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林 陳寧寧
案例描述:
戶外活動的時間又到了。孩子們最近對三輪車和炭燒積木相結(jié)合的玩法著了迷。在上一次活動里,朗朗和伙伴們有了新玩法,他們搭建了一個出租車站,可是因為標志不明顯,并沒有什么“生意”。在集體交流、討論中,大家提議給出租車裝上車牌,車站也要有明顯的標記。今天他們會怎么玩呢?我們滿心期待。
只見琪琪和睿睿先設計好了出租車牌,朗朗把車牌上的數(shù)字“205”作為車站的牌子。車站搭建好了,出租車也可以掛牌行駛了,不料放置站牌時問題不斷。站牌是用卡紙做的,朗朗用一塊木塊作為支撐將站牌立了起來,但站牌被車站的圍墻遮擋了三分之一。朗朗不滿意。
第二次嘗試時,朗朗想辦法將站牌升高,琪琪拿來膠布協(xié)助朗朗。在此過程中,朗朗發(fā)現(xiàn)要提升站牌的高度,作支撐用的木塊也需要升高,于是他在豎木塊上橫向疊加了一塊木塊,試圖將站牌的下邊緣貼在豎木塊頂部,并讓站牌靠在橫木塊上。由于橫木塊與豎木塊接觸面不夠大,橫木塊晃動幾下后掉了下來,站牌也隨之倒了。小朋友們并沒有懊惱。朗朗感覺到橫豎疊放的兩塊木塊不夠牢固,于是他把站牌的下邊緣與橫木塊的下邊緣對齊,試圖用露出來的半截膠布連接住橫豎兩塊木塊??上z布和積木的接觸面不夠大,站牌還是倒了。
我們原以為他們會去拿更多的膠布來固定站牌和木塊,誰知朗朗一轉(zhuǎn)身,直接把站牌立在了圍墻外。可是,站牌斜靠著圍墻也不穩(wěn),隨時會倒。這時,琪琪想到了一個辦法,她用一塊短木塊頂住站牌的左邊緣,果然站牌的一邊被固定住了,她著急地叫睿睿:“你快幫我找一塊和這塊一樣的木塊?!鳖nD脕砟緣K頂住站牌的右邊緣,站牌終于牢固地立在了圍墻外。站牌的問題終于在多次嘗試中得到了解決。三個孩子相視而笑,開始準備乘客的座椅。
宸宸第一個將出租車開來,他小心翼翼地把車子對準車站的出入口,滿心歡喜地等待乘客的到來。涵涵的車跟在宸宸后面,當看到宸宸的車停得如此標準,他也自覺地把車擺正。果果的車此時停在宸宸的車不遠處,并沒有靠近出租車車站。乘客楚楚向“調(diào)度員”朗朗提出想搭乘排在后面的涵涵的車。朗朗看了一眼宸宸的車,對楚楚說:“只能坐第一輛車哦?!北疽詾楹瓡鷼?,因為小司機是多么期盼乘客能坐自己的車啊,更何況現(xiàn)在有人點名要坐他的車。不料,涵涵對楚楚說:“對啊,只能坐第一輛,不然你違反規(guī)則了。”守在一旁的果果見狀,連忙倒車靠近宸宸的車,朗朗看了他一眼,沒有理會。楚楚從朗朗打開的車站的出口處坐上了宸宸的車。宸宸的車一開走,涵涵的車就跟著向前挪動,??吭趧偛佩峰吠\嚨奈恢玫群蚩腿?。這時,只見一直在旁觀察、想排到前面的果果自覺地繞行到了出租車隊伍的最后面??磥硭庾R到了如果不遵守出租車站的規(guī)則,是招攬不到乘客的。
在車站游戲運行的過程中,睿睿非常想加入,可是由于出租車牌沒有了,朗朗拒絕了睿睿的請求,還推了他一把,睿睿生氣地離開了。但是,沒過一會兒,睿睿又駕駛著自己的小車回來了。他指著自己的腿跟朗朗說:“剛才你推我那一下是很用力的,我都受傷了?!崩世视行┻^意不去,仔細幫他檢查了腿,也向他道了歉。睿??吹嚼世蕦λ膽B(tài)度有所緩和,便再次提出想加入車隊。這一次朗朗說:“那你先去練車吧?!鳖nUJ真地練了一會兒車,然后第三次將車開到出租車站,循規(guī)蹈矩地把車子停在車隊后面,提出想加入出租車隊伍,并主動和“調(diào)度員”朗朗說:“我在隊伍后面等?!崩世士粗鴪猿植恍傅念nPα恕e峰氛f:“可是他沒有出租車牌啊。”朗朗說:“沒有牌,你就特殊吧?!鳖nAⅠR同意:“我這個可以特殊,乘客可以免費坐車?!鳖n5膯栴}解決了。
這時來了兩位乘客,眼看停在乘客上下點的出租車快出發(fā)了,睿睿急不可耐地對那兩位乘客說:“坐我的車吧,我的車免費?!焙竺娴摹袄纤緳C”涵涵提醒道:“不可以的,你的車要對準車站門的位置,不然你就違反規(guī)則了。”睿睿聽了老老實實坐在車子上,等第一輛車出發(fā)后,他趕忙開上前去停好,熱情地迎接他的第一批客人。
分析:
這是一個孩子們自發(fā)組織的游戲,教師自始至終都未干預和介入,但孩子們玩得積極投入、有序有效,進行了許多有意義的學習,得到了多方面的發(fā)展。
一、幼兒的合作意識與溝通能力
在這次游戲中,孩子們不僅能想辦法吸引同伴和自己共同游戲,也能與同伴分工合作,積極溝通,共同解決難題。相對于中班階段,大班孩子的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同伴之間的溝通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單向控制型的合作有所減少,雙向分享型的合作逐漸增多。比如,出租車站里的“調(diào)度員”朗朗在活動一開始就通過語言把合作游戲的信息傳遞給了睿睿,睿睿欣然接受邀請,合作就此產(chǎn)生。又如,在豎立站牌出現(xiàn)問題時,朗朗主動邀請琪琪一起想辦法,通過多次嘗試想出了簡單可行的方法。再如,當出租車運行起來時,朗朗和伙伴互相商量,默契配合,設置好候車廳和乘客上下的出口,調(diào)整好出租車隊伍的進出路線,向司機解釋規(guī)則,讓車站的運行有條不紊。
孩子與他人合作游戲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反復觀察和模仿獲得提升的,我們將繼續(xù)為孩子提供游戲的時間及共同游戲的機會,幫助孩子積累與人合作的相關經(jīng)驗,引導孩子傾聽他人的想法,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孩子使用表示友好的詞,如“我們大家”“我們組的”“我們一起”等,重視孩子們對合作經(jīng)驗的分享,樹立友好合作的榜樣,鼓勵孩子遇到困難時向同伴尋求幫助,繼續(xù)引導孩子開展雙向分享型合作游戲。
二、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提到,5~6歲的兒童能理解規(guī)則的意義,能與同伴協(xié)商制定游戲和活動規(guī)則。從這一次的游戲看,孩子們能夠?qū)W習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集體的一些約定。例如,出租車站的游戲規(guī)則是由孩子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自己制定的,在游戲中他們逐漸明白了公平的原則,同時認識到遵守規(guī)則有利于自己與同伴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當有孩子違規(guī)時,熟悉規(guī)則的孩子能向其他伙伴介紹、解釋游戲規(guī)則,而違規(guī)的孩子也選擇了服從集體的約定。這些表現(xiàn)說明他們在執(zhí)行規(guī)則時形成了默契,無形中促進了游戲的發(fā)展。
我們在游戲評價的環(huán)節(jié),重點引導孩子們對制定和遵守規(guī)則的行為作出積極正面的評價,鼓勵孩子們將這一次的游戲規(guī)則畫下來,由教師添上簡短的文字,制作成游戲規(guī)則冊,并與孩子們一起討論“在游戲中由誰來制定規(guī)則”“如果你不同意這個規(guī)則怎么辦”“如果有小朋友不遵守大家制定的規(guī)則怎么辦”“這些規(guī)則還可以使用在什么游戲中”等問題,幫助孩子們進一步理解規(guī)則,讓孩子們懂得在制訂規(guī)則的過程中如果大家意見不統(tǒng)一,可以使用“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
三、幼兒的學習品質(zhì)
游戲是愉悅的,其蘊含的學習成果是隱性的、潛在的?!皩W會學習”要比“學到知識”更重要。我們從游戲中看到了孩子們可貴的學習品質(zhì)。
比如,當豎立站牌遇到困難時,朗朗和琪琪進行了多次嘗試,很不順利,但是孩子們沒有向老師求助,也沒有氣餒放棄,而是通過同伴的幫助、自己的探索,解決了困難,體現(xiàn)出了堅持不懈的品質(zhì)。又如,睿睿在請求做出租車司機時,一開始態(tài)度強硬,結(jié)果被同伴拒絕;第二次,他調(diào)整了自己的情緒,用積極的態(tài)度、和緩的語氣爭取到了“練車”的機會;第三次,他以行動表示自己愿意遵守規(guī)則、渴望加入游戲的心情,最終獲得了同伴的接納。這個過程體現(xiàn)了睿睿為了實現(xiàn)目標能夠積極思考、不懈努力。
觀察孩子的游戲過程,我們深深體會到,真實的問題情境是提升孩子持續(xù)探究、解決問題的助推器,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我們將繼續(xù)支持他們制訂游戲計劃,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鼓勵他們獨立或與同伴互助解決遇到的困難,并積極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