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為啥外國媽媽一個人能帶三個娃,而我們中國家庭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娃還累得團團轉(zhuǎn)?我的美國鄰居Susan告訴我?guī)逈Q竅:“養(yǎng)孩子嘛,一定要抓大放小。”原則性的問題一定要堅持,比如安全問題,在停車場里絕對不能瘋跑,絕對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等。但是在沒有原則性安全問題的前提下,孩子就該釋放出他們的天性。臟一點、餓一點都沒有關系,就讓他們隨心所欲地玩耍吧。
Susan的三個孩子來我們家,常常會同時對一個玩具感興趣。孩子之前也會有一些爭執(zhí),但是Susan從來不充當調(diào)解員的角色,每次都很淡定自若地繼續(xù)和我聊天。孩子們似乎也不會來找媽媽告狀,而是遇到事情統(tǒng)統(tǒng)自己解決。我很好奇地問Susan,你是怎么做到的?她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孩子之間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解決?!?/p>
我細心觀察,通常大姐 Lily會是那個制定規(guī)則的人。比如三個孩子都要看Ipad,但是Ipad只有一個。于是Lily提出來,每人看15分鐘,然后輪流。老二Michael提出意見,15分鐘太長了,每人5分鐘,于是三個孩子最后協(xié)商出來的結(jié)果是每人10分鐘。三個孩子在拿到Ipad之后,會自覺地調(diào)好倒計時鬧鐘,時間一到,立即拿給下一個人。
Susan最小的孩子Tom 第一次來我家時還不到2歲,自己穿鞋子看著很笨拙,我?guī)状味枷肷锨叭兔?,這也就是順手的事兒。但是都被Susan制止了,“他可以的,讓他自己來。”Susan也不是完全在旁邊袖手旁觀,而是在一邊鼓勵說“不要著急,媽媽教過你的,先分清楚哪一只是左腳、哪一只是右腳,一步一步來,相信你可以自己穿上鞋子的。昨天在Michelle阿姨家你不也是自己穿的鞋子嗎?”在嘗試了三次之后,小Tom終于自己把鞋子穿好了。
反觀國內(nèi)老人寵孩子寵到?jīng)]邊際,新手爸媽有時候很難拗過老人去堅持育兒原則。再加上家里人多,輪流寵著,孩子就被寶貝一整天,格外容易被驕縱難伺候,無形之中孩子“難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