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婧
【摘要】葉圣陶先生說:“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之”。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永恒主題,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為閱讀而閱讀,為作文而作文,將這兩個緊密相連的過者割裂開來,那么,如何將提高閱讀能力與增強寫作能力有效結合呢?——思維導圖,將為我們進行一場思維革命,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使學生綻放智慧的翅膀,提高語文課堂的成效。本文通過實際教學案例的講解,具體展示如何運用思維導圖完成教學中的“讀”“寫”結合。
【關鍵詞】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規(guī)則 思維導圖促進“讀”與“寫”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227-01
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是語文課程的新策略,也是語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對于寫作,也做了這樣的定位:“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p>
那么如何高效地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緊密結合并促進“讀”與“寫”相輔相成,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呢?——思維導圖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地圖、腦力激蕩圖、靈感觸發(fā)圖、概念地圖、樹狀圖等,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世界大腦先生”東尼·博贊?!八季S導圖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多樣的形狀和形式,從中央發(fā)散出去,運用曲線、符號、詞匯、顏色以及圖片,形成一個完全自然的有機組織?!币虼烁鶕?jù)思維導圖的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將閱讀到的文章進行信息的提取與構建,理清作者的線索和意圖,同時將這些內容構思與寫作方法積累下來,在學生作文時在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
例如,七年級上冊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魯迅先生的經典之作,有關于給他留下美好回憶的樂園——百菜園的描寫,盡管短短一段三百余字,卻將百菜園有聲有色、生機勃勃之景與后面三味書屋枯燥也有趣味的生活形成對比。于是,我把文章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展示。以“童趣”為中央圖像展開構圖,因為圖像可以自動吸引眼睛和大腦的注意力,觸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同時在教學中始終讓學生保持著對于文章中心的警醒。
然后形成兩個主要分支,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進而在百草園這個分支下,又分出了“美麗的景色”“神奇的傳說”“雪后捕鳥”三個分支;三味書屋的分支下,分出了“淵博的先生”“逃課后的樂園”“課堂上的樂趣”三個部分,緊緊圍繞中央圖像的“童趣”展開。
在下一級的分支上,我又運用了豐富的圖像進行對比,這主要運用在了百菜園“美麗的景色”這一部分。同時將景物從顏色、狀態(tài)、動靜進行分類,從人物的視覺、嗅覺、觸覺、味覺來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細致有序,學習作者的寫作方式和生動的修辭運用。
在講述“學后捕鳥”這個部分通過構建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確“捕鳥的條件”“捕鳥的過程”“收獲與經驗”,通過圖像對于作者的寫作思路一目了然。
特別是捕鳥時人物的動作描寫,是學生值得學習的寫作方法?!皰摺薄ⅰ奥丁?、“支”、“撒”、“系”、“牽”、“看”、“拉”將捕鳥過程精確傳達。
經過了這樣的思維導圖描繪,每個條目秩序井然、結構分明。通過構建第二、三、四層的概念,將圖像向不同方向延伸,把不同區(qū)域比較相連,從不同角度了解寫作手法和思路,這較之于列表的形式存在巨大優(yōu)勢?!傲斜頃种拼竽X自由自在的活動,最后使它完全停下來,從而形成很狹窄的思維神經通路、進而不斷地減弱創(chuàng)造力和降低回憶的可能性?!比欢?,思維并不能就此結束,按照這個構圖思路,我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讓學生在課后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完成一篇《童年記趣》的文章思維導圖。聽完這個任務,學生躍躍欲試,牛刀小試,結果也令人驚喜。
有的同學構建了以圖畫為主的思維導圖,將童年“春之美”、“夏之趣”、“秋之熟”、“冬之藏”四時之景進行不用角度的描寫;有的同學構建以趣事“捉迷藏”、“學騎車”、“偷吃糖”等為主的導圖,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進行了細致的分層預設,進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分享,再由小組同學進行補充和改善,做好這些工作再下筆成文,雖然這個過程耗時不少且工程巨大,但不得不說學生在這期間的收獲頗豐。
當然,我們要預先讓學生了解思維導圖的規(guī)則。
一、思維導圖的三“A”?!敖邮堋保ˋccept)、“應用”(Apply)、“改編”(Adapt)。“接受”為第一階段,撇開成見,嚴格按照思維導圖進行作業(yè)?!皯谩睘榈诙A段,一定要多畫圖,反復練習,形成自己的風格?!案木帯睘榈谌A段,形成自己發(fā)展思維導圖的技能。
二、要用中央圖像,而且整個思維導圖中都要用圖像;有三種或者更多種顏色;圖像和詞匯周圍要有層次感;字體、線條和圖像的變化多一些,間隔要有序、恰當;發(fā)揮聯(lián)想;可以使用代碼、符號。
三、注意相關細節(jié)。每條線上只有一個關鍵詞;線條的長度與詞本身的長度要盡量一樣(詞與詞盡量靠近,有助于產生聯(lián)想);線條與線條要連上;中央線條粗一些。
例如,在描繪《從百菜園到三味書屋》“美麗的景色”時,分層為植物——菜畦、皂莢、桑葚、菜花、木蓮、何首烏、覆盆子;動物——鳴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盡量保證關鍵詞的一致,同時可以用記號筆勾畫出不同的顏色進行標記,強化記憶。
通過這樣的方式,把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促進大腦快速、高效、自然的工作,從而極大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薄皭圩o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p>
相信思維導圖作為組織工具為提高語文教學思路,改善語文課堂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讓學生用自己筆下獨具匠心的思維之圖,展示出一朵朵精妙絕倫的智慧之花。
參考文獻:
[1]《語文新課程標準》.
[2]《思維導圖》東尼·博贊.
[3]《思維導圖在語文閱讀中的應用》廣州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小學語文閱讀指導”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