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qū)人民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62)
急性乳腺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乳腺疾病,主要是由于乳腺管內及周圍結締組織發(fā)生炎癥,從而使乳腺發(fā)生急性化膿性的感染[1]。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乳房局部出現(xiàn)紅、腫、熱、痛。好發(fā)于產(chǎn)后哺乳期的婦女,特別是產(chǎn)后3~4周的初產(chǎn)婦。主要致病原因有乳房受到撞擊擠壓、乳頭凹陷或破裂,乳汁積聚,細菌通過乳頭上的傷口侵入,從而誘發(fā)炎性反應[2]??梢允菃蝹劝l(fā)病,也可以是雙側發(fā)病。一旦病發(fā),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還會嚴重影響新生兒的正常哺乳。針對急性乳腺炎患者,在積極有效治療的同時,合理有效的護理也必不可少?,F(xiàn)針對急性乳腺炎患者的外科護理效果分析,進行了以下實驗研究,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所有患者經(jīng)診斷均符合乳腺炎的判定標準且均未形成乳腺膿腫,沒有心肺疾病。對照組中,初產(chǎn)婦22例,經(jīng)產(chǎn)婦8例;患者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5.9±4.4)歲;病程1~10 d,平均病程(3.1±1.5)d,單側發(fā)病16例,雙側發(fā)病14例。觀察組中,初產(chǎn)婦24例,經(jīng)產(chǎn)婦6例;患者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6.4±3.2)歲;病程2~9 d,平均病程(2.9±2.1)d,單側發(fā)病17例,雙側發(fā)病1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規(guī)治療,給予青霉素鈉針480萬U靜脈滴注,每天2次,口服乳核內消夜10 mL,每天2次。將硫酸鎂粉針兌溫開水配成50%的硫酸鎂溶液,用其浸濕無菌紗布敷在患者的患側乳房,注意避開乳頭,保持溫度在38~43 ℃,每天敷2次,每次0.5~1 h。熱敷結束后,可適當按壓乳房或借助吸奶器將乳汁排出。
1.2.2 護理方法
1.2.2.2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方法干預。在采取治療后,要注意時刻監(jiān)測患者病情的變化。
1.2.2.2 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性的外科護理,主要護理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常被意味女性美的象征及魅力所在。發(fā)生急性乳腺炎后,患者作為女性要接受膿腫切開手術,不僅身體上要承受疼痛,而且心理上也會備受煎熬。一方面會擔心影響到新生兒,另一方面會擔心術后留疤影響美觀等。患者往往都會產(chǎn)生焦慮、恐懼、緊張的心理。因此,護理人員一定要做好心理護理工作。積極主動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治療情況及預后效果等。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慮,針對患者本身,還要指導其相關注意事項,人工喂養(yǎng)新生兒的方法。建立良好的關系,營造溫馨和諧的護理氛圍,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②排空乳汁:急性乳腺炎患者在確定病情后一般不要立即停止母乳喂養(yǎng),突然停止會加重乳汁的淤積。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進行乳汁排空,觀察乳房腫脹疼痛及乳汁的顏色,盡量排空乳汁。③按摩護理:為了更好的排空乳汁,可根據(jù)患者乳房腫塊的大小和炎癥的性質,運用不同的按摩手法進行輔助。首先,讓患者保持端坐位,充分暴露胸部,在乳房上涂抹潤滑劑、石蠟油或凡士林[3]。然后,護士雙手掌面緊貼乳房,從乳房的乳暈、乳頭部開始按摩,按摩時要注意力度柔和、均勻,幫助乳汁排出。主要的按摩手法有推撫法、擠壓法、震蕩法。④注意清潔,控制感染:造成急性乳腺炎的重要原因就是細菌感染,所以患者要做好清潔工作,防止再次感染。常用肥皂和溫水清潔兩側乳頭,不可用酒精擦拭,注意皸裂,一旦發(fā)現(xiàn)乳頭或乳暈處發(fā)生皸裂,要立即停止哺乳。同時在哺乳期間也要注意嬰兒的空腔衛(wèi)生,不可讓其含乳頭睡覺。⑤飲食護理:加強飲食護理,指導患者科學健康飲食,制定一套合理的飲食指導。多食用清淡、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雞蛋、豆制品等。不可食用生冷、肥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療效及患者滿意度。判定標準: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及乳房腫塊消失,血液檢查正常,可以正常的哺乳;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乳房腫塊顯著改善,血液檢查接近正常;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乳房腫塊縮小不足一半,血液檢查有所進步;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乳房腫塊沒有變化甚至加重??傆行?治愈+顯效+有效。制定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包括80分為滿意,60~79分為比較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分發(fā)給患者進行評價。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護理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100%,滿意度為96.7%;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3.3%,滿意度為66.7%,兩組比較,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療效比較(n,%)
急性乳腺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乳腺疾病,主要是由于乳腺管內及周圍結締組織發(fā)生炎癥,從而使乳腺發(fā)生急性化膿性的感染。好發(fā)于產(chǎn)后哺乳期的婦女,特別是產(chǎn)后3~4周的初產(chǎn)婦。主要致病原因有乳房受到撞擊擠壓、乳頭凹陷或破裂,乳汁積聚,細菌通過乳頭上的傷口侵入,從而誘發(fā)炎性反應[4]。一旦病發(fā),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還會嚴重影響新生兒的正常哺乳。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常被意味女性美的象征及魅力所在。發(fā)生急性乳腺炎后,患者作為女性要接受膿腫切開手術,不僅身體上要承受疼痛,而且心理上也會備受煎熬。在進行治療的同時,有效的護理液尤為重要。
通過上述實驗,我們采取了綜合性的外科護理,包括心理護理、排空乳汁和按摩護理、清潔護理及飲食護理等。綜上所述,針對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綜合性的外科護理很有必要,不僅能夠促進患者康復,還能提高護理效果及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李燕.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綜合護理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6):118.
[2] 劉效娟.護理干預對圍生期產(chǎn)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4):70-71.
[3] 朱慶芬.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23(7):144-145.
[4] 陳楓.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特殊護理技術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22):3073-3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