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彭硯淼
一千零一藝(ART1001)董事長兼CEO汪邦頂
致力于以“互聯網+BIM+裝配式”賦能建筑裝飾產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者、一千零一藝(ART1001)(以下簡稱一千零一藝)董事長兼CEO汪邦頂過去是這樣一個人:
他曾任中國建筑裝飾工程公司設計院院長,在行業(yè)內眼光獨到。上世紀90年代末,當國內還沒有接觸產權式酒店概念時,他就在渤海灣里的島嶼上蓋了幾十套度假別墅,出售使用權。
除了老本行——建筑設計外,他鐘情于藝術品收藏,還愛搗鼓茶道,興趣廣泛卻唯唯對“科技”完全不敏感,甚至一度連智能手機都不用。用汪邦頂自己的話來說:“當年我是個離技術很遠的人?!?/p>
在建筑業(yè)沉浸多年,汪邦頂為行業(yè)許多固有的痛點所困擾。一直以來,整個業(yè)內的生存與發(fā)展都在走傳統(tǒng)勞動密集型路線,技術門檻低、難度低,從業(yè)者素質得不到提升,管理往往陷于松散。這導致所有關聯的端口信息斷裂,碎片化嚴重,很多成本都無謂地消耗在時間中,消耗在人力支出中,消耗在所有環(huán)節(jié)無法做到技術驅動的流程里。有時候,他會被人戲稱為“包工頭”。
汪邦頂感到疲憊,甚至想過是否就此離開這個行業(yè)。但他知道自己舍不得。
“對于我來說,在解決了基本生存問題后,如果不完成曾經的理想,內心是過不了這關的。我希望自己可以改變行業(yè)的現狀?!?/p>
決心既下,汪邦頂就開始分析解決之道。
每一個項目,每一次實施,在設計、施工等環(huán)節(jié)都會遇到如出一轍的,由于各專業(yè)數據不匹配、設計生產環(huán)節(jié)無法協(xié)同而導致的停滯或延期,或被不同的客戶詬病預算誤差。行業(yè)發(fā)展多年,這些問題仍然懸而未決。
“我就想,有沒有一個非常好的東西能把建筑裝飾設計中涉及的所有因素關聯起來,讓每一個工作節(jié)點都能高效高能?”
如果面前沒有路,那就渡河吧!
汪邦頂毅然劈開了過去自己為自己筑起的透明“壁壘”。他想,如果行業(yè)中現有的手段已經無法解決問題,那么跳脫出來看,這個“非常好的東西”,或許就是自己一直遠離的“技術”。
“可能只有技術才能在這個行業(yè)里起到真正顛覆式的作用。只有以技術為先導,為驅動力,才能為我們提供轉型升級的生產力。體現在創(chuàng)業(yè)戰(zhàn)略上,我開始專注于技術?!?/p>
2015年8月,一千零一藝創(chuàng)立。汪邦頂組建了一支高質量的技術團隊,走上用技術顛覆自身、肩負行業(yè)的道路。
無論是從技術的角度還是從汪邦頂和他團隊的角度來說,關鍵詞都是“顛覆”。而從行業(yè)本身的角度來說,講的是“轉型升級”。
過去,互聯網作為一個平臺,起到的作用是簡單撮合。汪邦頂也要借助互聯網。但他認為,2010年后互聯網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全產業(yè)鏈平臺時期,在這個大背景下,想要通過把某一環(huán)節(jié)做深做透改變整個行業(yè)是很困難的。往后5到10年的時間里,可能很多行業(yè)都會進入大閉環(huán)級全產業(yè)鏈生態(tài)。所以一千零一藝從創(chuàng)立的第一天開始,就致力于一方面下殺手痛打非常重要的聚焦點位,一方面架構全產業(yè)鏈生態(tài)的邏輯體系。
規(guī)模初具,汪邦頂又開始了新的思考:
“定位明確后,找到一個什么樣的東西才可以貫穿全產業(yè)鏈,而且能夠做到有一定的壁壘,在相對時間段的相對技術點中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始終可以引領行業(yè)發(fā)展的最前沿?”
他找到了BIM。
BIM是來自建筑行業(yè)的一種設計工具軟件。BIM的B(Building)指建筑,I(Information)指信息,M(Model)指模型。BIM可以把人肉眼能夠看到的物理載體全部變成模型,但這個模型跟3D max不一樣,它全身是帶信息的,且信息與信息之間可以關聯。
汪邦頂和他的團隊認為,BIM天然吻合了物聯網,建筑設計行業(yè)解決信息不對稱之間關聯性的一個載體出現了。
實際上,BIM進入中國已經十多年,整個國內市場之所以沒有應用起來,是因為各方面的技術節(jié)點難以打通,導致它只能成為一個設計工具。
舉個例子,過去做一個模型,要一遍又一遍地翻模,在這個過程中,成本一步步提高,“豆腐做成了肉價錢”?,F在用了BIM,它的設計軟件是多維的,是非常自由的。在這個體系里,可以把從前打不通的所有相關環(huán)節(jié)打通。模型的輕量化是非常要害的技術問題。每個模型都有量級,一棟樓建成模型后的數據之龐大,普通電腦是運行不動的,更別說把小區(qū)、城市模型化。過去BIM有技術缺陷,要看5分鐘的現場演示,甚至需要提前一晚打開電腦中的模型緩沖。一千零一藝通過數次輕量化,破解了這一難題,任何普通電腦都可以輕松地看模型。
汪邦頂(右二)在集團裝配式業(yè)務啟動大會上發(fā)言
汪邦頂在2017年中國建筑裝飾協(xié)會第二屆互聯網+BIM大會上演講
汪邦頂說:“客戶看VR效果圖,要求高度還原真實。這就需要非常優(yōu)秀的模型。我們的體系里把模型分成兩種,一種是輕量化模型,一種是精模。我們用精模渲染,渲染完后輕量化轉化為VR給客戶觀看。這個難題要是解決不了,產業(yè)也走不出第一步?!?/p>
劈開一條新路后,一千零一藝要做的事,就是以BIM為載體,再讓它華麗“變身”,成為一個以設計為入口的綜合貫穿整個行業(yè)鏈條的平臺。
為什么BIM可以成為這個載體?
汪邦頂說:“因為我們這個行業(yè)一切的行為都從設計開始,設計是行業(yè)入口。那么,誰掌握住入口,誰可能就掌握了先機和主動權。所以我們就找到了BIM。對于我們來說,BIM不只是設計工具,更不只是一個互聯網平臺,而是已經形成了一種BIM思維和BIM理念?!?/p>
正如有人把互聯網看作工具,有人形成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理念,理解程度不一樣,站的角度不一樣,最后的落腳點肯定也不一樣。汪邦頂沒有把BIM簡單地當作一個設計工具來用,而是將它升級打造為貫穿自己全產業(yè)鏈計劃的核心樞紐。之所以說貫穿,就意味著從設計開始,一千零一藝還要以BIM為載體繼續(xù)往后推進。
設計的下一步是施工,施工過程中最核心的是管控。過往,行業(yè)里亂也亂在管控。所有關聯方、設計方、監(jiān)理方、投資方、建設方、供應鏈方等相關部門的時間進程不能融為一體,不能形成一體化、標準化流程,導致各個端口斷裂,專業(yè)與專業(yè)之間矛盾重重。
正因如此,一千零一藝要做的第二個步驟就是深化BIM的設計管理功能,打造BIM 5D管控平臺。
3D是三維,4D是在此基礎上加入時間軸。舊有的時間軸管理模式很多都是在施工過程中列時間進度表,把紙質表格貼在墻上,每天拿筆劃一下?,F在,在手機上就可以實時互動來管理時間。比如今天完成了一萬平方米的工程量,手機APP里就自動匹配一萬平方米。用了多少材料?哪些材料已經從庫房轉移到現場使用了?用了多少?都可以條縷清晰地列出。價格也可以自動呈現,工程方向客戶收款、給材料供應商付款的明細都可以自動提醒?;谶@個信息化平臺模型體系的設計,到了第二階段,一千零一藝就研發(fā)了BIM 5D管控體系。幽默地說,就是做施工過程管理的管理。
5D管控體系出臺后,效能十分明顯。汪邦頂介紹,以設計為例,過去設計一棟一萬平方米的建筑,大概需要3到5個月的時間出圖,現在只需要一周。之所以時間成本大幅度降低,是因為一千零一藝平臺的人工智能貢獻率已經達到了70%。
完成了BIM設計,建立5D管控體系,下一步是工程竣工交付后的運行維護,這就是一千零一藝要做的智慧管控,從城市級、社區(qū)級、樓宇級和空間級四個部分來進行布局。
“過去做數字化城市,或者說智慧管控體系,是在空間里的不同位置安放傳感器,然后通過聯接傳感器管控?,F在我們可以在設計施工的過程中就把空間全信息化關聯在一起,用大白話說就是‘自帶信息’,在任何維度內都可產生關聯?!?/p>
從BIM設計入口,到5D管理,再到交付后的智慧管控,這三個體系聯接起來組成了一千零一藝的行業(yè)全生命周期服務。其中包含三個類別,即基礎設施建設、建筑建設、裝修。以裝修為例,其中還包括硬裝和軟裝。小到桌子上的餐巾紙盒,在一千零一藝都可以做到直接下單購買,每一個模型都是“所見即所得”,都對應明確的品牌和廠家。又比如客戶希望空間風格設定是中式,如果把西式沙發(fā)搬進去就很不合適。而通過設計優(yōu)化,空間風格和相關商品可以智能匹配,讓整體風格和諧統(tǒng)一。在BIM體系里,小到家具配置,大到宏觀規(guī)劃,這一切都可以一步到位。
汪邦頂自豪地打了個比方:“就算是要為50平方公里的土地做規(guī)劃,不管這塊地是城市樓宇還是荒山野嶺,我們的無人機飛完后回來,7天左右就可以把它全部BIM模型化?!?/p>
他形象地介紹道:“全BIM模型化之后,我在系統(tǒng)里可以直接做設計??蛻粼诤竺嬲局?,我問:‘你說怎么做?’然后唰唰地直接改、直接弄。不像以前,客戶給出意見,我們回去先搞個概念方案,碰頭一看不對,跑來跑去,改來改去,20天才能改幾處?,F在我們當場改,您說這里要開一條河,我當場就畫給你,畫出來以后土方量也自動計算出來了,下面管網可能會碰到的地方也顯示出來了。”
就這樣,從規(guī)劃到建筑設計,從基礎設施設計到裝修設計再到軟裝設計,最后交鑰匙,這都是一體化的。一千零一藝呈現在客戶面前的效果圖可以是虛擬現實模式,也可以是增強現實模式,只要戴上專業(yè)眼鏡,客戶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未來房屋里每一顆螺絲釘,可以“進”每個房間。這種虛擬建設和真實場景別無二致,比過往的切面效果圖紙直觀得多。
汪邦頂又舉了個例子。
“我們現在建大樓,各種管道交叉縱橫,像蜘蛛網一樣,施工是非常復雜且需要多方協(xié)調。你做中央空調,我做消防設施,我們各做各的,我的管道可能就要和你的‘打架’。從前這就是我們行業(yè)的痛點,一直以來解決不了。但我們有個MEP自動糾錯系統(tǒng),在虛擬建造過程中可以勘察出管網會不會‘打架’,其精度可以細到毫米級。如果‘打架’,系統(tǒng)還可以自動糾錯?!?/p>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BIM已經讓建筑設計輕松又便利?讓你更驚喜的還在后面。
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汪邦頂和他的一千零一藝團隊全線打通裝飾行業(yè),形成了一個以BIM為載體的互聯網設計平臺、管控平臺,他將之命名為阿拉丁BIM設計體系。第一家阿拉丁BIM設計工廠業(yè)已在蘇州開業(yè)。今年3月,一千零一藝成為微軟加速器·北京第11期創(chuàng)新企業(yè)之一,借助其提供的免費云服務和創(chuàng)業(yè)課程、業(yè)務對接助力,開拓了視野,也讓汪邦頂更加堅定了在創(chuàng)新這條道路上繼續(xù)開拓的決心。
他說:“一千零一藝將推出世界第一款裝飾設計機器人‘小藝’??蛻舭芽臻g平面圖在‘小藝’胸口的觸摸屏掃描一下,通過語音識別‘告訴’它房間標高和自己想要的裝修風格?!∷嚒涂梢援攬龀鲂Ч麍DVR和預算清單。未來,我們還要讓身處的這個行業(yè)更加自由,更加開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