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營養(yǎng)師 陳然
在南方盛產荔枝的地區(qū),常常有人因大量食用荔枝而產生低血糖,這種現象被稱為“荔枝病”。荔枝這么甜,含糖量那么高,為什么會引發(fā)低血糖呢?這要從我們的血糖是如何調節(jié)說起。
從下面這張圖里可以看出,血糖范圍大致分為三個區(qū)間,當血糖在低值范圍時,我們便會感到饑餓,必須要進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來讓血糖升高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但進食碳水化合物后,我們的血糖不會乖乖地停留在正常范圍,而是會迅速升高到達高血糖范圍,此時身體便會開始分泌胰島素來降血糖,最終使血糖下降到正常范圍。當然,在進食結束后,隨著葡萄糖不斷被轉化為能量,血糖也會逐漸降低,最終降到較低血糖范圍時,我們又會感到饑餓。
(該圖為示意圖,和真實情況有所差別)
此外,血糖的變化曲線和進食碳水化合物的種類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從上圖中可以看出,進食雜糧后血糖曲線能夠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在正常范圍;吃精制白米面后血糖曲線的波動要比雜糧大一些,同時也會更早感覺到饑餓;而吃了糖之后,血糖曲線迅速上升,之后又迅速下降到非常低的程度,引起嚴重的低血糖反應。
糖是一類非常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白糖(蔗糖)為例,它進入體內后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引起血糖大幅度升高,此時為了應對這超級高的血糖“尖峰”,身體會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來降血糖。但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的量過多,血糖降到正常范圍后,過量的胰島素不能立刻失活,從而使血糖進一步迅速下降,最終引起低血糖的癥狀??梢?,我們吃的碳水化合物越精制,血糖的波動越大,造成低血糖的風險也越大。
再來說說荔枝。荔枝是一種含糖量很高的食物,其中含有6.3%的果糖、5.9%的葡萄糖、5.2%的蔗糖。很多人認為荔枝含糖量高,往往只集中于果糖(可能以為荔枝里沒啥葡萄糖吧),當然果糖的影響也是有的,但是首先對血糖產生沖擊的肯定是荔枝中的葡萄糖和蔗糖。
大量吃荔枝后,其實就相當于吃了大量的糖,血糖的反應就相當于上圖中紅色的曲線。相信經過前面的解釋,大家應該能夠理解了,由于大量的葡萄糖迅速進入血液,造成胰島素大量分泌,并迅速降低血糖,引起比較嚴重的低血糖反應。
果糖也會引起胰島素的上升,同時經過肝臟代謝之后,大約有20%的果糖會轉化為葡萄糖回到血液中,在餐后3小時左右時會產生二次血糖峰,再次促使人體分泌胰島素,導致血糖進一步下降,加速低血糖風險。
此外,如果您是在空腹的情況下吃了大量的荔枝,那么低血糖的風險就更加大了。所以荔枝最好放在兩餐之間吃,一次不要超過半斤為好。同理,對于其他甜度較大的水果,一樣要適時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