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雪,高 鵬,王 凱,王 鑫,陳權超
?
青城山旅游區(qū)觀光車運營規(guī)劃研究
唐瑞雪1,高 鵬2,王 凱2,王 鑫2,陳權超2
(1. 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成都 610031;2.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成都 610031)
隨著青城山快鐵站建成通車以及萬達城M-TR旅游快線建設,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區(qū)客流量在近期呈現迅速增長局面,目前景區(qū)觀光車將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流需求。為提升青城山景區(qū)交通通達能力和旅游交通服務水平,緩解高峰時期因觀光車供給及調度不當導致線路擁堵、游客候車時間增長等問題,針對青城山快鐵站至青城前山景區(qū)入口這段線路,重點分析觀光電瓶車和觀光小火車這兩種交通制式特點。結合青城山景區(qū)周邊規(guī)劃,按照近期階段(2018—2020年),中期階段(2021—2025年)以及遠期階段(2026—2036年),利用灰色預測理論對觀光車的客流展開預測,以此為基礎對觀光車運營調度方案進行合理規(guī)劃。
青城山景區(qū);旅游交通;客流預測;觀光車;運營方案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東經103°26′~103°39′、北緯30°49′~30°55′),與世界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毗連,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是我國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都江堰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十三五”發(fā)展綱要》提出將都江堰市建成為“川西旅游集散地和成都旅游休閑度假衛(wèi)星城”的目標,在構建“雙心兩區(qū)”全域空間發(fā)展格局中提出青城山城鎮(zhèn)規(guī)劃區(qū)形成以高端酒店集群為主的旅游服務中心,以山地運動、康體養(yǎng)生為主的大青城旅游區(qū)。近年,隨著成灌快鐵線的通車以及萬達城M-TR旅游客運專線的規(guī)劃鋪建,都在一定程度誘增青城山景區(qū)客流量的快速增長?,F有景區(qū)觀光車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景區(qū)客流需求,觀光車調度不合理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由此導致的高峰時期觀光車線場擁堵增多、游客候車時間增長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為了加快青城山景區(qū)交通樞紐的升級配套,有效緩解景區(qū)交通擁堵問題、改善旅游服務,提高旅游質量,研究規(guī)劃一套合理的觀光車運營方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青城山景區(qū)分為前山和后山,青城前山景觀總體上是以天師洞為核心環(huán)繞高臺山、天倉山、龍居山、乾元山、丈人山、寶圓山布局,兩條清溪蜿蜒其間,景點多沿溪分布,宛如青翠畫屏。前山景區(qū)以“青城天下幽”和傳統(tǒng)道教文化為重要特征的復合型景區(qū),其樸素自然的道觀、極富野趣的亭、臺、閣、榭成為景觀建筑的典范[1]。
青城前山作為整個景區(qū)的入口,其交通樞紐對外銜接是否順暢直接影響到景區(qū)內部的交通規(guī)劃。為了改善旅游區(qū)區(qū)域的交通可達性,實現景區(qū)旅游觀光車與市域軌道交通的一體化發(fā)展,結合青城前山現有道路狀況以及周邊旅游文化,新規(guī)劃特色旅游觀光車運營線路,如圖1所示。
圖1 觀光車運營路線圖
觀光車行駛起點設在青城山快鐵站接駁中心,終點設在青城前山旅游區(qū)下客處,全路段長為2km。其中赤城閣至吊角樓處有500m左右緩坡(最大坡度為15°),觀光車從起點青城山快鐵站接駁中心出發(fā),線路途徑岷江山莊→道教學院→赤城閣→天谷酒店→青城山莊→終點到達青城前山旅游區(qū)下客處。
對于景區(qū)交通制式的選擇有很多。傳統(tǒng)的多以燃油為驅動,并逐漸發(fā)展為以電能驅動的景區(qū)觀光車[2],其中以觀光電瓶車為代表,廣受大眾青睞。也有一些特殊的景區(qū)選擇使用觀光小火車,其獨特的外觀使得其不單單是交通工具,更是一條靚麗的風景線[3]。
目前大部分旅游景區(qū)一般都采用觀光電瓶車作為景區(qū)各景點擺渡的交通工具。觀光電瓶車作為新能源景區(qū)交通工具,純電力驅動可以節(jié)約成本,造型美觀、低碳環(huán)保,還能減少二次污染,符合綠色交通理念。
特點:綠色、高效,適合接駁游客中心與景點的往返旅客[4]。
觀光小火車是伴隨社會經濟進步和綠色交通觀念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觀光乘車工具。它不僅僅作為景區(qū)的一種交通方式,還能夠吸引大量旅客的關注。對于規(guī)模相對較大的景區(qū),可以選擇觀光小火車運輸游客。其運載量大的特點可以提高游客運載效率,增加各景點間的通達性[5]。此外,觀光小火車還可以與其他交通方式相結合,共同完善景區(qū)交通體系,實現景點的無縫對接。
特點:運載能力強,不易產生隨機性風險,但需要較多的地面交通資源。
通過對往年的數據分析(如圖2所示),可以發(fā)現2017年日最高峰人次達到20 793人次,2016年日最高峰人次為24 970人次。青城山的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7、8、9和10月份的日均客流量達到7 500人次,故將七月、八月、九月和十月設置為景區(qū)全年的高峰期。將每日上午的10:00~11:30和下午的13:00~16:00設置為高峰時段,共計4.5 h,高峰期間橫斷面客流量為2 000~3 000人次/ h。
圖2 青城山月平均日游客人數
根據青城山周邊規(guī)劃報告,預計2021年隨著萬達旅游文化城投入運營,景區(qū)旅游人數將進入新一輪的上漲,全年總人數將接近311.18萬人。而到2026年,根據景區(qū)周邊設施飽和度狀況可知,景區(qū)總人數將會到達頂峰,隨后會逐漸趨于平穩(wěn),全年總人數將圍繞2026年預測值446.15萬人上下波動。故將青城山的客流規(guī)劃主體分為三個階段:近期階段(2018—2020年),中期階段(2021—2025年)以及遠期階段(2026—2036年)。
相較于傳統(tǒng)預測方式,灰色預測能夠有效地處理客流增長過程中已知信息與未知信息之間的非線性關系,提高客流預測的準確性。因此本文將灰色預測作為大青城客流預測模型[6]。考慮到景區(qū)環(huán)境容納量以及多種交通方式等因素,采取虛擬變量限制客流上限,利用SPSS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算非線性回歸模型得到青城山旅游景區(qū)乘坐觀光車的客流量,如表1所示。
表1 觀光車日需求人數
Tab.1 Tourist car daily demand
根據青城山快鐵站至青城前山景區(qū)入口這段線路的路況調查,以及對客流需求的分析,規(guī)劃觀光電瓶車的開行方式為單循環(huán)。按照該段路上的人流密度進行運營方案的規(guī)劃,可有效縮短游客等待乘車時間,減少空車率,提高車輛利用率[7]。用下式來計算車輛需要數:
發(fā)車間隔時間計算如下:
綜合考慮青城前山地形特點和路段的分布情況,對觀光電瓶車開行方案進行設計。由于節(jié)假日高峰時期的客流需求,觀光電瓶車按班組織開行,近期選擇每班組2輛車,中期和遠期選擇每班組4輛車,發(fā)車時間間隔如表2所示。
表2 觀光電瓶車發(fā)車時間間隔
Tab.2 Sightseeing battery car departure time interval
觀光電瓶車運營方案按照小循環(huán)的方式在上、下客站間線路循環(huán)運營。采用開行22座的觀光電瓶車,發(fā)車間隔時間基本上都控制在10min以內,也可根據實時客流量對觀光車開行數目進行微調。為了保證車輛循環(huán)的正常進行,每一時刻的車輛數應與其行車密度一致。由于調度管理和交通秩序等方面原因,對觀光車的準點率要求較高,在各運營時間段內應提前10min開始發(fā)車,在運營時間段結束前10min停止發(fā)車,這樣能夠保證循環(huán)有條不紊的進行。并且隨著高峰時段過后客流下降較快,路段行車量也應隨之減少,相對電瓶車數量需要進行適當調整。
國外火車旅游產品定位相對較高,屬于深度游覽觀光方式,如威尼斯的辛普朗東方快車、非洲之傲羅沃斯列車、瑞士的黃金列車等。相比國外較成熟的火車旅游產品,國內現階段旅游行業(yè)的觀光小火車還處在起步階段,例如,深圳華僑城歡樂谷最早投入使用旅游觀光小火車。鑒于其取得的效益良好,國內各大景區(qū)陸續(xù)開始使用觀光小火車,目前比較著名的有北京雙龍峽景區(qū)觀光小火車、四川嘉陽小火車等[8]。
基于國內外旅游觀光小火車發(fā)展現狀,觀光小火車的定位大致介于旅游列車和旅游觀光車之間的一種軌道交通方式,但其在運能、性能、速度和舒適度等方面遠高于旅游觀光電瓶車。旅游景區(qū)觀光小火車的規(guī)劃應該基于現有的旅游資源,遵循市場導向的原則,滿足旅游、度假、養(yǎng)生等旅客需求,以人為本,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的平衡,形成獨具特色的景區(qū)交通模式[9]。根據《地方鐵路軌距設計準則》,并結合大青城旅游區(qū)具體情況,現對主要技術標準作如下分析:
(1)正線數目
運行里程較長,運行速度小于30km/h,單線鐵路不能保障高峰期旅客的運輸,正線數目選擇雙線。
(2)速度目標值
自青城山快鐵站到青城山景區(qū)入口處線路長為2.8 km,充分考慮客流需求以及運輸效率,在規(guī)定允許速度30km/h的范圍內,速度目標值采用25km/h,與既有公路運輸速度相當。
(3)最大坡度
青城前山景區(qū)路段坡度較大,根據對國內同類型機車車輛研發(fā)生產能力的調查,最大坡度應該限制在20‰~30‰的范圍內。因此,采用最大坡度為30‰[2]。
(4)牽引種類
為吸引旅客,節(jié)省投資,結合調度靈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考慮,采用仿古蒸汽機車外形的內燃牽引最適合,除此之外,有必要提升機車的功率、性能和品質[2]。
(5)閉塞類型
基于自動閉塞的便捷性、可靠性、完整性等優(yōu)勢,并結合運營安全、有序、可控等角度考慮,閉塞類型應當選擇自動閉塞。
該線路的主要技術標準為:①正線選擇:雙線;②速度目標值:25km/h;③最大坡度:30‰;④最小曲線半徑:30m;⑤牽引種類:內燃;⑥車輛編組:采用機車牽引,6輛客車編組;⑦站臺長度:100m;⑧閉塞類型:自動閉塞。
在小火車開行方案設計中,根據在平峰期與高峰期的不同時段內游客數量的差異,小火車規(guī)格的選取上也是有要求的。平峰時段選擇1臺內燃機車牽引2輛或4輛客車的小火車,高峰時段選擇1臺內燃機車牽引4輛或5輛客車的小火車[10]。小火車數量設定為:平峰期3列,高峰期按照近期、中期和遠期劃分選擇5列、7列以及8列。小火車發(fā)車時間間隔如表3所示,注意事項:在采用小火車作為接駁車輛時,應該對該線路進行詳細的地勘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并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3]。
電瓶車和小火車方案比較如表4所示。
表3 小火車發(fā)車時間間隔 (單位:min)
Tab.3 Small train departure time interval (Unit: min)
表4 方案優(yōu)缺點對比表
Tab.4 Program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mparison table
根據表2所示,建議采用方案一,主要原因:①接駁點到景區(qū)入口的距離較短,若使用小火車每公里運營成本過高。②結合青城前山景區(qū)的客流特點,可知采用方案二在旅游淡季易造成資源浪費的現象。③景區(qū)地勢等自然因素也會阻礙方案二的實施。
本文主要介紹了觀光電瓶車和觀光小火車這兩種交通制式的運營方案,最終根據青城前山景區(qū)道路、環(huán)境的需求,選擇采用觀光電瓶車單循環(huán)的方式進行運營。這種旅游觀光車與城市軌道交通的無縫銜接,保障了旅游景區(qū)的快速可達性,加強了旅游交通干線與城市主要道路交通節(jié)點的通行能力。新型的交通網絡一體化構思值得其他旅游城市去借鑒。由于不同景區(qū)之間道路條件以及外部環(huán)境的差異,后續(xù)研究可以重點考慮輕軌等其他新型交通制式來完善旅游城市的交通網絡。
[1] 毛麗婭. 道教文化旅游資源優(yōu)勢分析與深度開發(fā)——以青城山道教文化災后重建為例[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0, 31(12): 161-166.
[2] 崔艷鷺. 以某景區(qū)為例探究觀光型軌道交通對車輛系統(tǒng)的需求[J]. 科技經濟導刊, 2017(14): 7-8.
[3] 周天星, 馮浩, 張春艷, 等. 山地景區(qū)交通特性及規(guī)劃理念分析[J]. 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 2016, 14(3): 38-45.
[4] 孫京宇. 110kV留格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設計[D]. 北京:華北電力大學, 2012.
[5] 張子佳. 中小城市綠色交通發(fā)展水平評價方法研究[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 2015.
[6] 褚鵬宇, 劉瀾. 基于多維灰色Elman神經網絡的國內旅游需求預測[J]. 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 2016, 14(2): 122-127.
[7] 彭其淵, 殷勇, 閆海峰. 九寨溝旅游高峰期觀光車營運方案研究[J]. 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 2005, 3(4): 1-5.
[8] 戴建龍. 環(huán)長白山旅游產業(yè)開行觀光小火車可行性及主引文格式:唐瑞雪,高鵬,王凱,等. 青城山旅游區(qū)觀光車運營規(guī)劃研究[J]. 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18, 16(2): 131-135, 144.要技術特征探討[J]. 鐵道建筑技術, 2013(1): 1-3+10.
[9] 方曉麗. 城市軌道交通接駁公交線路布設及優(yōu)化方法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 2013.
[10] 許勝博, 朱志國. 基于換乘次數的城市軌道交通有效徑路集生成算法研究[J]. 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 2017, 15(2): 83-90.
(中文編輯:劉娉婷)
Research on the Tourist Bus Operation Planning of Qingcheng Mountain Tourist Area
TANG Rui-xue1,GAO Peng2,WANG Kai2,WANG Xin2,CHEN Quan-chao2
(1. Rail Transportation National Laboratory,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2.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QingCheng fast railway s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TR tourist line of Wanda City, the passenger flow in Mountain Qingcheng scenic spot of Dujiangyan is growing rapidly in the near future, and the tourist vehicles in the scenic spots will be difficult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passenger flo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ffic accessibility to Mountain Qingcheng Scenic Area and the level of tourism transportation service, alleviate the problems of congestion and passenger waiting time caused by improper supply and dispatch of tourist vehicles during the peak period, In view of the entrance line of Mountain Qingcheng Express Rail station to Mountain Qingcheng Scenic Spot, we focused on analyzing the two traffic features of tourist battery cars and sightseeing Mini trains. Combined with the planning of the Mountain Qingcheng scenic area, the passenger flow of the sightseeing vehicle is predicted by the grey prediction theory in the near term (2018—2020 years), the middle stage (2021—2025 years) and the forward stage (2026—2036 years), and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of the sightseeing vehicle operation and scheduling scheme is made.
Mountain Qingcheng scenic area; tourist traffic; passenger flow forecasting; sightseeing vehicle; operational plan
1672-4747(2018)02-0131-05
U492.2
A
10.3969/j.issn.1672-4747.2018.02.021
2017-04-25
唐瑞雪(1983—),女,四川綿陽人,工程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交通運輸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唐瑞雪,高鵬,王凱,等. 青城山旅游區(qū)觀光車運營規(guī)劃研究[J]. 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18, 16(2): 131-135,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