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麗宏
佛教經(jīng)典《華嚴經(jīng)》講,一天,普賢菩薩令善財童子入山采藥,對他說:“凡可以做藥的草木,你統(tǒng)統(tǒng)把它采來?!?/p>
善財童子踏遍山巖,卻徒手而歸。普賢菩薩問他何故。
善財童子回答:“滿山皆藥,無從采起?!?/p>
這個故事令人醒悟:每草皆藥,百草百藥。善于運用的人,一切皆可以拿來療疾治病。
不僅百草,萬物皆藥,連人本身也可以入藥?!侗静菥V目》“人部”列人藥37種(亂發(fā)、頭垢、耳塞、爪甲等),不免令人作嘔。李時珍也作如是觀,但他并不否認這些確實可以藥用,因此做了記錄。
有則醫(yī)案,也出自《本草綱目》:宋朝文學家歐陽修患腹瀉,拉肚子拉了很多天仍然止不住?;实郯才庞t(yī)給他診治,治了好幾天,一點效果都沒有。
歐陽修的妻子從草藥醫(yī)生那里買回一包藥粉,用米湯給他送服后,竟然藥到病除。這味藥到處都可以找到,就是車前子。李時珍說,車前子能夠“導小腸熱,止暑濕瀉痢”。
在金庸的小說里,“飛花摘葉皆可傷人,草木竹石均可為劍”,頗為神奇;在中醫(yī)領域,尋常之物也可入藥,卻是真真切切的。清代紀曉嵐用莧菜湯、慈禧太后用白菜湯都治過大病。
《愛竹淡談藪》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宋寧宗得了惡疾,有位叫孫琳的大夫用饅頭包裹大蒜,配以淡豆豉,讓他每日服用三次,三日后果然病除。
嚴寒時吃一碗湯面,可以驅(qū)寒健體?!肚G楚歲時記》里的宮廷人管湯面叫“辟惡餅”,因為吃湯面時大汗淋漓,毒氣也隨之排出體外,有辟惡之效。
大米能排毒、祛濕、清火、止咳、治過敏。古時軍中士卒患疽癰毒瘡或者刀槍箭傷,用剛煮熟的大米飯敷上,救人無數(shù)。
小米呢,滋陰補血,對產(chǎn)婦等體虛之人來說是最好的補品。
至于各色水果、干果,如果食用得當,也無不是良藥。
對我們每個人來講,需要健康的身體,更需要內(nèi)心的健康和強大。要抵達這個境界,我們更要“擷百草以為藥”,打開眼界,彌補自己的無知,調(diào)整自己的思維。
生活里處處是良藥:信仰是藥,良知是藥;善是藥,惡也是藥;美是藥,丑也是藥;真是藥,假也是藥;挫折磨難是藥,一帆風順也是藥;信賴是藥,背叛也是藥;柴米油鹽是藥,風花雪月也是藥;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皆是藥。
當你擁有健康的身體,還擁有嚴密的邏輯、清晰的思維、深厚的學養(yǎng)、向善的力量,你才是真正健康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