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婭
因為想學外語提升自己,今年4月份至7月份,身在上海的李云(化名)先后與“華爾街英語”簽訂5份合同,學費總額高達33.33萬元?,F(xiàn)在,每月工資僅6000元的她身陷債務漩渦,每天為教育分期貸款按揭發(fā)愁。(10月16日 《南方都市報》)
教育培訓是一門好生意,只要看看一家接一家開業(yè)的培訓機構(gòu)就不難發(fā)現(xiàn)。但一位普通的工薪族,短短三四個月花費30多萬元學英語,著實無法用“好學”來解釋,更像是一時沖動,中了培訓機構(gòu)的圈套。
學英語的好處毋庸贅述,無論是出國深造還是升職加薪,多學一門外語就多了一塊通向成功的“敲門磚”。培訓機構(gòu)抓準消費者急于“速成”的心理,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天價英語培訓班,這些培訓班有的號稱“頂級名師在線輔導”,有的美其名曰“高端外教一對一陪練”,誘人的宣傳營造出一種“好貨不便宜,我貴我有理”的假象。
于是,很多像李云一樣“單純”的消費者被洗腦,以為只要舍得花錢,就能掌握英語學習的訣竅。高“投入”真的有高“回報”?筆者不以為然,知識面前沒有貧賤之分,并不是投入了足夠多的錢就將語言的奧秘“吃進肚子里”。那些包裝精美、要價不菲的課程,只是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真正要將知識內(nèi)化吸收,必須付出時間和汗水。
從這個角度來看,33萬元的學費不僅沒能讓學英語的過程變輕松,反倒極大地增加了學習者的壓力,負債累累,還怎么輕裝上陣?
其實,英語學習無非幾點:單詞靠記、語法靠理解、閱讀和口語靠“熟能生巧”,當你下定決心要學好英語時,千萬別急著分期購買天價課程,你要做的,是計劃好每一個當下,量力而行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