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清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是學生樂學、愛學的一門學科。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巧妙設計,在教學中采用合作、競爭等手段,加強過程管理,能將相對枯燥的知識技能的傳授過程轉變成學生樂學的樂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會學習。
【關鍵詞】主動學習 氛圍 合作 競爭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144-01
學會學習,是學生六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小學信息技術學科作為一門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造主動學習的氛圍,采用合作、競爭等手段,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興趣,將相對枯燥的知識技能的傳授過程轉變成學生樂學的樂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會學習。
一、強化學生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興趣。
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學生的主體意識愈強,他們參與自身發(fā)展、在學習活動中實現(xiàn)自己的本質力量的自覺性就越大,從而就越能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能動力量,不斷地調整、改造自己的知識結構、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通過系列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首先可以分層設定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學習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滿足于完成學習任務的幸福感中,可以形成主動學習的氛圍。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將學習目標達成情況進行梯度設定,分別設定“低”、“中”、“高”等多級目標,通過讓學生自我定位,逐級達標,方便學生找到自己前進的突破口,有利于學生找準定位,順利完成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時所產生成就感,會激勵他們向更高層次目標進軍,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
其次,可以對教學過程進行多維評價,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可以采用過程性評價,如教師可以就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上如積極思考、準確回答問題、課堂上能主動幫助伙伴解決問題、會在嘗試中發(fā)現(xiàn)問題,能總結規(guī)律、能及時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等給予評價,形成多個形成性評價點,通過累積性評價的方式,鼓勵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多維評價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充足的認識,有助于他們形成主動學習氛圍,幫助周邊同學共同進步。
二、小組合作互助,形成主動學習氛圍。
《新課標》中強調指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研究是信息技術課中常用的教學手段,運用得當可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主動學習氛圍。但實際教學過程中,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活動大多流于形式,課堂氣氛表面上很活躍,小組活動熱烈,但很多情況下小組活動會變成組內的個人表演,失去了小組合作的意義。因此,在課堂中要提倡主動合作、樂于助人的觀點,建立起真正意義的合作學習環(huán)境,形成主動學習氛圍。
首先要合理選配學習小組成員,有意識地指定搭配,均衡各學習小組的組員,以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小組內的學優(yōu)生去帶動學困生,鼓勵小組成員共同進步。
其次,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時刻注意以下幾點,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一是要提出清晰的小組任務;二是要求小組成員有明確的分工,通過協(xié)作完成相應的任務,三是小組成員要相互幫助,共同完成任務;四是教師要提供及時的解釋和指導,在學生有困難處,給予點撥;五是要注重小組整體評價,特別是小組合作程度的評價。
第三,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合作不僅僅體現(xiàn)在小組合作中,小組間的合作、學生個體間的合作、師生的合作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小組間的互相幫助,教師的及時指點,相鄰學生間的共同探討,均能帶動學生共同進步。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善于調節(jié)課堂氣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在合作中學會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既得共同進步。
三、鼓勵競爭,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競爭意識是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各種競賽活動中產生的希望勝過對方的心理傾向。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相互競爭,鼓勵學生追求與自己情況相適應的較高目標,培養(yǎng)他們的進取心和成功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在教學中引入良性競爭意識,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采用比賽的形式,在比賽中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提醒,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爭取好成績。經(jīng)常采用良性競爭手段,有助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給自己施加學習壓力,形成勇往直前的動力;有助于樹立確立學生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良好學風。教師在采用競賽手段時,一定要建立起公平、公開、公正、合理的競爭原則,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促進良性競爭。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合作、比賽的手段是十分常見的。教師在使用過程中在把握好競爭的度,不能濫用,不能使良性競爭成為惡性競爭。教師在設計比賽時要預設結果,有意識地避免惡性競爭的產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優(yōu)化競爭機制,既要讓同學們在競爭中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又要讓學生在競爭的同時不忘合作的重要性。對學生獲得的成功和進步,要充分肯定并加以贊同;對學生的某些過失或不足,要及時批評指正,要求做到公平競爭,用正常的心態(tài)看待競爭。為保證競爭機制的良性運行,教師可以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科學地設置情景,對學生在競賽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多維度的評價,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競爭的興趣和熱情,主動參與學習。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手段是多樣的,所有的手段都要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提高教學效率來進行,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才是成功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