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禮濤
將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到高中生物學科中,教師既要優(yōu)化教學資源,又要及時更新教學方式,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為學生提供與眾不同的課堂和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獲得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對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一番探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求知欲
正所謂:“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痹诮虒W中,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演示課件,為學生呈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文字、符號、動畫及音頻等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而有趣的學習氛圍,把枯燥靜態(tài)的課本材料有效地轉化為生動的動態(tài)畫面,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實現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如在《緒論》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將悅耳的風鈴聲和精彩的動畫通過PPT課件展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將生命和生物聯系起來,激發(fā)他們對生物學科探究的欲望,使他們自發(fā)地聯想、探究和實踐,以此加深他們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又如在教學植物生長素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PPT課件呈現陽光照射下的植物生長過程,讓學生直觀、具體地感受陽光照射下的植物的生長特點,并產生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目前,高中生物學科中有些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和晦澀,學生難以理解,所以缺乏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網站,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所謂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起指導作用,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選定一個研究專題進行科學研究,借此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學生能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人際溝通合作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并改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如在調查入侵植物對本土生物的影響這一課題研究過程中,學生就可充分利用網絡進行研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確定本小組的研究主題和出發(fā)點,隨之展開研究性學習。如高中生物教師可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去收集、整理及分析相關信息,再將自己的內容、設想及建議制作成有特色的網站內容,最后由各個小組展示其成果,并向全班同學匯報和交流。這樣的活動,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利用網絡平臺,實現有效學習
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師生討論、探究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課堂上的講授結合新穎的討論形式,能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生物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平臺、博客、郵箱或者QQ群等形式構建班級交流平臺,并設計教學微課、鞏固訓練、疑惑解答、課后測試等相關模塊,讓學生共享網絡資源,進行在線學習。學生可以在討論組或論壇里自由發(fā)表各自的看法和心得,掌握學習自主權。
四、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提高教學效率
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首先必須擁有過硬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教學技巧,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擁有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整合的理念。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大部分學校配備了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硬件設施,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信息技術在生物學科中的運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要想實現教育信息化,關鍵要提高高中生物師資隊伍的信息化素養(yǎng)和水平,所以學校應對教師開展信息化培訓。如學??梢岳镁W絡平臺和信息資源,組織教師進行網上遠程繼續(xù)教育。教師通過繼續(xù)教育,能夠掌握電教方式,以此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如教師可利用“找茬”游戲課件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或者利用Flash來展示細胞和細胞器之間清晰的層次結構等,以便突出教學重點,增強學生的感官沖擊,幫助學生直觀地認識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引領下,教師要將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到高中生物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巧用多媒體技術,借其活潑動態(tài)的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讓高中生物課堂變得多樣化、具體化,從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