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粼
胃腸道疾病在臨床中較為多見,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環(huán)境、飲食結構的不斷變化,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率有顯著增高的跡象,且發(fā)病人群逐漸趨向于年輕人,常見的胃腸道疾病有消化道出血、食道癌、胃癌、消化潰瘍等,疾病發(fā)展速度較快,臨床治療主要是手術療法,由于手術的特殊性,患者通常采用全身麻醉,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胃腸道功能障礙,術后并發(fā)癥較多,不利于機體的恢復,由此可知,圍術期的護理質量對于患者疾病的恢復至關重要[1-2]。本研究為了辯論外科管理在胃腸外科麻醉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特擷取本院胃腸外科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5例患者查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擷取本院胃腸外科收治的95例患者,擷取時間是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分組原則以隨機數(shù)字法為主,分觀察組(n=47)和對照組(n=48)。觀察組女20例,男27例,年齡32~61歲,平均年齡(46.52±13.28)歲;手術類型:12例是直腸手術、18例是結腸手術、17例是胃部手術。對照組女19例,男29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5.09±14.25)歲;手術類型:13例是直腸手術、17例是結腸手術、18例是胃部手術。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疾病均得到影像學檢查、生化指標等臨床資料確診;②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③研究前,家屬、患者均知情,并對《知情同意書》予以簽字。排除標準:①存在手術禁忌證、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礙、重大感染的;②肝、腎、肺、心等臟器合并其他疾病的;③臨床資料不完整的;④配合度、依從性較差的;⑤存在精神疾病、溝通障礙、意識不清醒的;⑥對本文涉及到的藥物過敏的[3]。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積極的向患者介紹手術情況,并進行健康宣教,讓患者對手術有一定的了解,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遵醫(yī)囑予以治療,飲食清淡。
1.2.2 觀察組 ①完善術前準備:術前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評估,進行麻醉訪視,建立靜脈通道,醋酸鈉林格注射液通過靜脈通道輸注,通過橈動脈穿刺、置管。術前30 min,將1 g的苯巴比妥鈉(天津金耀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381,0.1 g/1 ml)、0.5 mg阿托品(浙江瑞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465,1 ml:0.5 mg)肌肉注射;術前主動與患者取得聯(lián)系,了解其心理情緒變化,結合其家庭情況、心理特點予以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對于患者的疑問,要耐心、詳細的回答,增強其對自身疾病的了解,提升其治療的依從性和信心,讓患者以最佳的心態(tài)去面對手術,有助于胃腸道手術的順利進行[4]。②術中麻醉管理:進行硬膜外穿刺,協(xié)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將3 ml 2%的利多卡因(山西晉新雙鶴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1022295,規(guī)格:5 ml:0.1 g)注入,5 min后對阻滯平面進行確定,加入0.75%的利多卡因8~10 ml,注入0.15 mg/kg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869,規(guī)格:10 mg)、2μ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2022076,規(guī)格:2 ml:0.1 mg)、2 mg/kg丙泊酚(Fresenius Kabi AB,國藥準字J20080023,規(guī)格:20ml:0.2 g)、0.1 mg/kg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025,規(guī)格:1 ml:5 mg)進行誘導麻醉,2 min后進行氣管插管,注射0.1~0.4μg/(kg·h)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97,規(guī)格:1 mg)、0.05~0.15 mg/(kg·h)順苯磺酸阿曲庫銨及、5~10 mg/(kg·h)丙泊酚進行維持麻醉,術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結合患者的生命體征對麻醉藥物的用量進行及時的調整,確保手術可以順利進行[5]。③特殊管理:喉鏡法不適的患者可采用盲探法等方法,如果患者的心率過低,可予以0.3 mg的阿托品,血壓的變化幅度大于30%的患者,予以補液措施及血管活性物質,備好急救藥物,做好心肺復蘇等搶救準備,需要輸血的患者要及時的進行輸血[6]。④術后麻醉管理:術后指導患者合理的使用止疼泵,加強對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加強對引流管、導尿管的護理,做好各種并發(fā)癥以及風險事件的預防。⑤術后營養(yǎng)支持:告知患者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高蛋白、高營養(yǎng)、高纖維、高熱量的食物,加強營養(yǎng),多吃蔬菜水果,增強機體抵抗能力,避免腸梗阻,防止由于大便干結、用力排便而造成切口撕裂[7]。⑥術后功能恢復:術后鼓勵患者及早的下床活動,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切口愈合,每日的運動強度以患者耐受為主,活動期間,注意保暖,避風寒[8]。
1.3 評價指標
1.3.1 手術情況 主要從蘇醒時間、拔管時間、住院時間三方面評定。
1.3.2 胃腸功能 主要從肛門排氣時間、腸蠕動時間、排便時間三方面評定。
1.3.3 并發(fā)癥 心率緩慢、血壓升高、惡心嘔吐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住院時間遠比對照組的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手術情況比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conditions(x±s)
2.2 胃腸功能比較 觀察組的肛門排氣時間、腸蠕動時間、排便時間遠比對照組的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胃腸功能比較(x±s)Table 2 Comparis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x±s)
2.3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組的(4.3%)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遠低于對照組的(22.9%),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胃腸道疾病的患者通常均采取手術治療,通過手術療法將病灶有效的切除或者修補損傷的組織,但是由于部分疾病的患者需要全身麻醉,圍術期的護理質量如果不佳,極易導致患者預后不良,同時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延長患者的恢復時間,影響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的同時,降低了生活質量[9-10]。常規(guī)的外科護理雖短可滿足胃腸道手術的需求,但是護理措施缺乏一定的針對性,不能充分全面的考慮到患者的年齡、合并癥、手術類型等,很難取得預期的治療效果,所以尋求一種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成為胃腸外科醫(yī)護人員廣泛關注的內容[11]。
外科管理是一種多措施、多學科的復雜性較高的過程,整個護理措施貫穿了麻醉的過程,借助詢證醫(yī)學的方法,圍繞胃腸道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組合、優(yōu)化、改進等,結合醫(yī)院的具體情況對傳統(tǒng)的護理措施進行革新、改良,制定一條針對性較強的護理措施,將手術的應激反應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降到最低,加快疾病的恢復,并促進患者腸蠕動功能早日恢復,助患者及早的排便、排氣,及早的下床活動,及早的進行功能鍛煉,有助于其心肺功能的提高[12]。外科管理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加強了術后麻醉管理、特殊管理、術中管理、術前準備,提高了護理質量的合理性、科學性。外科管理是一種固定的、統(tǒng)一的護理模式,護理的核心是減少或者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有效的抑制腸麻痹、惡心、嘔吐等一系列不良反應,促進患者機體的康復。本文研究示:觀察組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腸蠕動時間、排便時間遠比對照組的短,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遠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在胃腸外科麻醉中外科管理的的可行性、有效性,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借鑒價值,應當引起胃腸外科醫(yī)護人員的廣泛關注。
綜上所述,在胃腸外科麻醉中予以外科管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有助于患者胃腸功能早日恢復,同時降低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安全性更高,廣大患者值得信賴并予以推廣。
[1] 喻航,邢巖偉,李金松.肝膽患者外科手術治療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5,21(23):63-64.
[2] 韓容芬.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yī)學,2015,21(19):107-108.
[3] 姬長偉,盧星,沈瀟駿,等.外科管理在胃腸外科麻醉中的研究[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7,25(12):1098-1102.
[4] 王少蓮,項松英.細節(jié)管理對胃腸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4,22(12):2094-2095.
[5] 羅莉,張愛華.護理安全目標管理在胃腸外科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6(6):927-928.
[6] 李金英,黃麗美.風險管理對胃腸外科不安全事件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4,22(12):2007-2009.
[7] 姬長偉,盧星,沈瀟駿,等.外科管理在胃腸外科麻醉中的研究[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7,25(12):1098-1102.
[8] 顧建芬,蔣寧芳,鐘朱裔.精細化管理在胃腸外科病區(qū)庫房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7,24(2):87-88.
[9] 孫成.護理風險管理在胃腸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15):268-269.
[10]許勤亞.循證護理模式在胃腸外科管道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4,22(13):2191-2192.
[11]劉媛媛.循證護理在胃腸外科管道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飲食保健,2015,23(8):75-76.
[12]馮月清,王麗玲,金玲芝.細節(jié)化管理干預對提高胃腸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7,37(6):7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