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彰霽
摘 要: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各方面素質處于發(fā)展時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但是其想象力水平仍停留在對已知的、可觀測的簡單動作的模仿上,所以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較,表象訓練法可以幫助學生牢記技術動作,建立動作定型,同時在體育課程中對所學的技術動作進行完善,使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成就感,以此來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各項體育運動的愛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體育課程,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
關鍵詞:表象訓練 小學體育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a)-0076-02
1 表象訓練法的概念及原理
表象訓練法又稱念動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回憶訓練”,具體內容是人們有意識地、系統(tǒng)地在頭腦中對過去完成的正確技術動作的回憶與再現(xiàn),喚起臨場感覺。通過多次動作表象,提高人們的表象再現(xiàn)及表象記憶能力。這樣不僅可以使人們集中在正確的技術要求中,提高心理素質,也可以促進人們對于技術的掌握[1]。
對于動作表象的構建,一方面要依靠老師對該技術動作的講解和親身演示,另一方面則需要學生自己的機體感知和大腦認識以及一定的學習動機來領悟動作的要點,通過身體肌肉的活動使其達到技術動作的標準。在這一階段當中,學生對新接收的技術動作產(chǎn)生初步的認知,但同時也會因為肌肉緊張而出現(xiàn)多余的動作,并且往往完成技術動作的質量不高,這是由于大腦皮層神經(jīng)興奮擴散到鄰近區(qū)域所致。此時要注意,表象訓練法的核心是樹立動作的表象,學習動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和整體節(jié)奏,但是不重視動作的細節(jié);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減難法、直觀法、語言法、想象法等[2]。
2 掌握技術動作表象
在進行教學的初級階段,老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動作講解、演示以后,學生再進行練習活動,這往往只能獲取基于感性的認知而不能構建出整體的觀念,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對體育運動中技術動作的內在規(guī)律更是完全不能理解,由于身體進行了新的動作引起了內外刺激,故在這一階段肌肉運動中感受性偏低,所以小學生在正常的體育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跑與跳的不連貫,并產(chǎn)生多余的動作。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fā)生,我們在小學體育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分別通過正面、側面做完整示范以及分解示范,使學生形成完整、無誤的視覺表象,學生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練習從而形成動覺表象。這有利于他們對運動技術概念的初步掌握。在口頭表述方面,用語言向學生解釋各個技術動作的稱呼、效用、學習要領和條件等。話語必須做到少而精,要直擊技術動作的要點,進行講解的時候要生動形象。老師要在學生的練習活動中,實時指導學生,指出其在練習中的錯誤,并對出現(xiàn)的錯誤動作進行修改和講解演示。在這一階段,要注意的是不能過多地要求學生注意技術動作的具體細節(jié)。如若不然,學生在觀看時就不能將注意力放在技術動作的特征上,容易造成因刻意強調細節(jié)而產(chǎn)生的技術動作的變形。
3 建立技術動作定型
隨著教學內容的逐步展開,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新接收的技術動作的作用、原理有了一定的認知,同時,對老師所傳授的動作也有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時,學生對技術動作在時間、空間和細節(jié)上的劃分便會越來越準確。學生的多余動作將會慢慢消除,跑、跳、投的動作標準程度及運動的節(jié)奏感也會慢慢達到要求,整體的技術動作連貫性加強,初步完成技術動作定型。當然,總體來說還沒有十分穩(wěn)固,如果出現(xiàn)其他影響因素的干擾,則會產(chǎn)生動作變形和不必要的動作出現(xiàn),身體動作不平衡,甚至重復做出不對的技術動作。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視覺表象正在逐步轉變成動覺表象,經(jīng)過動覺表象的重復練習進而領悟技術動作的要點,樹立對于正確動作的認識,顯著提高對組合動作的印象。教師則應注意采取整體、分解示范兩種方法同步使用的教學手段,這既可以讓學生獲取到整體動作的表象,還可以讓學生得到動作細節(jié)的表象。在進行分解示范時,應明確指出這一技術動作與以往所學類似動作的不同之處。以此,可以使學生提高對技術動作的認知,但不和以往所學的相近動作的表象相模糊。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對學生的每個技術動作給予評價、糾正和指導,促使技術動作的初步定型。
4 鞏固提高所學動作
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技術逐步純熟,動作也更加標準,以至于能夠在脫離意識的方式下完成某些動作,大腦皮質內興奮和抑制過程更加聚集,技術得到鞏固,動作也完成定型??墒菍τ谛W生來說,他們的記憶特點是由意義識記逐漸超過機械識記。所以說,假設不經(jīng)常進行鞏固練習,領會技術動作的原理,即使已建立了的技術動作定型也會逐漸消退。這就要求我們在訓練中,要引導學生利用想象不斷感覺身體活動的情況,加深印象。通過和學生的交流,得到學生的反饋,并不斷對動作進行修正,使學生真正了解動作并形成肌肉記憶。在此過程中,運動表象逐漸明朗、準確,動作變得連貫、協(xié)調、嫻熟。此時,教師應在課程中設置一定的動覺表象練習和視覺表象練習相結合的綜合練習,表象和實踐相交替,表象練習作為次要方法調節(jié)此次訓練的強度,從而達到改善技術動作、提升整體完成水平的效果。教師在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練習以前應及時提示當前技術動作中的難點,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并解決,促使學生構建完整的動作表象,再由他們的主動思考與切身體驗,掌握跑、跳、投等時機、節(jié)奏的結合,并能靈活運用。
5 加強組合技術運用
在技術動作的掌握、定型、穩(wěn)定和提升,及大腦皮質的興奮與抑制的暫時聯(lián)系達到一定程度以后,技術動作會逐漸成為一種肌肉記憶,甚至是條件反射。一個完整技術動作中的各步驟已陸續(xù)達到穩(wěn)定階段,出現(xiàn)自動化現(xiàn)象。這一階段,老師在課程里要開展對組合技術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動作的技巧、整體結構和關鍵點。在組合動作練習中,選擇恰當明確的詞或術語來表達示范動作的特點,闡述要力求具體化、生動化,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與興趣,使得學生領悟技術要點。在強調單個動作的時候,要把重點放在每個動作的銜接過程上,讓每個動作之間保持順暢,也便于學生理解動作的內涵。上一步動作的完成作為下一步動作的預備,使每個動作的銜接能夠流暢進行[3]。
6 結語
(1)如今,表象訓練法已經(jīng)普及于頂尖運動員的日常練習當中,作為一種心理訓練法,它帶來的不光是動作的教學。當下來看,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作為一種啟蒙的基礎教育,應該廣泛推廣表象訓練法。這一方法針對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應盡量避免噪雜環(huán)境,選擇噪音較小的場地,以防其他因素對學生產(chǎn)生不必要的刺激,從而提升教學中表象訓練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2)通過表象訓練法,促使學生領悟表象技巧,克制過于興奮的心情,驅散各種負面情緒,讓大腦里呈現(xiàn)的畫面更加形象具體,進而促進他們對運動技術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初步掌握。
(3)通過表象訓練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技術動作的定型,學生通過觀察還有身體肌肉的本體感覺,在頭腦中描繪出此動作的大致的框架,然后在自己日后的練習過程中對之前腦中記憶的動作細節(jié)、形象重復回憶,并經(jīng)過練習,逐步定型準確的技術動作。
(4)通過表象訓練法,鞏固學生所學的技術動作,在教師演示技術動作的重點和難點中,經(jīng)過了示范—訓練—內部表象這個過程,讓學生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在腦中構造出完整的動作。之后,學生自己再經(jīng)歷訓練—內部表象的這一過程,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5)通過表象訓練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知能力,完善技術動作,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 李宗浩.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劉國同.表象訓練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河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1(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