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寒
曾經(jīng),我在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喜歡讀書,作文寫得好,連大人對我的夸獎都是“這孩子將來要成為作家”。在我小小年紀的觀念里,會寫作的人,都是有文化、有知識、了不起的大人物。
初中時,我躍躍欲試,精心地寫了一篇文章,準備投出人生中第一篇稿子。我?guī)缀跏侨杠S著把信塞進郵筒的,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漫長到現(xiàn)在還沒收到回復。我安慰自己大概是信寄丟了。后來,我改用電子郵件投稿,終于,我得到了回復:很遺憾,故事一般,動人的細節(jié)幾乎找不到。退稿。我當時有點氣炸了,又萎靡了,真是仿佛一下子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了。
接著就是屢投屢敗,紛至沓來的退稿信讓我陷入尷尬的境地。那些退稿信,冰冷堅硬,恰似我彼時的心情。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用同樣的句式造句,稿件被用的理由都是相似的,而被退稿各有各的不同。
“您好,很高興收到您的來稿,抱歉回復有點晚!鑒于優(yōu)中選優(yōu)的原則,很遺憾未能采用。希望您繼續(xù)努力,期待今后更上一層樓!祝好!”
“文童思路有些混亂,內(nèi)容簡單,抱歉未能錄用。歡迎下次來稿?!?/p>
“來稿已閱,不適合刊發(fā)。謝謝您的支持?!?/p>
“我們是給學生看的雜志,你的文章全篇都在教別人談戀愛!不好意思激動了,謝謝投稿。”
“您很有創(chuàng)作的潛質(zhì),但是寫作風格不符合我們雜志,轉(zhuǎn)投別家試試。”
這些退稿信,安靜地躺在郵箱里,一點一點地消耗著我那可憐的自信。
懈怠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我看見一本書,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出版史上編輯們看走眼的重大時刻。書里涉及海明威、普魯斯特、克里斯蒂、喬伊斯、惠特曼等百多位名家的退稿經(jīng)歷。喬伊斯的《都柏林人》被22家出版社退稿,出版后有一個民眾用當眾焚書來表達對這本書的憤怒。普魯斯特的《在斯萬家那邊》的退稿理由:我頸部以上的部分可能都已經(jīng)死掉了,所以我絞盡腦汁也想不通一個男子漢怎會需要用30頁的篇幅來描寫他人睡前如何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美國浪漫主義小說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白鯨》退稿理由:作品又臭又長,徒有其名而已。威廉·??思{的《圣殿》退稿理由:我的天,我可不敢將手稿變成鉛字,否則,你我兩人都難逃法網(wǎng)……
也許,我離作家的距離,就是那一封又一封的退稿信。
在太多令人氣餒的拒絕和絕望后,我夢想著有位編輯會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才華,然后問:“這些年您都躲到哪兒去了?”另一個幻想是,某位編輯會在我的稿子上圈圈點點,告訴我如何把一篇有瑕疵但又有希望的故事改成一篇杰作,然后被各種雜志和新媒體瘋狂轉(zhuǎn)載,出版社的編輯慕名而來找我出書,從此,我就小有名氣。成名之后,我要做的就是,拒絕之前看不上我的編輯的約稿!想想都好激動?。?/p>
這個時候,有人喊我:“醒醒!醒醒!”
現(xiàn)實仍是冰冷的。我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我的文字里總是透露出濃重的憂傷,我的一位朋友很犀利地說: “你不是名人,你的憂傷一分錢也不值,只會讓人生厭?!辈恢挂粋€人告訴我,有時間瞎寫,不如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但我期待,文字可以創(chuàng)造我人生的奇跡。于是,我又不死心地開始投稿了。每投出一篇稿子,都附上一封信,讓編輯看看那些名家的退稿經(jīng)歷,或者寫上自己的心酸寫作經(jīng)歷。
人們總是更容易看到成功,在實際情況中失敗的可能會更多。這下子,我收到的退稿信明顯比之前“懇切”多了。
“請您不要在文末提及各種被退稿、編輯后悔奠及的事情……親,我不是在打擊您,請您面對現(xiàn)實?!?/p>
“千萬別對我強調(diào)您為了這個稿子寫了多少年,生了幾百種病,生活有多少困苦……這只能讓我更不想用您的文章。”
“你的文章完全是自言自語,沒有考慮到讀者。編輯都看不下去的文章,讀者會看?請先寫點打動我的文字。謝謝!”
其實,我完全能想象編輯的心情:我真的不愿意在退稿信中說臟話,但是……
這算是我投稿經(jīng)歷中,最黑暗的一段歷史。至今想不通,是腦子壞掉了,還是投稿投瘋了才會做出這么丟人的事。不過我已經(jīng)毫無“羞恥心”了。就像寫情書給喜歡的女生表白一樣,一開始被拒時,有種失落和輕微的羞愧感,后來就習慣了—因為被拒絕多了,就沒感覺了。
我在無數(shù)次失敗里變得淡然,并且學會自黑起來。有編輯回復我:“不好意思未能過稿。整個編輯部的人全部加在一起都不知道你在寫什么?!蔽抑皇菍懥藗€意識流小說而已,弄得整個編輯部的人都不知道我寫的是什么?能讓全編輯部的人看稿,也算看得起我了。
我還真跟這個編輯杠上了。繼續(xù)投稿,看他能不能再回復個驚人語錄。第一次回復是:“感情寫得很妙,只是我看了三遍,仍然沒找到文章的線索,太散了?!崩^續(xù)投,回復道:“文章仍然比較散?!崩^續(xù)投,回復: “故事太弱了,建議多看看我們的樣文,多制造情節(jié)感?!弊詈?,我收到了最冷血,最沒有耐心,最沒有同情心,且最沒有人情味的答復,那就是:“退稿?!倍嘁粋€字都沒有。這樣的退稿,就像把我吊起來打,打蒙之后,再繼續(xù)打。
也許他看到了我的“上進心”,也許他對于自己的“惡毒”有所愧疚,也許他實在看不下去了。某天,他專門抽空分析了我的文章:“你不要以為投得越多,就會采用你的文童。我郵箱里躺著那么多稿子,為什么有時候卻選不出一篇滿意的?你要做的是,打磨一篇好的稿子,而不是堆積無數(shù)文字垃圾。你寫文章的時候太噦唆了些,不夠簡潔有力,但文章是好的,我挺喜歡?!?/p>
我認同了他的觀點:人人都會寫字,偶爾會說個故事,為什么別人要花時間來看你的文字與你的故事呢?編輯的郵箱里每天躺著那么多稿子,為什么非要選中你的?當才華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要么放棄野心,要么修煉才華。
后來,我在這位把我“吊打”的編輯那里,過了人生中第一篇稿子、第二篇、第三篇,一直到第N篇。
現(xiàn)在仍然還會收到退稿信,但這又有什么呢?我們只不過在嘗試的路上選擇了我們愛的東西,為這份愛,我們愿意接受萬箭穿心的拒絕和嘲諷。
來一碗心靈雞湯:
被拒絕了,如何科學地笑著活下去。
面對拒絕,不要否定自己
很多人剛開始遭受到拒絕,都會緊張、懼怕、惶恐、不安,甚至會懷疑自己,對自己沒自信。繼而,他們覺得自己擁有一些“有毒的”人格特質(zhì)。可是,一個人之所以被拒絕,原因往往是很復雜的:比如向朋友借錢被拒絕,并不一定代表朋友不看重你,也可能對方有苦衷,沒有幫你的能力;面試被拒,并不一定就代表你不好,更可能是你所擅長的并不是對方所需要的;表白被拒,可能就是他眼瞎啊??偟膩碇v,被拒絕是人生的常態(tài)。被拒絕并不能說明我們自己不夠好。有些人,他們喜歡的就接受,不喜歡的就拒絕,這和你好不好沒有關(guān)系,也和喜不喜歡你沒有關(guān)系。事情是事情,人是人,不要急著用一件事情來否定自己。
大干世界,誰都沒義務告訴你一個死心的理由,你只有自己強大起來。對,我們沒有資格要求別人給自己一個答案,就如同我們沒有義務要求別人扶持一把。但當自己沒有強大的自愈能力時,真誠地去和對方溝通,心平氣和地問“為什么”,盡管改變不了被拒絕的事實,但至少可以減少將來被拒絕的可能。比如覺得自己的作文寫得很好,但老師表揚的從來都是別人。那么,真誠地和老師溝通,虛心請教自己的作文哪里出了問題,哪里寫得不太好。多問幾個“為什么”,不僅能找到問題所在,還能得到老師的一對一指導。若你就是覺得老師沒眼光,活在莫名其妙的自信里,那也只能在不明不白的“被拒絕”里自怨自艾。
很多人在被拒絕時內(nèi)心的掙扎是:真想找個地洞鉆進去;真的是太丟臉了;想死的心都有了……而一個叫蔣甲的年輕人,為了走出小時候被拒絕留下的陰影,制訂了“嘗試被拒絕的100天”計劃,走上街頭向陌生人提出各種奇奇怪怪的要求,比如向陌生人借100塊錢、邀請一個女孩出去吃飯、跟漢堡店要免費的“漢堡續(xù)杯”……等下,漢堡包續(xù)個杯是什么鬼?這不是沒事找抽嗎?蔣甲還把“被打臉”的視頻傳到網(wǎng)上,讓500萬人圍觀自己丟臉。沒想到的是,蔣甲因此成了霸道總裁萬人迷,還出了書登上暢銷榜,從此走上人生巔峰。本來他希望通過反復被拒來麻木自己,這樣就不再害怕了,但最終他卻學會了如何正視被拒絕,如何有效減少恐懼,以及如伺將“不”變成“是”。
后記:
從小到大,遭到的拒絕太多太多,而我們也經(jīng)常圍繞“為什么,憑什么,算什么”的問題,來給被拒找理由。小時候,很想要一個心儀已久的玩具,扯著媽媽的衣角懇求,被拒絕后,只會大聲哭鬧;讀書后,參加一次文藝演出選拔,被評選老師拒絕,心里有些不服氣;找工作時,面試最后一關(guān)被拒,那時候感覺自己很挫??;表白被拒,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這些“被拒創(chuàng)傷”都成了心里愈合不了的傷口,這傷口看似無形,卻會在每一次受傷、失敗、被拒絕之后,重新被揭開一次,疼痛一次。
因為害怕被拒絕,就不去嘗試嗎?不。有時候,我們介意的不僅僅是被拒絕,而是自己沒有真正為之努力過,沒有竭盡全力,甚至沒有嘗試的勇氣。若因擔心被拒絕就避免去做那些可能讓你害怕的事情,比如拒絕去認識新的朋友,拒絕去嘗試新的領域,或者拒絕去表現(xiàn)自己,那所有的期待都成了遺憾,最后變成了內(nèi)心時常叨擾的痛。與其害怕被拒絕,不如鼓起勇氣,去擁抱拒絕,去真誠溝通,去嘗試改變。哪怕被拒絕了,至少也能狠狠地努力,能狠狠地傷心,享受從巔峰到谷底的暢爽!有了這樣的心態(tài),被拒絕也不再是—件讓人害怕的事睛。
誰沒經(jīng)歷過被在意的人傷害到鼻青臉腫?誰沒有在夜深人靜時獨自飲泣?誰沒有在被拒絕的時候痛哭流涕、懷疑人生?生活就是要努力爭取,而若去爭取,就難免被拒絕。好在生活就算沒那么好,但也沒那么糟糕??v使被好多人拒絕,一定還是會有人向你敞開懷抱。明天,遠處的海風依然肆虐,眼前的陽光仍然明媚,我們也還是會笑著面對生活里的小確幸和小確喪。
被拒絕,總是以—種令人痛恨的方式來教會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