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慧
【中圖分類號】G633.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219-01
隨著世界統(tǒng)一化的發(fā)展,語言的學習越來越重要。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有很大提升,在學習中,學生只有打好語言基礎,才能夠在社會的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優(yōu)勢,在日后的工作中更有資本。在新形勢下,高中也開啟了日語的課程,但是我們知道,日語作為一項小語種,學生之前涉及的比較少,所以一般學生的基礎都是較差,在教學中必須從零抓起,而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尋找日語教學的有效途徑,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本文就圍繞著“高中日語閱讀教學中的拓展實踐分析”做出了一些探討。
一、營造良好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新課程的體系下,要求學生們在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的學習都能夠達到一定的標準,要求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全方面的發(fā)展,使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的是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到素質教育,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情操,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教學時首先應當注意到孩子們的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問題。但是日語作為一門語言類的學科,是以輔助為主的,其中涉及到的德育方面的教學很難被人發(fā)現,但是這種想法只是對于不想在課堂中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的教師所找的借口。在高中的課堂中,日語課的開設是一項新的應用,對于學生們來說是比較的新穎的,學生對于日語的了解就相對而言會較少,加之學生之前沒有涉及,在日語的學習中基礎會比較差,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很多學生會對其不感興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首先在課堂中做好調查,分析學生們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根據原因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有一種開放式的思維,要讓自己的教學能夠更加吸引人,在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設定一些情境讓學生們能夠融入進去,從而感受到日語的魅力,積極的參與到日語的學習中去。比如,在學習到“夢”這一閱讀材料的時候,就可以在教學中使用到情境的模式。對與課本中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播放,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對枯燥課本知識的反感,讓日語的學習能夠一下子“活”起來,讓原本靜態(tài)的知識能夠更加生動的展示在課堂中,學生面對這種學習時,自然是十分有興趣的。而教師更可以將這種活躍在音頻中的知識離學生更近一步,讓這些知識都“走出來”,通過情境再現的方式使其表現得活靈活現,在“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摘取一些閱讀中的關鍵詞,如“開心”,讓學生上臺,描述一下自己在做夢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開心的事,用日語的方式講出,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將閱讀用口頭表達的方式代替,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注意運用到自己多方面的感官,讓自己整個大腦始終處于一個活躍的狀態(tài),在學習的時候由大腦帶動全身,積極的投入到日語的閱讀之中,感受日語魅力。
二、注重閱讀方式,提升閱讀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日語是剛接觸到的課程,學習起來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并且長期處于一種“看不懂”的狀態(tài)就會失去對日語學習的信心,長此以往,會造成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教師應當著力于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式進行閱讀,一個良好的閱讀方式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引導學生使用到正確的閱讀方式,讓其能夠在閱讀時減少溝通的障礙,在閱讀時能夠更加輕松。我們知道,日語中有很多的詞匯與漢語的寫法相近,稱之為平假字。對初次接觸日語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較為簡單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其中就可以多包含一些平假字的應用,而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來說,可以引用一些名篇名章的材料,即使學生對于日語詞匯不能夠全部認識,但是通過其他方面知識的積累,對于文章中想要表達的意思能夠做出自己的一個猜想,再將其代入到具體的段落和語句中,就能夠提升自己對于日語詞匯的認識。在學生們掌握了一定的日語詞匯后,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用朗讀的方式代替默讀,對于語言類的學科,只有大聲的說出來,才是最好的表達方式,學生在朗讀中不僅能夠對文章更好的理解,還能夠較為有效的增強自己的信心,讓其知道自己也是十分有能力的,從而加深對于日語的喜愛程度。另外,在集體的閱讀中,教師還可以采取分段朗讀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小組的合作,在學習中能夠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營造一個共同學習的氛圍。最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堂閱讀練習作業(yè),可以是有針對性的,對于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讓其能夠在日語閱讀中都能有所提升。
三、學習應用結合,加強素質教育
我們在剛學說話的時候,并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課堂,只是在聽到重復的話語進行了模仿,從而將其說出,這是人學習語言的一種本能,并不需要固定的場所。我們的日語學習也是如此,在日語閱讀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其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開始日語初步階段的學習。比如,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很多高中生對于日漫和日劇的接觸是比較多的,高中生一般對其都有較大的興趣,而教師就可以抓住這個特征,在教學中可以適當的引入這些方面的內容,教師可以在日語課堂開始的前幾分鐘,讓學生輪流在課堂中對自己喜歡的日劇或日漫進行一個介紹,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但是表達需要用到日語,以此加深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堂中,教師還可以開展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學生在班級中談談自己在日語閱讀中的心得體會,進行經驗的交流互換,讓其能夠從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在日語的學習中能夠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在不斷的總結與交流中加深自己對日語閱讀的理解。而在課外,教師也可以提供更為豐富的閱讀形式,教師可以在課外對學生們推薦一些日語入門的書籍,讓學生們在空閑的時候可以進行研讀,以基礎導入,能夠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不抗拒,對基礎的知識也能有所了解,在學生們掌握了基本的閱讀能力之后,還推薦一些小說類的書籍,如森見登美彥、東野奎吾這些作者的書籍給學生們,讓其能夠在一個故事情節(jié)豐富、線索跌宕起伏、情節(jié)緊張夢幻的情境中去自由翱翔,讓其能夠感悟到作者的中心思想,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抓住文章的主體和關鍵詞,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分析,找到故事的真相。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對這些書籍閱讀之后寫一篇讀后感,談談自己對日本文化方面的感想,讓其能夠體會到閱讀的實際用處,感受到日本文化的魅力,從而能夠更加愛上日本文化,愛上日語閱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