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黑龍江省對俄羅斯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fā)展現狀,采用恒定市場份額模型對影響黑龍江省對俄羅斯農產品出口貿易增長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CMS模型;貿易;農產品;出口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32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8)08-0123-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08.030
Study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Russia Based on CMS Model
MA Hui-lia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rbin 15002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Russia,and with the constant market share model,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Russia were analyzed,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MS(Constant Market Share) model; trade to Russia;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1 黑龍江省對俄羅斯農產品出口現狀
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中俄戰(zhàn)略伙伴關系進一步加強,黑龍江省作為中國重要的對俄羅斯(簡稱對俄)貿易的前沿,憑借自身在農業(yè)生產方面的優(yōu)勢,積極發(fā)展對俄農產品貿易,在中俄經貿合作中一直處于重要地位,特別是在對俄農產品出口規(guī)模和出口結構上加強了中俄多渠道和寬領域的合作。
1.1 出口貿易額
一直以來,黑龍江省作為中國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的戰(zhàn)略前沿城市,對俄貿易總額平穩(wěn)上漲,在對俄出口貿易中比重最大的是農產品出口[1-3]。為了進一步研究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現狀,通過收集2010—2016年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的數據(數據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整理出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走勢(圖1)。
從圖1可以看出,2010—2016年,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發(fā)展相對穩(wěn)定。2014年出口額最高,達359 481 524美元,比2013年增長19.22%。2012和2015年出口額有小幅波動,沒有形成長期穩(wěn)定增長態(tài)勢,說明黑龍江省農業(yè)大省的優(yōu)勢沒有得到最好發(fā)揮。再結合俄羅斯農產品進出口額走勢(圖2)可以看出,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的變化趨勢和俄羅斯進口的情況基本一致,表明俄羅斯國內農業(yè)生產逐漸趨于穩(wěn)定發(fā)展,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1.2 出口產品結構
黑龍江省作為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農產品出口貿易成為出口創(chuàng)收的骨干產業(yè),出口帶來創(chuàng)收的同時也存在著出口結構不合理的問題[4,5]。目前,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仍主要以初級產品為主,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產品較少,沒有做到產品加工的產業(yè)鏈挖掘,產業(yè)結構單一,制約了黑龍江省農產品出口經濟效益的提高。
2 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面臨的機遇
2.1 “一帶一路”帶來新的契機
“一帶一路”將是中國未來10年的重大政策紅利,俄羅斯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梁和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的主要經過地,成為與中國優(yōu)先合作發(fā)展的國家之一。2015年3月中俄已經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協(xié)議,更加突出了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的戰(zhàn)略地位。目前,黑龍江省也在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從政策方面入手,加大支持力度,全面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在全新的歷史形勢下,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發(fā)展將邁向新高度。
2.2 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存在潛在機會
2012年8月23日俄羅斯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叭胧馈币馕吨鴮⒓涌於砹_斯對外開放的步伐,推動其經濟改革,進而減少非關稅壁壘以及逐步降低關稅稅率。“入世”后俄羅斯農產品貿易便利化程度將帶動中俄農產品貿易出現新一輪的高速增長,黑龍江省應把握新的發(fā)展機遇,重視對俄羅斯政策調整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把握俄羅斯進口農產品要求的新動向,充分利用WTO貿易規(guī)則和國際市場平臺,改善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貿易的環(huán)境,進一步推動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貿易發(fā)展。
2.3 黑龍江省對俄農業(yè)合作逐步升級
追溯歷史,19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與前蘇聯恢復貿易,雙方逐步擴大農業(yè)合作規(guī)模,提高合作水平,升級中俄經貿合作戰(zhàn)略。2010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xù)6年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黑龍江省與俄羅斯在經濟領域更加密切合作,成為對俄農業(yè)種植合作第一大省。黑龍江省對俄農業(yè)產業(yè)聯盟于2012年10月25日成立,這是黑龍江省創(chuàng)新對俄合作機制、發(fā)揮強強聯合優(yōu)勢、共同開發(fā)俄羅斯市場的新舉措。此后黑龍江省圍繞加快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以俄羅斯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培育黑龍江省果蔬、豬肉對俄出口基地,并于2015年發(fā)布了《關于大力發(fā)展果蔬、豬肉基地建設,擴大對俄出口的實施意見》,為加強對俄農產品出口,拓展俄羅斯市場,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發(fā)展國際產能合作,建設對俄經貿合作區(qū)、出口加工基地等提供了政策保障,促使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發(fā)展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3 基于CMS模型的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競爭力實證分析
3.1 CMS模型與變量說明
針對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的特定性,不需要再考慮在不同目標市場的貿易規(guī)模及不同時期的增長率變化,而只需關注在整個俄羅斯市場上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農產品出口市場份額的變化,即采用單一商品的市場份額模型——簡化恒定市場份額模型[6]。
第一層分解模型:
Δq=■S■■ΔQi+■SiQ■■+■ΔSiΔQi
(結構效應)(競爭力效應)(交叉結構效應)
第二層分解模型:
Δq=S0ΔQ+(■S■■ΔQi-S0ΔQ)
(增長效應) (商品結構效應)
+SQ0+(■ΔSiQ■■-ΔSQ0)+■ΔSiΔQi
(整體競爭力效應)(商品競爭力效應)(交叉結構效應)
式中,S為黑龍江省農產品占俄羅斯進口農產品總額的比重,Q為俄羅斯進口農產品貿易額,i為某一種農產品,Qi為俄羅斯對i產品的需求額,Si為黑龍江省i產品占俄羅斯進口全部i產品的比重,上角標0表示起始年份,Δ為兩個時期之間的變化量。
3.2 數據來源
本研究以UNCOMTRADE、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黑龍省統(tǒng)計年鑒中的有關數據資料為基礎,并按HS(2002版)分類方法確定全部農產品范圍?;跀祿色@得性,選取2010—2016年為研究時間,并將其分成兩個階段,用CMS模型分別進行研究測算,第一個階段為2010—2013年,第二個階段為2014—2016年。
3.3 結果與分析
依據2010—2016年黑龍江省農產品主要目標市場的進口額及市場份額,運用CMS模型分析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因素,對黑龍江省農產品出口市場結構的測算結果見表1。
3.3.1 CMS第一層分解結果分析 農產品自身競爭力與出口商品結構直接影響著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的出口規(guī)模。2010—2013年,黑龍江省出口到俄羅斯的農產品貿易額增長了14 763 273美元,結構效應為負值,貢獻率為-459.06%;競爭力效應為正值,貢獻率為969.98%,兩者的交叉效應貢獻率為 -410.92%。由此表明,這一時期黑龍江省出口的農產品在俄羅斯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認知度,同時競爭力效應成為推動黑龍江農產品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結構效應和交叉效應為負值,反映了這一時期俄羅斯市場進口結構的變化和黑龍江農產品的出口結構的變化是不匹配的,同時也表明兩者的相互作用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的出口產生了負面影響。
2014—2016年,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增速不明顯,結構效應貢獻率為273.93%,競爭力效應貢獻率為-318.19%,兩者的交叉效應為144.26%。第二時期農產品出口增長很大程度上歸因于結構效應貢獻率,同時競爭力效應的減弱也帶來了出口增長絕對額的下降。而交叉效應的影響作用有所提高,對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增長起到了推動作用。
3.3.2 CMS第二層分解結果分析 2010—2013年,增長效應貢獻率為-474.86%,表示俄羅斯從世界市場進口農產品需求減少致使從黑龍江進口減少。而第二時期增長效應貢獻率(250.74%)最高,說明俄羅斯進口農產品整體規(guī)模的擴大影響了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額的增長。商品結構效應值在兩個階段均為正值,表明黑龍江對俄出口的農產品集中在俄羅斯市場進口增長較快的產品上,黑龍江省農產品的出口結構正逐步優(yōu)化。
黑龍江省對世界農產品總體出口市場競爭力的變化帶動黑龍江對俄出口額變化的整體競爭力效應值。第二個時期為負值,這說明黑龍江省農產品出口依然競爭力不足,已經阻礙了對俄農產品出口規(guī)模擴大。商品競爭力效應貢獻率由第一階段的209.11%到第二階段的-76.61%,表明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總體增長仍然是依靠出口產品數量的增加,單一產品的價值仍然偏低,競爭力較弱。交叉效應第一階段為-410.92%,說明黑龍江省農產品出口的結構與俄羅斯市場需求差距仍然較大,沒有根據進口市場需求優(yōu)化出口結構,但第二階段轉為144.26%,說明黑龍江省農產品出口結構的變化和俄羅斯進口需求的變化在相互交叉作用下引起了黑龍江省農產品出口額的變化。
4 結論與建議
從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的兩個時期來看,各個效應貢獻率波動都較大,黑龍江省農產品出口結構與俄羅斯農產品進口結構的匹配度仍然有待改善,再加上黑龍江省農產品出口俄羅斯的整體競爭力較弱,很難實現向俄羅斯出口農業(yè)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鑒于此,黑龍江省方面必須全面分析影響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具體因素,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全面提升出口競爭優(yōu)勢。第一,要加強俄羅斯農業(yè)市場需求變化跟蹤研究,提高黑龍江農產品出口結構和俄羅斯進口結構的匹配度,增加出口類型,減少向俄羅斯出口農產品的不穩(wěn)定性,規(guī)范和優(yōu)化農產品出口市場環(huán)境。第二,要增強出口俄羅斯的競爭力,優(yōu)化產品結構,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要鼓勵生產精品農產品出口,加強和控制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水平,積極主動與國際質量認證融合。第三,要逐步調整對俄農產品貿易策略和形式,完善農產品物流體系,以推動中俄農業(yè)合作的深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馬慧蓮.黑龍江省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yè)大學,2013.
[2] 李一唯.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yè)大學,2015.
[3] 楊 悅.黑龍江省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發(fā)展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6(13):3-4.
[4] 劉東寶,李秀麗.黑龍江開發(fā)俄羅斯農產品市場現狀及對策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3(4):129-130.
[5] 趙 勤.“十二五”時期黑龍江省對俄農業(yè)合作研究[J].西伯利亞研究,2012(4):35-38.
[6] 張 馳,徐佳慧.基于CMS模型的中國對俄農產品出口影響因素分析[J].對外經貿,2016(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