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勝祥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282-01
教師評價方法是教師評價研究中很受關注的一個方面,但教師評價方法無論是在理論研究上還是在實踐運用中,都還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教師評價方法混亂選用的現(xiàn)狀很難令人滿意。教師評價方法具有多樣性,教師評價方法的選用應遵循效用、公平、效率、影響和適切性等標準,以充分發(fā)揮每一種評價方法的應有效用。
結合國外各種教師評價方法在我國教師評價實踐中的價值和實際應用情況,可以將教師評價方法簡要概括為十種:課堂觀察、課堂績效評定、學生和家長評價、學生學業(yè)成就、成長檔案袋評價、問卷與面談、紙筆測驗和績效測評、教師自評、同行評議、后設評價。 教師的自我評價是其中一種重要方法。
進行教師評價時,評價方法的選用主要源于教師評價的目的的需要,最終也必定要服務于教師評價的目的,這是教師評價方法選用的指導思想。在明確目的的前提下,進行評價方法的選擇,但是評價方法的選擇也不是一成不變、千篇一律的,不同的評價方法具有不同的價值,能夠滿足不同的主體的需要,所以教師評價也要隨評價目的、環(huán)境需求、評價主體、評價對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目前不少地區(qū)教師評價主要是以獎懲性評價為主,教師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獎懲,教師對教學環(huán)境基本滿意。
下面,我們結合某地區(qū)對教師自我評價的相關調(diào)查情況來談談教師自我評價的現(xiàn)狀。
表1貴校在教師綜合評價中,您覺得您的自評結果是否得到了重視。
從中可以看出,在本地區(qū),對于教師的自我評價,大部分老師認為學校僅將其作為對教師評價的參考,說明評價者對被評價者對自身的認知并不重視,這樣就不會與被評價者溝通交流,結果就是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的元認知水平都沒有辦法提高。作為被調(diào)查對象的教師們,希望自己的自我評價能夠得到評價者足夠的重視,通過交流評價結果,才能對自身的優(yōu)缺點有更深的認識。
目前,本地區(qū)的教師評價主要由領導和少數(shù)人執(zhí)行,一線教師很少參與其中,學生評價,同行評價等都流于形式。但是,教師是教師評價中的被評價者,他們的工作有很多是沒法看到的隱性工作,只有教師本人才能更具體的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梢?,教師應該是評價中最有發(fā)言權的人。應該要特別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
在對中學教師的評價中,要采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是定量分析法,即把所有的指標都進行量化,然后賦以一定的標準和分值。在評價人員對被評價者評價的過程中,根據(jù)各項指標加以打分,最后根據(jù)分數(shù)的高低確定被評價者的能力水平?,F(xiàn)在看來,這種評價方法忽視了被評價者的個體差異,不能突出每位教師的個性特征。而發(fā)展性評價以提高教師的能力為目的,不以教師間的評比為目的,而是根據(jù)每位教師的歷史表現(xiàn),對其在評價期間的成長過程、能力水平的變化做出評價。在這種情況下,每位教師的歷史表現(xiàn)是不同的,僅僅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定性分析方法引進來,以定性評價為主,結合定量方法進行評價。這個定性評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師的自我評價。
突出教師主體地位的有效手段是提倡和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教師的自我評價具有如下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得教師角色的內(nèi)化。即通過自我評價的實踐,加深對教師職責、任務的認識和理解,并自覺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的教學行為。二是有得于激勵教師的內(nèi)在動機。自我評價通過自我教育機制,在個體和集體的動態(tài)發(fā)展中,在自我評價得出的差距和由此產(chǎn)生的思變力量中,獲得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內(nèi)在力量。三是有利于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評價過程,增強主人翁意識和民主氣氛可以拓寬評價信息的搜集渠道,提高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教師的自我評價能力,提升教師專業(yè)水準。
現(xiàn)在不少地區(qū)評價主體單一,不重視評價結果的反饋。甚至連評價結果是什么都沒有通知被評價者,這個情況在農(nóng)村中學特別突出。
麻老師(教齡5年,中學二級,科任教師):“我是外地人,對于這里的教師評價真的知道得很少,只是知道每個學期臨近期末學校領導會說要開始評價了,過一陣子評價結果就出來了。我覺得學校的評價就是由學校領導說了算,根本沒有看我的自評報告,什么學生評價,自評,都是形式罷了。有時候我自己連自己被評了什么都不知道,因為根本沒有人告訴我?!?/p>
李老師(教齡20年,中學高級教師,班主任):“在我的記憶里,從來沒有領導在評價后會和老師們討論。大部分情況是領導在開校職工大會時公布評價結果,期末會有一張考核表,記錄這一學期的工作成績,領導一般不公布,可以自己去看的,覺得有問題的自己去反映。
對于領導公布的評價結果,領導只是公布排在前面的可以得優(yōu)秀的教師,至于排在后面的,領導會找其進行個別面談,其它的老師是沒什么事的。除非你想和領導談談,不然領導是不會找老師談評價結果的?!?/p>
評價的說話權集中在少數(shù)人手中,這樣就會造成不公平,讓教師們對評價結果產(chǎn)生種種疑慮。不考慮教師對評價結果的關注和疑惑,這樣必然會造成部分教師的不滿和抵觸情緒,如果在評價時能給老師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其實是對教師的尊重,也是民主管理的表現(xiàn),也同時是對不公正的評價標準的挑戰(zhàn),教師們只有在溝通交流中才能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才能切實的改正問題。如果評價的結果不被重視,老師們更加不可能會重視自我評價。
我們在教學中強調(diào)學校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發(fā)展的多樣性,在學生中建立一個充滿關心而不是競爭的環(huán)境。但是,我們卻很少考慮到學校也要重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多樣性,在教師中建立一個充滿關心而不是競爭的環(huán)境。所以,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我們應該重視以人為本,重視評價結果的反饋,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
參考文獻:
[1]代蕊華王斌林.教師評價方法的選用標準[J].教師教育研究,2006(3).
[2]趙德成,當前教師評價改革中的若干問題,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7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