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的不斷改革,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進行學科的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展現(xiàn)出老師的主導作用。自主合作學習成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方式并逐漸被學生接收,也被運用在歷史課堂上,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自主合作學習 初中歷史教學 利弊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01
近些年歷史學科的題目不再死板,而是靈活多變,需要學生的充分理解。于是自主合作學習便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應用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加課堂效率,但是在這過程中自主合作學習也存在著利弊,接下來會簡要分析它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利弊。
一、自主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必要性
在我們一般意識中通常會注重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學習,那些小科目不作強調(diào),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這些科目的考察重點也越來越透徹。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入自主合作學習的新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在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中教學氣氛沉悶,以老師為中心進行講解,學生不能做到真正吸收知識,所以導致初中歷史越來越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教師知識儲備不夠,在講解歷史故事時不能講解其精髓或者含糊其詞,讓學生似懂非懂;有些老師的業(yè)務能力較差又相對懶散,在課前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對教材內(nèi)容講解不透徹或者漏講知識點;一些老師自身不注重歷史學科的教學,認為可有可無,給學生造成歷史不重要的錯覺,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初中歷史越來越不受重視,因此在教育改革中必須要引進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對歷史學科重新重視,所以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老師需要將知識相互聯(lián)系,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能找到發(fā)現(xiàn)其中的關聯(lián),減輕學習的壓力。合作學習的模式最早在美國實行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以老師講訴為輔,以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得到的知識為主,和老師進行交流從中得到最有用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讓以前沉悶的歷史學習不再枯燥,學生也樂于分享自己獨特的見解[1]。
二、自主合作學習的好處
1.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自主合作學習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將知識進行聯(lián)系,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需要做大量的預習以及查閱資料。老師可以在上課前布置一定的任務給學生,要求學生之間相互配合了解知識,整理好相關的歷史典故或者歷史小知識,在上課的時候以小組的形式展示給同學們,讓其他同學對小組的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完成這一系列的事情就需要小組成員間的相互合作,合理分配任務,將任務做好。每個同學在這個過程中都會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學生也會有興趣進行研究分析,對一件事情投入自己的興趣之后就會有所得,學生對歷史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也能充分的了解到知識點。在課堂中老師可以適時的拋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問題讓同學相互交流探索,但是要注意問題的實際性,要和教材的基本內(nèi)容相聯(lián)系還需要具備生動性,能夠吸引學生進行探索學習,真正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
2.緩和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老師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的是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的進行學習,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和教師是水火不容的狀態(tài),師生關系較為緊張。在自主合作學習中,師生間的關系不再緊張,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課堂的氛圍也變得更加輕松愉悅,學生也不再厭倦歷史學習。在自主合作學習中老師相信學生的能力,教師不再急于讓學生知道問題的答案,而是指導學生去主動探索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質(zhì)找到答案,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人,主動掌握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自主合作學習的模式下,教師會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建設合理的情境,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對一些問題進行情境建設,讓學生之間合作去探索知識,學生會一直保持著積極性去學習歷史。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多疑問是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老師可以發(fā)揮自主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先讓學生相互合作解決疑問,然后帶著不能解決的請教老師,這時候?qū)W生對自己的疑問已經(jīng)很清楚了,加上老師正確的指引講解疑問點,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2]。
3.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自主合作學習需要的是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知識的學習,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會相互分工,對任務進行分配,明確自己的工作,讓每個學生都有激情去學習,還能增加小組成員之間的感情以及相互協(xié)作的能力。比如在講解“明朝軍權的加強”這一節(jié)內(nèi)容時,老師讓同學們以4人為一小組來了解明朝軍權的演變以及以前朝代的軍權。在4人小組中會有人主動進行任務分配,一個人了解唐宋的軍權,一個人了解元,一個人研究明朝的軍權,剩下的一個人對他們的內(nèi)容進行整理同時加入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發(fā)揮了自己的作用,同學間的合作能力也得到提升,對知識也更加了解。
三、自主合作學習的弊端
自主合作學習下,學生需要花費時間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和同學間的交流,在原本學生壓力大作業(yè)多的情況下,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負擔,讓課業(yè)變得更加繁重,學生也不能高效的去學習其他知識,影響學習進程。
教師的每節(jié)課都有固定的內(nèi)容需要講解,每節(jié)課的時間也是固定的,自主合作學習會浪費老師上課的時間,導致原本應該講解的知識不能按目標來完成,影響老師的教學安排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3]。
自主合作學習需要學生之間的能力差不多,但在實際中,學生能力存在著差異,那么在合作中能力較弱的同學不能跟上能力較強的或者老師的步伐,能力弱者就不能吸收知識,也不能在自主合作學習中得到益處,還會加強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
結(jié)束語
目前我國的初中歷史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盡管采取了較為先進的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還是不能徹底解決歷史課堂中所存在的問題。盡管如此,我們的初中歷史課堂還是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畢竟自主合作學習還是有許多有利的地方,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提高主動學習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劉宏麗.初中歷史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J].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2015(16):191.
[2]高成輝.淺談自主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5(15):50.
[3]張國權.自主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利弊分析[J].知識窗(教師版),2014(0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