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娟
“‘熊孩子整天沉溺于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怎樣將他拉回現(xiàn)實生活?”“如何走進青春期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要不要讓孩子參加課外補習班”……近日,第二屆新家庭教育文化節(jié)在長沙拉開帷幕,“回歸美好生活的家庭教育”成為與會嘉賓探討的主題。
家庭教育,孩子成長的起點
中國有句俗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從側(cè)面反映出原生家庭對于孩子未來人生的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事實上,這期間,孩子處在人格品行形成、習慣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家庭是其成長的重要場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sh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奔彝ナ侨松牡谝凰鶎W校、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據(jù)一項調(diào)查顯示,厭學、自我管理或自控力差、親子關(guān)系緊張、沉溺網(wǎng)絡、焦慮、極端行為、任性、心理困惑、早戀、撒謊是家長最為困擾的十大問題。與此同時,在我國現(xiàn)階段家庭教育中,父親缺位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許多父親對自身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認知模糊,或是簡單地將為家庭提供經(jīng)濟支撐視作身為人父的職責,卻對父教之于孩子成長的意義少有重視。
此外,有相當數(shù)量的家長雖然早已為人父母,但對于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卻所知甚少。反觀當前針對父母而言的家庭教育指導實踐,一些聽過相關(guān)家庭教育理論或是參加過家庭教育沙龍活動的家長,常常是“聽起來激動,做起來缺行動”或是“一聽就懂,一做就錯”,收效甚微。由此可見,有關(guān)家庭教育的學習與課程指導體系亟待完善。
“家庭教育是為人生奠基的教育,是學校教育永遠的背景和底色。”談及家庭教育之于學生成長的意義,教育部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傅國亮坦言,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務是教子做人,即人格教育。從根本上講,教育是超越知識而指向人格的。當前,一些父母對家庭教育的認知存在誤區(qū),他們盲目地以智育為中心,把大多數(shù)時間和精力用在了孩子的文化學習和智力開發(fā)上,卻忽略了兒童成長本質(zhì)的東西,即對孩子人格的塑造、性格的養(yǎng)成、能力的培養(yǎng)等。
尋找開啟孩子心門的鑰匙
在新家庭教育文化節(jié)現(xiàn)場,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盧勤與大家分享了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鎖頭很結(jié)實,斧頭說:“我能把它撬開?!笨汕肆税胩?,鎖頭還是巍然不動。這時,一片鑰匙走過來,一下子就把它打開了。斧頭說:“我這么大力氣都打不開,你那么小怎么能打開呢?”鑰匙說:“因為我懂它的心?!笔聦嵣希總€孩子都是一把不同的鎖,你要打開一把鎖,就需要心的鑰匙。
家庭教育之中,父母對孩子給予肯定,便是這其中的一片“鑰匙”。在盧勤看來,每個人都有潛意識,寫著“我能行”或者“我不行”,這從某種意義上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是成功還是失敗?!皠e人家的孩子”曾一度是網(wǎng)絡流行語。許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地透露出這樣一種觀點———“別人家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別人家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是蠢才……“對‘別人家的孩子過度美化,有時候難免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傷害?!北R勤認為,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是馬斯洛人生五大基本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不應一味地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活在“你不行”的環(huán)境中,以后可能就真的不行了;如果身邊更多的是“你能行”的肯定,慢慢地變成了我能行,那就真能行。
尋找開啟孩子心門的鑰匙,不僅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肯定與支持,還應該基于孩子自身實際,以孩子為本位,尊重兒童,由家庭成員共同制定家庭教育的目標。
“家庭教育目標的設(shè)計不能由家長包辦代替?!焙侠砉W院副教授任榮認為,如果父母只是從自身利益出發(fā),以自己的經(jīng)驗、愛好作為制定目標的依據(jù),不考慮孩子的實際能力和水平,不考慮社會需要和實現(xiàn)的可能性,那么即使為孩子制定的目標很偉大、設(shè)計的藍圖很宏偉,也是徒勞。家長要學會與孩子共同協(xié)商,尋找家長希望的教育目標和孩子設(shè)計的自身發(fā)展目標的同心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越來越多的人對一句曾經(jīng)流行的話提出了質(zhì)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如果我們對‘起跑線賦予新的內(nèi)涵,這句話便是站得住腳的。”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鎮(zhèn)西認為,孩子的“起跑線”不是他學習的第一個臺階,而是他最初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主體是父母。因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最好的管理莫過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過于感染。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家庭教育。你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就先做那樣的人!你要孩子善良,你善良嗎?你要孩子正直,你正直嗎?你要孩子陽光,你陽光嗎?你要孩子堅強,你堅強嗎?你要孩子有毅力,你有毅力嗎?……所謂教育,就是你想要孩子有的,你先得擁有?!崩铈?zhèn)西說,“有效的家庭教育,就是‘向我看齊,讓父母成為孩子的榜樣。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p>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對于父母而言,做孩子人格的榜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孩子一起閱讀好書籍、和孩子一起養(yǎng)成好習慣,就是無聲卻有效的家庭教育?!拔抑鲝埜改该刻炷軌蚝秃⒆佑幸幌?、一段路和一盞燈?!崩铈?zhèn)西表示,所謂“一席話”就是陪孩子聊天,所謂“一段路”就是陪孩子散步,所謂“一盞燈”就是親子燈下共讀。這些都是和孩子的交往與溝通,以此贏得孩子的信任。當孩子跟你說悄悄話的時候,你的教育就開始走向成功了。
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我們要做有童心的教育者,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心靈去感受,用兒童的大腦去思考,用兒童的興趣去探尋,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每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也都曾經(jīng)是孩子。家長應學會從兒童的視角出發(fā),保持和孩子共同的喜好、興趣和追求,理解兒童的精神世界,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