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正處于朝氣蓬勃的黃金時期,國家也一直大力提倡全民體育、終身體育,然而近年來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并且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本文首先簡要概述當前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現(xiàn)狀,其次具體分析導致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應對策略,以期對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青少年 體質健康水平 下降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4.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1(c)-0029-02
我國在全國各地的學校中都開設有體育課程,并普及各項體育項目,以促進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然而,青少年健康體質水平不盡如人意,不僅對體育后備人才儲備造成一定阻礙,而且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因而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已經迫在眉睫。
1 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原因分析
1.1 社會方面
首先,整個社會都是注重人才的文化水平,學歷,而對于體質卻很少考慮,忽視體育鍛煉,導致學生、家長、教師也重視文化課,輕視體育課,時間久了身體素質較差[1]。其次,伴隨著各種世界性體育賽事的開展,“金牌”成為衡量一國體育水平的標準,各級體育管理在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傾向于競技體育,而學校體育、群眾體育卻備投入較少,未形成完善的保證監(jiān)督機制,金牌數(shù)量一路領先,而青少年體質卻持續(xù)走低。最后,關于青少年體育相關的輿論宣傳較少,未形成青少年終身體育、陽光體育等社會氛圍。體育設施比較匱乏,有些器材損壞嚴重,功能單一,難以滿足青少年的多樣化健身需求。
1.2 學校方面
首先,當前的學校教育中注重升學率,體育課程處于“冷板凳”的尷尬境地,課程安排也嚴重“縮水”。有些體育教師會害怕體育課給學生們帶來傷害,取消了一些危險性高的項目,演變?yōu)椤靶蓍e課”“安全課”,體育功能被慢慢弱化,學生們花更多的時間抓學習文化課和專業(yè)課,而體育鍛煉時間較少,長此以往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下降。其次,教育行政部門對于體育教學工作不夠重視,對學校體育投入資金較少,造成學校體育器材、設施不齊全,有些甚至是老舊的,難以滿足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最后,體育教師隊伍短缺,由于“重智輕體”觀念,造成體育教師流失率高,在招聘教師的時候,體育教師人數(shù)較少甚至有意壓縮,數(shù)量與質量上都比較短缺,難以適應新時代體育教育的需求。
1.3 家庭方面
家長對營養(yǎng)常識知之甚少,誤以為價格高的營養(yǎng)成分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營養(yǎng)成分高,對孩子生長發(fā)育好,于是對于孩子的各種零食一直是放縱狀態(tài),由于平時鍛煉少,運動量小,最終造成孩子營養(yǎng)過剩,身體肥胖,體質下降,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也導致體質虛弱。同時,家長們就體育和健康認識不到位,覺得孩子健康就是不生病,胖胖的比瘦弱看著好,缺乏體育運動的概念,覺得運動量大容易受傷,還是孩子安靜的玩游戲,學習更好一些,造成孩子戶外活動減少,家長自己不注意體育鍛煉,孩子也收到一定消息影響,不太愿意參加體育活動,造成體質水平下降。
1.4 學生方面
首先,學生在思想上對體育鍛煉不重視,比較重視學習文化課和專業(yè)課,體育鍛煉意識淡薄,覺得體育活動參不參加都行,因而只是偶爾參加體育活動。其次,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中,傳統(tǒng)的跳皮筋、丟沙包等游戲早就沒人再玩了,取而代之的是過度沉迷于電腦和手機的人越來越多,電視、上網(wǎng)玩游戲很少外出體育活動,因而體質下降。最后,青少年學生的不良飲食習慣比如:炸雞和漢堡,薯條,汽水,膨化食品等五花八門的零食,長期使用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過剩,導致學生肥胖[2]。愛順懶覺不吃早餐,挑食偏食,暴飲暴食等,都對身體健康不利。
2 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對策
2.1 社會方面
首先,社會不能片面的以升學率和就業(yè)率的高低去衡量一個學校教育水平高低,盲目的看中結果,片面追求升學率,脫離教育的規(guī)律,應該重視綜合性評價體系,不斷健全考試制度,選撥人才的時候不僅看中文化水平,也要看中身體素質,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做好手里的事情。其次,各級體育相關部門,應該轉變思想,加大對學校體育、群眾體育相關的投入,金牌不代表全民的身體素質,要大力落實終身體育、全民體育思想,才能使得青少年也自覺參與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3]。最后,應該開辟多種渠道進行體育鍛煉的輿論宣傳,鼓勵青少年積極走出家門,參與體育鍛煉,社會性質的體育器材、設備也應該不斷完善,滿足人民進行體育活動的需求。
2.2 學校方面
首先,為了讓學生們考入理想學府,學校重視文化課程和專業(yè)課程,并擠時間搞“題海戰(zhàn)術”而備戰(zhàn)考試是較為片面的。學校應該轉變思想,重視體育的重要性,應秉承“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不應該以其他理由占用和弱化體育課,也不應該用安全作為借口,不敢大膽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休閑化”的體育課沒有太多意義,應該進行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提升學生體質才是關鍵。其次,學校合理配置經費,適當加重體育經費的比例,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場地,設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體育需求。最后,提升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吸引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加入其中,定期開展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培訓,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高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2.3 家庭方面
首先,家長應該轉變思想,只有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去全力做好事情,只是學習好,身體孱弱,也難以承擔重任。不要給孩子太多精神壓力,平時養(yǎng)成愛鍛煉的好習慣,才能提高身體素質,也能更安心的去學習。其次,為了孩子好,就應該從小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按時吃飯、減少吃零食,作息時間規(guī)律,不暴飲暴食。飲食上降低高熱量、高脂肪等食物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肉食營養(yǎng)均衡搭配,這樣才能保證身體所需足夠營養(yǎng)成分。最后,正確認識健康和體育知識相關的文化,鼓勵孩子多走出室內,走進操場、走到陽光下,多參加體育鍛煉,一些早操、課間操、下午體育活動等,樹立終身體育理念,長久的鍛煉中,增強身體素質。
2.4 學生方面
當前很多的青少年學生意志力薄弱,在家庭中個個都是“公主”“王子”,備受家長呵護,養(yǎng)成任性、自私、懶惰的性格,怕苦怕累,很多人不愿參加體育鍛煉,喜歡安逸的生活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冒險性的體育項目卻很少關注。做為青少年應該樹立起,隨時隨地進行體育運動的觀念,不做柔弱的“溫室花朵”,而應該多走進大自然,多參加體育活動,爭做不怕風雨的“鏗鏘玫瑰”。此外應該將體育鍛煉融入到日常生活、學習的一部分,不管學習多那么緊張,都應該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去活動一下身體,放下手機、電腦,而去室外呼吸新鮮的空氣。也應該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健康合理的安排飲食,為自己的身體茁壯成長而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程銘,田福軍.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及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24):21-23.
[2] 袁玉斌.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持續(xù)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大眾文藝,2018(7):207-208.
[3] 方正,卜國超,劉凝寧.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影響因素及策略研究[J].運動,2018(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