相距甚遠,在當時傳播手段極為落后的情況下,李君能夠“同心齊魯,誘進儒墨”,說明墨學在當時還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這與兩漢時期的史料記載“孔墨之弟子,皆以仁義之術教導于世”(劉安:《淮南子·俶真訓》)、“山東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間,講議集論,著書數(shù)十篇”(桓寬:《鹽鐵論·晁錯第八》)、“非有仲尼、墨翟之賢”(賈誼:《過秦論》)、“墨家之議右鬼,以為人死輒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故引杜伯之類以為效驗。儒家不從,以為死人無知,不能為鬼,然而賻祭備物者,示不負死以觀生也”(王充:《論衡·薄葬篇》)等可以相互映證。及至東晉時期,葛洪在《神仙傳》中稱墨子為“地仙”,雖然荒謬,但也從側(cè)面反證了墨子厥功至偉和他在勞動人民心目中可謂形象不朽。

    4.把“同心齊魯,誘進儒墨”與“珎?cè)逯啬堋甭?lián)系起來看,東漢時期的墨學非但沒有中絕,而且十分活躍,只是漸漸衰微罷了。

    5.碑文中“珎?cè)逯啬堋薄耙邢?,鑚卯孔門”,說明墨家的地位大不如前,儒家學說成了主導。

    6.史學界通常認為,從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墨學即被貶抑,幾成絕學。這與碑文記載的事實不符。如果墨家真的受到統(tǒng)治者的打壓、貶抑,作為郡守的李君,身為朝廷命官,不可能如此明目張膽地“誘進儒墨”;也就是說,關于墨家因統(tǒng)治者打壓而中絕的說法不能成立。退一步講,如果統(tǒng)治者真的對墨家進行了打壓,打壓的也不應該是墨家的學說,而是墨家中與統(tǒng)治者作對的某些人,如后期墨家鉅子孟勝等人。

    筆者據(jù)此認為,墨學由顯而絕是自然衰微的結(jié)果,與統(tǒng)治者的打壓并無太多聯(lián)系。其衰微的直接原因在于缺乏傳承與創(chuàng)新。先秦時期,墨家素以“輕生死、重然諾,言必信、行必果”而著稱,大批精英弟子為踐行其“兼愛”“非攻”主張而在戰(zhàn)爭中死亡。到了荀子時代,墨家已經(jīng)沒有了像儒家孟子、荀子這樣能夠擔當傳承重任的大師級人物。加上后期墨家內(nèi)部嚴重分化,“俱誦《墨經(jīng)》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莊子·天下》),形不成統(tǒng)一意志。在儒墨論戰(zhàn)的過程中,墨家沒有了話語權(quán),自然占不了上風。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責難墨家“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quán)稱,上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異、縣君臣”;在《解蔽》中批判“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的實用主義態(tài)度;在《國富》和《樂論》中批駁墨子節(jié)用、非樂等主張。其時墨家竟無人出來應辯。這也就使得墨家學說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慢慢衰微了。

    7.碑文“同心齊魯,誘進儒墨”為墨子是魯國人提供了新的佐證。墨子是哪里人?史料中沒有記載,后人長期爭論不休,至今難以定論。其有魯國說、魯陽說、宋人說、齊人說,甚至還有離奇的印度人說、阿拉伯人說,等等?!独罹返某鐾?,為墨子是魯國人(東魯)而非魯陽人(西魯)增添了新證。

    參考文獻:

    [1]羅開玉:《〈李君碑〉〈裴君碑〉初探》《南方民族考古》(第八輯),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21-32頁。

    [2]趙超、趙久湘:《成都新出漢碑兩種釋讀》,《文物》2012年第9期。

    [3]羅開玉:《成都天府廣場出土石犀、漢碑為秦漢三國蜀郡府衙遺珍說》,《四川文物》,2013年第3期。

    [4]董憲臣、毛遠明:《成都新出漢碑兩種字詞考釋——與趙超、趙久湘兩位先生商榷》,《學行堂語言文字論叢(第四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78-188頁。

    [5]王玉堂:《荀子的擔當與墨家的式微》,《齊魯文史》2017年第3期。

    [6]張慶軍:《李君碑與墨學傳承》,《墨學研究》2017年第4期。

    作者:中共山東省東平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猜你喜歡
    墨學價值
    近代墨學復興之批評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視域中的墨學研究——朱傳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中國墨學史構(gòu)成分析及啟示
    學術交流(2018年7期)2018-02-20 04:37:30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醫(yī)學與墨學的對話——墨者人文關懷的當代展現(xiàn)
    中國詮釋學(2016年0期)2016-05-17 06:12:26
    墨家管理思想的歷史命運
    管理學家(2014年7期)2014-04-29 00:44:03
    “第四屆國際墨子學術研討會”在河南魯山召開
    中州學刊(2012年4期)2012-01-28 00:55:10
    临海市| 三台县| 阳春市| 乳山市| 高邮市| 香格里拉县| 湖州市| 定边县| 南宫市| 和平县| 察哈| 格尔木市| 运城市| 姚安县| 嘉鱼县| 汝阳县| 南郑县| 台湾省| 敖汉旗| 青川县| 房产| 明光市| 遵义市| 普兰县| 巴林右旗| 酒泉市| 新民市| 舞钢市| 宣恩县| 湄潭县| 瑞昌市| 湟中县| 西青区| 新龙县| 磴口县| 龙海市| 磐安县| 青海省| 太原市| 株洲县| 简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