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玲莉 王曉燕
【摘要】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會使人產生良好的心情,而良好心情必然會觸發(fā)繪畫靈感,從而產生豐富的生活意義和飽含生活哲理的優(yōu)秀繪畫作品。小學美術教學就應當充分發(fā)揮其獨有的形象性和直觀性,努力激發(fā)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和對假惡丑的憎恨;積極拓展教學空間領域,深入挖掘學生的智力潛能;不斷創(chuàng)設別開生面的、富有情趣的教學環(huán)境,進而完成豐富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美術教學任務。
【關鍵詞】自然環(huán)境 學習體驗 思維想象 創(chuàng)新拓展
美術教育作為一種學科教學,它主要借助課堂教學來完成傳授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盡管一直處于正常發(fā)展態(tài)勢,可有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因此,走出課堂,讓學生到大自然中接觸自然環(huán)境,增加體驗的樂趣,對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非常有利。
一、走出課堂實踐體驗,延續(xù)了課堂的學習興趣
美術教學少不了繪畫,特別是想象畫、記憶畫等,它不能要求學生千篇一律,更不能讓學生按部就班在教室里埋頭瞎畫。這樣,學生畫起來有一定難度,而且構圖會雜亂無章,內容沒有主題可言,也失去了畫面該有的活力與色彩。小學生走近大自然,身心都會愉悅。在極強的好奇心下,他們觀察事物的時會有很高的興趣,也會更仔細更認真。客觀情景的感染,喚醒了他們本身固有的、豐富的想象力,他們不僅感受到身邊的美好事物、發(fā)現事物的無限奧妙,還能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形成尊重和保護生命和自然環(huán)境的態(tài)度及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動力。
因此,我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充分利用農村好的自然環(huán)境資源,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好玩的活動,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體驗。如講第二冊第2課《走近大自然》一課,我?guī)ьI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操場上觀察,欣賞動植物,同學們興趣盎然,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美化環(huán)境的強烈愿望。一會兒同學們就找到了自己要搜集的做畫素材,有的說發(fā)現自己葉子上細細的葉脈,真有意思;有的說自己見到了植物莖上白白的絨毛和尖尖的刺;有的說自己見到葉子上平時不注意的細小的斑點和各種美麗的顏色;也有的能搜集到幾種不同形狀的樹葉:扇形(銀杏)、針形(松樹)、圓形(榆樹)的;更有的發(fā)現瓢蟲背上的幾個點和它的顏色等等。同學們把自己采摘下來的不同形狀的樹葉及搜集到的幾種小昆蟲、花卉等帶到操場沙地上,結合著沙土進行造型游戲。學生在自我表現的時候,獲得了以往沒有的創(chuàng)作體驗,他們用美術語言表達了自己的心聲,顯示出創(chuàng)造才能。因此說,走出課堂的實踐體驗活動,延續(xù)了小學生美術課堂上學習興趣。
二、走出課堂寓學于樂,激發(fā)了學生的智力潛能
小學生是美術學習的主體。主體的自主發(fā)展是通過一系列的自主實踐活動來實現的。我根據學生的經驗、愛好、情感、興趣,設計并采用不同方法,讓學生走出課堂。給他們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充分享受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知識所帶來的歡樂和經過一番努力而獲得的成功喜悅。
說一說,畫一畫。像二年級下冊第10課《奇妙的腳印》這一課,要求學生根據人的腳印、動物的腳印想象畫出各種形象,二年級兒童很難將動物腳印的特點區(qū)分開。因此在繪畫時,我讓小學生們從記憶中搜索各種動物的腳印特征,然后再把腳印特點總結編成順口溜,小學生們饒有興趣地邊說邊畫:小雞的腳印像竹葉,小狗的腳印像梅花,小馬走路寫個D,小學生們玩的開心、學的有趣,學生的智力潛能也充分地激發(fā)出來,并且還潛移默化地掌握了“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繪畫”的知識要點。
做一做,演一演。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也最喜歡表現。在教學中我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組織學生開展手工制作游玩活動。采取以小組或全班為單位的形式,讓學生相互合作,大膽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出多姿多彩的小商品,然后集中所有作品,布置小小超市或貿易市場場景,模擬商品交易過程,引導兒童從商品的形、色、實用性和材料的利用等方面表現自己的構思,逐步樹立學生合作意識及利用身邊材料創(chuàng)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藝術品資源利用意識。因此說,走出課堂寓學于玩,有力地激發(fā)了學生智力潛能。
三、走出課堂創(chuàng)設氛圍,適應了學生的生理特征
繪畫是需要人多種感官和思維參與的藝術活動,對于孩子們來講,學會用眼睛觀察和用腦思考比動手能力更為重要。只有讓他們直接面對自然環(huán)境,他們才有可能增強自己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運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和大腦,克服概念化形象對他們的束縛積極的去參與學習和探索,畫出自己的感受。愛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小學生是最富于幻想的天體。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首先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認識到創(chuàng)新可大可小,人人都具有創(chuàng)新潛能,創(chuàng)新就在我們生活當中,只要有信心,想象的翅膀才有動力才能展翅高飛;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積累,多動手動腦,就能成為創(chuàng)新的小主人。
美術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的性格特點,充分調動他們的生理器官功能作用;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創(chuàng)新自信;調動他們參與實踐操作而顯露出來的快樂感和滿足心理;讓他們充分顯露盡情地釋放自己的情趣。所以,教師要勇于放手,有目的、有計劃的通過各種手段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要善于捕捉兒童創(chuàng)造思維的閃光點,給學生營造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充分鼓勵、誘發(fā)學生展示自己的才智;讓他們積極而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愿望表達出來。
如《泡泡飛呀飛》這一課,我?guī)е鴮W生們在陽光下、微風中,吹著他們喜歡的泡泡,邊玩邊觀察著泡泡飛動的情景,想象著泡泡以外的景象和情趣。學生們可以玩一會兒,再就地坐下來畫一會;也可以畫一會再去尋找感覺玩一會。我呢?帶著他們玩,欣賞他們的畫與他們聊一聊,有意無意地引導他們還不成型的想法,使之更加完善成熟起來,讓他們更有創(chuàng)造的自信心。這樣,學生們走出課堂,不但通過自己的觀察想象畫出美麗富有新意的泡泡圖,還能從畫中真正體會到創(chuàng)作成功的快樂——真的是,陽光中的笑臉和畫一樣的美。因此說,帶著小學生走出課堂,為他們創(chuàng)設發(fā)揮自己才智的氛圍,十分有效地適應了學生生理特征,并且事半功倍地掌握和完成了學習任務。
綜上所述,大自然是最豐富的素材庫,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在屬于他們的天空中他們可以自由地想象、描繪、創(chuàng)造,這種愉快心情能讓學生們的心靈大門悄悄打開,里面的美麗和豐富是我們不能預想的。小學美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啟蒙教育,它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說,美術教育課讓小學生走出課堂去學習、貼近生活去探究、實踐操作去體驗,符合美術學科的特點要求;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美術教育課,讓小學生走出課堂去實踐體驗,延續(xù)了課堂的學習興趣;走出課堂寓學于樂,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智力潛能;走出課堂適應生活,有力地拓展了學生的生理空間,讓學生既體驗了生活,又開拓了視野,是完成整合資源的學習過程。
總之,讓學生在開放的情境中去體驗美術的趣味,體驗美術帶給生活的魅力,體驗成功學習的喜悅,是“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質,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钡男枰?。一句話,只有讓小學生走出課堂,學生才能有所發(fā)現、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新,學生的繪畫水平才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