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云
五一小長假,我回了趟贛中老家。沒想到老家的鄉(xiāng)間茶館還在,而且依舊那么從容淳樸。
老家的茶館沒有任何花哨的裝修,七八張木方桌,兩把大茶壺,若干白色瓷杯、紅色果碟再加上一個矮笨扎實的木制柜臺便可開門迎客。
老家是逢三日便趕集,家鄉(xiāng)人叫當(dāng)圩。趕圩的鄉(xiāng)親們都愛到圩上茶館小坐一會兒,一來解解乏,二來嘮嘮嗑,三來知會些消息。雖說時下物價上漲,可茶館依然只收每位5元的茶資。付了錢,您便可以捧得綠茶一杯,點心一碟,從早上喝到晚上茶館關(guān)門為止,老板與茶師傅的臉上絕對不會流露出絲毫的不耐煩。
我與老公、叔叔、堂弟四人付了20元,便得到四碟不同的點心:瓜子、花生、紅薯片、蘭花根??赡苁且娢遗c老公是生面孔,八面玲瓏的老板又親自贈送了兩碟葵花子,我們吃得滿嘴生香的同時,心里對這家茶館陡生親切之感。
能干機靈的老板娘頗有阿慶嫂的風(fēng)范,她春風(fēng)滿面、腳不沾地般迎送著客人的同時,還不忘四下張望關(guān)注客人的需求,偶爾與顧客寒暄一番,說出的話也如壺中的開水般讓人聽得熨帖且愜意。
四里八鄉(xiāng)的都是熟人,即使是一人獨進茶館,只要稍稍在柜臺邊一立,便會有相識之人招呼其湊桌入座,大家聊東扯西,打趣斗嘴,偶爾爭執(zhí)一番也是笑容滿面。
已近中午,茶館的客人不減反增。叔叔與堂弟也未有喚我們離開回家吃中飯之意,我甚是不解。老公笑說:“今天的中飯就在茶館里吃?!痹诓桊^里吃飯?見我滿臉詫異,老公讓我跟著堂弟一同前往隔壁的集市去買菜。老家的集市最特別之處是有著十幾口冒著熱氣的大鐵鍋,里面都熬煮著奶白奶白的牛骨湯,火大湯濃,香氣撲鼻,這就是在老家頗有名氣的特色小吃“熱牛鍋子”了。守鍋的都是女人,她們每個人面前放著一個木盆,盆上砍著一把鋒利的尖刀,她們一面麻利地刮著牛骨上附著的筋與肉,一面熱情地叫人吃上一碗“熱牛鍋子”。
堂弟稱了六兩牛臉肉與牛筋,囑咐那個有著大麻花辮子的年輕少婦做四碗“熱牛鍋子”送到茶館來。他又稱了點上好的新鮮牛肉,讓賣牛肉的師傅配些牛雜與牛血。魚池中活蹦亂跳的胖頭魚讓我不由停下了腳步,于是我手上就多了條用草繩穿起的大胖頭魚。走出集市時,堂弟又撿了幾塊白豆腐,買了些芹菜與大蒜。
返回茶館,老板立馬迎上來接過我們手中拎的菜直接走進了后院的廚房,我們則繼續(xù)喝茶。只一會兒,便有個小伙子用木托盤送了四碗“熱牛鍋子”過來。為保持牛骨湯香濃的原味,奶白的湯里只加了一點鹽。慢慢啜口熱湯,香濃得直黏嘴;細細嚼塊肉,口感十分勁道。
還未及細細回味,老板娘便將燒好的菜陸續(xù)端了上來。一個牛雜燒牛血,一個魚頭豆腐煲,一個素炒芹菜,一個大蒜炒魚肉,再配上一小壺農(nóng)家自釀的米酒,讓人不由食欲大動,酒趣盎然。我全然把要減肥的初衷拋之腦后了,將那份魚頭豆腐煲吃了個底朝天。
飯后,陽光正好。老板應(yīng)我們的請求,特意在院后的田間擺了張桌子,讓我們享受在田野喝茶的趣味。頭頂是一棵郁郁蔥蔥的大柚子樹,柚子樹旁整齊碼著鄉(xiāng)人還未運回家中的稻草。田埂上,不知名的野花與黃色、藍色的雛菊競相開放。遠處有群鴨兒正在覓食,腳下雞媽媽正領(lǐng)著八只毛茸茸、圓滾滾、黃澄澄的雞娃娃覓食。
這樣的茶館,相信你也會如我般情不自禁愛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