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小瘋
我本科就讀的湖南商學院,是省內的一所二本院校,學校很小,大概10分鐘左右就可以轉遍。我從2007年入學到2011年畢業(yè),宿舍一直沒有安裝空調,夏熱冬冷。寢室是6人間,我們寢室5個人住,夏天5臺風扇通宵旋轉,依舊抵擋不住長沙的酷熱,很多同學因此抱著席子去天臺睡;而冬天刺骨的寒冷,讓晚上蓋兩條被子的我們依舊被凍醒。
我們學校是主攻商科經濟類的院校,可想而知,在這樣一所商科性質的學校,我所在的法學系處于一個多么尷尬的位置。其他學院都有四五個系,我們只有一個法學系。很多大一的新生,包括我的同學都是調劑過來的。
2009年開始,大學生可以報考參加國家司法考試,高我們一屆的學長學姐是第一批能參考的在校大學生。當時的通過率和成績已經相當可觀了,我們這屆在學長學姐的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了一步。
一個院只有一個系,共兩個班,90人,除去特殊原因(考研、工作等)沒有報考的人數之外,全院大致有60余人報名最后通過率在60%以上,其中有的同學還考取了相當高的分數。你們上網查一下就知道司法考試的難度,以及60%的通過率意味著什么。
我們是怎樣取得了這樣的成績呢?
我記得司法考試前幾個月,臨近暑假,很多報考的同學都沒有回家,暑假期間全在教室復習。長沙最酷熱的夏季,二三十人擠在一間教室里,從早到晚,6點起床,10點回宿舍。勤奮的同學回宿舍后可能還會加班加點,復習到凌晨。不單單是在求學方面的上進,很多的學生會制度、學生會工作也是在我們這屆創(chuàng)立并且逐漸完善的。
我們的班主任,湖南大學碩士畢業(yè),武漢大學的刑法學博士。第一學歷呢?不知道。他原來在一個小縣城的中學教書,30歲以后發(fā)憤讀書,考研3次,最后連導師都被他感動了順利錄取。他白天一邊上課,一邊處理院里的各項事務,忙著研究課題,一邊還要準備司法考試,最后司法考試也順利通過。
現在,我的同學和學弟學妹中有法官、有律師、有檢察官,還有研究生考取中政、中山、武大、西政、暨大、廈大等名校的。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我自認為算是好學的,但是看到本科同學的勤奮與上進,了解到商院老師的故事,很多時候也覺得汗顏。可以說我后來取得的進步,都扎根于商院。
碩士時我就讀于湖南大學,“985”工程、“211”高校,算是重點大學吧,在那里見識到了相當多優(yōu)秀的同學,但若論刻苦、勤奮、上進、堅韌,無人能及商院學子。
真正把“上進”扎進我骨髓,讓我找到勤奮、刻苦具體化、實體化例子的地方,是商院。是商院讓我明白了,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環(huán)境,而是一個人直面挫折、困難的人生態(tài)度。
畢業(yè)4年了,商院給我的最大的影響是,從來不受環(huán)境的影響,不以起點低、平臺差為借口,去阻礙自己進步。
環(huán)境不好,起點低、平臺差,在我看來恰恰是你應該更加上進、比他人付出更多艱辛和努力的原因。
經常會有學弟學妹發(fā)QQ或者私信問我類似的問題:“學長,我的學校條件很差,學習氛圍也不好,周圍的室友都是愛玩的,我想上進,想學習,想看書,但經常受到他們的影響,被他們一說,我就動搖了,怎么辦?”
我一般會直接回答:“親愛的,你不知道學校有一個地方叫圖書館嗎?”
早上8點起床,吃個早餐,就去圖書館。中午可以回宿舍午睡一下,2點以后再去。10點閉館再回宿舍,你可以和室友聊聊天,洗洗衣服,玩一會兒就睡覺。一個人若連這點決心和毅力都沒有,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嘲笑你努力、上進、求學的人,4年以后,你再回過頭來看,是誰嘲笑誰?是誰動搖誰?你有沒有聽過蘇秦六國拜相后大嫂伏地而貼不敢直視的故事?你有沒有聽過樂羊子妻斷機勸學的故事?樂羊子妻一介村婦尚且有如此見識,你堂堂一個大學生,這點魄力、毅力、恒心都沒有?
我自己求學的切身經歷是,隨著我的閱讀面越來越廣,我的知識和經驗就越來越豐富,我的心緒也愈來愈堅定和沉穩(wěn),每天腦海里都爆發(fā)著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想要實現的目標越來越清晰,生活越來越豐富,想要做的事也就越來越多。
不想做的事,誰也逼迫不了;想干的事,誰也阻止不了。這樣的心態(tài)下,你哪還有時間關心他人的幾句閑言碎語,關心他人是怎么行動的呢?
你只會關心在現有的平臺和條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如何整合各項資源、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讓自己更接近自己的夢想一些。
你只會擔心那些比你更有才華、有天賦的人還比你更勤奮和上進。上進是一件艱苦的事,讓你痛苦,讓你迷惘,讓你難受,但唯此,才能讓你的未來擁有無限的可能性,讓你能夠有足夠多優(yōu)秀的備選方案,能夠在無數種可能中分析、比較、擇優(yōu)選擇,讓自己的人生盡可能圓滿。
年輕是應該付出汗水讓青春擁有無限多豐富的可能性,還是應該貪圖安逸,然后一條道路走到底?任何一所大學都有貪圖享受、追求安逸的人;但同樣,也不缺乏那些咬著牙惡狠狠地勤奮刻苦、力求上進的人。
而我,總是能看到第二種人,然后被他們的光環(huán)吸引和捕獲,打心底想要向他們學習,想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有工作兩年,職位很好卻辭職考研的人;有帶著寶寶想要攻讀在職研究生的人;有在高校工作十多年卻停薪讀博的人;有不放棄工作,考取了研究生兩邊跑晚上通宵熬論文,第二天又趕回單位工作的人;有本科學習經濟學,碩士攻讀哲學,工作后又在職攻讀經濟學博士的人;有讀研期間從事法律實務,學業(yè)事業(yè)兩不誤的人;有一個博士學位還不滿意,還要出國攻讀雙博士學位的人。
他們從來不會去問環(huán)境條件是不是合適,是不是平臺起點太低,我做的事是不是值得,別人會怎么看自己……他們是真正為自己而活,真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人。所有這樣的人,讓我打心底里欽佩,發(fā)自內心地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