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琦
摘 要:在武術套路女子槍術競賽中,選做的難度動作的編排要達到高度的協(xié)調和配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總結出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我國武術套路錦標賽中女子槍術前八名運動員競技比賽套路中難度動作編排規(guī)律及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議和措施,以期逐步提高我國女子競技槍術套路編排水平,從而帶動武術套路其它項目的發(fā)展水平,同時增加競技武術套路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得以使競技武術套路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女子槍術 難度動作 創(chuàng)新難度 編排
中圖分類號:G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1
一、結論與分析
從表1的統(tǒng)計中可看出:全國女子競技槍術前八名的運動員的套路中難度動作分值都已經超過了難度動作滿分(2分)的分值。要按照2分計算,這是難度動作分值的浪費。這充分說明難度動作編排的不合理性。
難度動作的排置類型是否合理,除了嚴重影響運動員體能的分配外,還對套路的觀賞性與藝術性有著重要的影響。把2010年、2011年及2012年全國女子競技槍術前八名運動員的套路進行依次編號,2010年前三名是1到3號;2011年前三名是9到11號;2012年前三名是17到19號,看表4。通過圖6和附表1(參見41頁)分析可以得出: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這三年的女子槍術演練中,運動員所使用了7種難度動作,分別是:騰空擺蓮540度+馬步(324B+1)、旋風腳540度+跌豎叉(323B+4)、旋子轉體360度+旋風腳720度+馬步(353B+323C+1)、側空翻(335A)、拋+搶背+接(445+8)、拋+騰空擺蓮360度+接(324A+8)、側空翻+跌豎叉(335A+4)。從圖6統(tǒng)計數據看出:大部分女子槍術運動員在套路編排所使用的五種難度動作分別為:旋子轉體360度+旋風腳720度+馬步(353B+323C+1)、旋風腳540度+跌豎叉(323B+4)、側空翻(335A)、騰空擺蓮540度+馬步(324B+1)、拋+搶背+接(445+8);只有個別運動員使用拋+騰空擺蓮360度+接(324A+8)和側空翻+跌豎叉(335A+4)這兩個難度動作。這7種難度動作在套路中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演練風格進行隨意的編排。依據這24套難度動作排置順序分析,可以歸為9類排置形式,主要是:
第一種:旋子轉體360度+旋風腳720度+馬步(353B+323C+1)、騰空擺蓮540度+馬步(324B+1)、旋風腳540度+跌豎叉(323B+4)、側空翻(335A)、拋+搶背+接(445+8),在24套演練中,有8套使用此難度動作編排形式。
第二種:旋子轉體360度+旋風腳720度+馬步(353B+323C+1)、騰空擺蓮540度+馬步(324B+1)、旋風腳540度+跌豎叉(323B+4)、側空翻+跌豎叉(335A+4)、拋+搶背+接(445+8),有5套按此難度動作編排形式演練套路。
第三種:騰空擺蓮540度+馬步(324B+1)、旋子轉體360度+旋風腳720度+馬步(353B+323C+1)、旋風腳540度+跌豎叉(323B+4)、側空翻(335A)、拋+搶背+接(445+8),有3套用此編排方式。
其余6種編排形式只有個別運動員使用。這三種主要難度動作排置結構基本上是第一個和第二個難度動作對換,或第四個和第五個難度動作對換。沒有什么本質區(qū)別。而且,大部分運動員把騰空擺蓮540度+馬步(324B+1)、旋子轉體360度+旋風腳720度+馬步(353B+323C+1)、旋風腳540度+跌豎叉(323B+4)三個難度動作分值較高的動作進行組合,排置在套路的前半部分,而相應難度動作分值較低的動作則放在整套的后半部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1)女子槍術競技套路編排的難度動作必須是武術套路競賽規(guī)則中所規(guī)定的,有一定的限定作用的。(2)由于競技女子槍術套路比賽中充沛的體力不斷消耗,難度動作分值高的難度動作需支配更多的體力,難度動作又有一定的風險性,所以一般運動員把難度動作系數大的難度動作放在前半場演練。(3)運動員演練的過程是具有欣賞性和藝術性的,把難度動作排置順序放在前面,容易使整套動作帶入高潮,引起觀眾和裁判員的共鳴。
參考文獻
[1]關文明,趙諓華編著.中華武術器械大全圖說[M].廣州市:嶺南美術出版社,1990.
[2]劉劍.對長拳自選套路編排理論的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09,(09).
[3]韓英甲,王興臣. 2004全國武術錦標賽男子槍術套路編排及難度動作選用狀況分析[J]. 山東體育科技,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