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潤格
古人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品嘗過許許多多的美食,品嘗過許許多多的滋味,但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滋味卻是姥姥的年糕的滋味。
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團坐在一起伴著爆竹的聲音做年糕。姥姥總是把糯米粉、大米粉和自己剛剛煉好的豬油和水放在桌上,后來姥姥拿來了一個盆子,取了一些糯米粉、大米粉放在里面,然后又倒進了一些豬油和燒開的開水,然后按著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直到成了塊狀的固體,姥姥拿了出來,把手上蘸了些水,就開始揉面。姥爺看到姥姥在揉面,二話不說,搶過面來自己揉了起來。一家人拿著爭來爭去,最后卻被我這個“漁翁”搶來了。有一個典故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看,這個典故就發(fā)生在我家。把面揉到很勁道,便停了下來。我不經(jīng)意間大聲說道:“奧!我終于知道姥姥為什么要把手上沾水了!原來是面太黏了,怕沾到手上!”姥姥滿臉欣慰地說道:“俺家潤格子就是聰明??!”得到表揚后的我,干活更加地賣力了。面揉好了,便做成了各種各樣漂亮的形狀,有長方形的,有心形的,還有包子形的。包子型的里面有的有果醬,還有的有肉餡。
年糕的形狀做好了,姥姥又拿出幾個蒸屜,在上面刷了一些油,把做好的年糕放在上面,一家人把蒸屜又放在了蒸鍋上,最后由最壯的老爸端到爐子上蒸。雖然說只蒸了10分鐘,但我覺得這十分鐘過得老慢老慢,陣陣迷人的糯米香飄到我的鼻邊,使我這大饞貓不停地詢問“好了沒有”。剛出爐,我便把手伸進鍋里去拿,第一次,被熱氣燙了一下,我沒有氣餒,第二次又被年糕給黏住了,哎,又失敗了。只好請姥姥幫我拿,我剛得到一塊,便一大口咬了下去,不僅被燙了一下,而且還粘粘的,實在是太好吃了!
這年糕里不僅僅有糯米香的味道,還有家人的愛和團結的味道。
人間的美食成千上萬,但記憶最深的味道卻是姥姥的年糕的味道,那種香甜的味道和親情的美好縈繞在舌尖,留存于記憶深處,凝成永恒的溫馨……
(指導教師:顏廷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