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劍,程根陽,劉 慧,任東升,陶雅非,王建剛,李玉東
(1.鄭州大學附屬南陽市中心醫(yī)院腎病風濕免疫科,河南南陽 473009;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腎內(nèi)科,鄭州 450052;3.鄭州大學附屬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科,河南南陽 473009)
IgA腎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腎小球疾病,多數(shù)患者以肉眼血尿反復發(fā)作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1]。關于IgA腎病的發(fā)病機制仍處在熱議討論中,可以明確的是以IgA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積而引起的炎癥介質(zhì)免疫反應疾病[2]。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的慢性腎病發(fā)病率為10.8%,其中有50%以上的患者屬于IgA腎病[3]。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臨床醫(yī)師們一直認為IgA腎病的預后良好[4],然而隨著腎病成為我國重大的衛(wèi)生公共問題,腎活檢的廣泛開展,臨床已經(jīng)證實有20%~50%的IgA腎病患者最終發(fā)展成為慢性腎衰竭,僅有5%~10%的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緩解[5]。同時研究還發(fā)現(xiàn),高血壓、高齡、家族遺傳史及男性罹患IgA腎病的風險較大[6]。所以對于高危人群定期進行尿蛋白、尿紅細胞等臨床指標檢查是必要的預防手段。關于IgA腎病的致病因素[7],醫(yī)學界進行了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除了人體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時可引起IgA分子乘虛而入導致炎性反應形成疾病這一因素外,細菌和病毒感染也成為主要的發(fā)病原因[8],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腸胃炎等疾病,患者起初癥狀為咳嗽、胃腸功能紊亂,而在發(fā)熱1~2 d后病毒或細菌感染擴散在腎臟組織,引發(fā)IgA腎病。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jù)顯示,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參與機體急慢性炎癥介質(zhì)免疫反應的重要病原體,而IgA腎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與HP感染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9]。根據(jù)相關文獻報道,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時間里對IgA腎病患者進行胃部活檢或其他檢驗手段發(fā)現(xiàn)有32%~78%患者屬于HP感染[10]。目前,關于討論HP感染與IgA腎病的危險因素研究很多。普遍認為HP定植在胃部后無法自愈而使機體出于感染狀態(tài),蔓延至其他器官組織中,引起慢性炎癥和免疫反應。HP感染在一定程度是影響IgA腎病患者的臨床指標變化和預后情況。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和鄭州大學一附院腎內(nèi)科接受診治的IgA腎病患者237例。其中男134例,女103例;年齡小于60歲的患者102例,年齡大于或等于60歲的患者135例;疾病史:高血壓65例,高脂血癥48例,糖尿病26例,心臟疾病19例,急性腸胃炎47例,扁桃體炎32例;臨床分型表現(xiàn):單純血尿者61例,腎炎綜合征者93例,腎病綜合征者46例,腎功能不全者37例;世界衛(wèi)生組織病理Ⅰ級27例,Ⅱ級32例,Ⅲ級86例,Ⅳ級49例,Ⅴ級43例;有吸煙史的患者109例,無吸煙史的患者128例;有酗酒史的患者132例,無酗酒史的患者105例;本地戶口158例,外地戶口79例。病例參照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學分會制定的《IgA腎病的診斷、辨證分型(試行方案)》的標準[11]:(1)患者出現(xiàn)肉眼血尿或經(jīng)尿常規(guī)檢查可見鏡下血尿;(2)患者伴有中、輕度蛋白尿;(3)患者光鏡下可見腎臟毛細血管增生樣改變、膜區(qū)嗜復紅蛋白沉積,鏡下彌漫性腎小球基底膜變??;(4)免疫熒光下可見IgA為主的免疫球蛋白系膜區(qū)成團塊狀沉積。HP感染標準[12]:(1)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惡心、口臭等癥狀;(2)患者血液或尿液白細胞指數(shù)異常升高;(3)經(jīng)14C尿素呼氣時間結(jié)構(gòu)為陽性。排除標準[13]:(1)過敏性紫癜腎炎患者;(2)慢性酒精肝硬化患者;(3)乙肝病毒感染或紅斑狼瘡患者;(4)鏈球菌感染的腎小球腎衰患者;(5)腫瘤患者。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研究方法 經(jīng)過14C尿素呼氣試驗結(jié)果,將237例IgA腎病患者分為感染組與非感染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變化,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清清蛋白(Alb)、血清IgA1、尿紅細胞(BLD)、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同時分析HP感染對IgA 腎病患者的炎性細胞浸潤、腎小管萎縮、腎小球增生硬化、腎間質(zhì)纖維化、動脈壁肥厚和新月體形成等發(fā)生情況判斷對預后的影響。
1.3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進行相關臨床指標檢測前需禁食水超過8 h,于清晨采集前臂外周靜脈血5 mL,置于Allegra X-15R 型臺式冷凍離心機內(nèi)以10 200 r/min離心10 min,將分離血清取出放置冷凍環(huán)境下保存待檢;患者從早晨8:00點至次日早晨8:00收集每次尿液中段裝于檢測試管中;其中Alb、24 h-UP及mAlb 采用雙縮脲比色法,IgA1采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BLD采用膠體金單克隆的抗體隱血法進行檢測,TC、TG、HDL-C及LDL-C測定采用邁瑞B(yǎng)S-3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人血脂ELISA試劑盒(采購于武漢盛世達醫(yī)療設備公司)進行檢驗,血壓指標以YXY-60醫(yī)用電子血壓儀檢測(采購于北京東華原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颊吣I活檢,對患者進行腎穿刺采集活檢樣本,于零下25 ℃環(huán)境中冷凍切片,厚度3 μm,然后進行HE染色,在光鏡下觀察有無腎小球及腎質(zhì)間、腎小管是否發(fā)生病變,評估病理性質(zhì)和程度。
1.4評價標準 根據(jù)患者腎活檢結(jié)果,以Katafuchi IgA腎病積分標準判斷患者預后情況[14],總分值為1~27分,腎小球細胞增殖程度1~4分,節(jié)段損害積分0~4分(包括新月體、粘連和節(jié)段硬化程度),球性硬化積分0~4分(包括球性硬化腎小球所占腎小球總數(shù)的百分比計算)其中0分無、1分小于10%;2分10%~25%、3分25%~50%、4分小于50%;腎小管間質(zhì)積分(0~9分)(以病變所占皮質(zhì)腎組織面積的百分比計算):間質(zhì)炎細胞浸潤(0~3分),間質(zhì)纖維化,腎小管萎縮(0~3分);血管積分(0~6分)(以病變血管所占百分比計算)血管壁增厚(0~3分)(以橫切面下血管內(nèi)徑/外徑小于0.5 μm),透明樣變性(0~3分)其中0分無、1分小于25%、2分25%~50%、3分小于50%。
2.1IgA腎病患者HP感染情況 經(jīng)14C尿素呼吸試驗發(fā)現(xiàn)237例IgA腎病患者中有102例患者為陽性,感染率為43.04%。
2.2患者臨床基線與HP感染率分析 將感染患者與非感染患者的臨床基礎情況進行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IgA患者中年齡、高血壓、急性腸胃炎、扁桃體炎、血尿及腎病綜合征是HP感染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1。
表1 患者臨床基線與HP感染率比較[n(%)]
續(xù)表1 患者臨床基線與HP感染率比較[n(%)]
2.2患者臨床指標分析 感染組患者的24 h-UP、mAlb 、Alb、IgA1、BLD、SBP、DBP、TC、TG、HDL-C及LDL-C指標數(shù)值均比非感染組患者變化明顯(P<0.05),見表2。
表2 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2.3患者腎活檢病理指標分析 IgA腎病患者進行腎活檢測后,發(fā)現(xiàn)感染組患者發(fā)生炎性細胞浸潤、腎小管萎縮、腎小球增生硬化、腎間質(zhì)纖維化、動脈壁肥厚和新月體形成的情況明顯高于非感染組患者(P<0.05),見表3。
2.4患者預后分析 根據(jù)Katafuchi積分標準,感染組患者的各項積分分值明顯高于非感染組(P<0.05),見表4。
表3 患者的腎活檢病理指標比較[n(%)]
表4 患者的Katafuchi積分比較分)
IgA腎病是腎小球腎炎的免疫反應疾病,由于其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預后效果評估也存在差異[15]。據(jù)調(diào)查,不同國家地域和種族的IgA腎病發(fā)病率也有所不同,可能與遺傳、疾病史和環(huán)境因素相關[16]。長久以來,臨床早期認為IgA腎病的預后良好,然而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和指標,患者的預后也各有不同,大量臨床病例顯示IgA腎病成慢性發(fā)展,最終成為終末期腎衰竭,IgA腎病患者5年內(nèi)腎存活率為85%,10年為57%,可見病情的惡化程度比較嚴峻[17]。其中高齡、高血壓及腎病綜合征患者是IgA腎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超過25%的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肉眼血尿、血脂、血壓異常,同時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腎臟病理損害[18]。近年來,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HP感染是IgA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關于圍繞兩者之間相關影響的研究逐漸增多。HP是一種螺旋狀的革蘭陰性桿菌,主要定植在胃部,引發(fā)萎縮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等疾病,并且與淋巴瘤、胃癌的發(fā)病有直接關系。HP的抗原機制可以誘使機體產(chǎn)生免疫反應,從而引起一系列的免疫系統(tǒng)疾病,包括心臟病、缺鐵性貧血、肝硬化及糖尿病等[19]。根據(jù)相關研究報道,在大多數(shù)IgA腎病患者的血清中能夠檢識出抗HP抗體,有超過70%的IgA腎病患者的抗HP抗體在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呈顆粒樣沉積陽性表達,并且在眾多的IgA腎病患者中有超過85%的患者曾經(jīng)患有腸胃炎或扁桃體炎[20]。這些臨床數(shù)據(jù)已不能用偶然巧合來解釋,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著重于研究HP感染對IgA腎病臨床指標和預后是否存在嚴重影響,在眾說紛紜的致病機制因素中,黏膜感染、IgA1分子的沉積和免疫功能異常得到了普遍的認可,正是這些因素的趨勢導致患者出現(xiàn)血尿、大量蛋白尿及腎功能異常等。本次研究針對IgA腎病患者進行了HP測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43.04%的患者屬于HP感染,其中HP感染者中以高齡、高血壓、急性腸胃炎史、扁桃體炎史、血尿及腎病綜合征的患者居多,與多數(shù)文獻報道的危險因素基本一致。將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感染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清蛋白、血清清蛋白、血清IgA1、尿紅細胞、血壓及血脂指標均比非感染組患者變化嚴重,尿液中的蛋白定量和紅細胞是判斷腎臟病變的重要指標,其數(shù)值升高越明顯說明腎臟功能改變越嚴重。有研究表示,IgA腎病患者的血清IgA1水平明顯升高者可達55%,這應該是與發(fā)病時IgA1分子的結(jié)構(gòu)異常改變有關[21-22]。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感染組患者的血壓和血脂都表現(xiàn)異常,可能是IgA腎病患者的病程較長且多為老年患者,患有高血壓和高脂血癥居多,又因為高齡患者合并多種疾病時免疫力低下,容易發(fā)生感染加重病情。目前,我國腎活檢應用與臨床診斷和判斷腎病患者預后比較廣泛,并且也具備科學的可信度,通過對研究中的患者進行腎活檢,發(fā)現(xiàn)感染組患者發(fā)生炎性細胞浸潤、腎小管萎縮、腎小球增生硬化、腎間質(zhì)纖維化、動脈壁肥厚和新月體的病例明顯多于非感染組;并且在Katafuchi積分比較中,感染組患者的分值也相對較高,腎小球增生硬化是腎臟疾病預后的重要指標。炎性細胞浸潤和腎間質(zhì)纖維化是多種腎臟炎性疾病的惡化發(fā)展趨勢,腎小管萎縮、動脈壁肥厚和新月體的形成都說明腎臟發(fā)生病理性損害,顯然HP感染的IgA腎病患者在腎損傷程度上較為嚴重,能夠增加患者發(fā)展成腎臟衰竭的危險,對預后有嚴重的影響[23]。與此同時還發(fā)現(xiàn),患者中發(fā)生炎性細胞浸潤的情況最多,由于導致腎間質(zhì)纖維化的主要因素是炎性細胞浸潤,如果可以控制HP感染,降低炎性介質(zhì)的釋放,可以緩解炎性細胞發(fā)生浸潤,應該能夠降低患者慢性腎衰的發(fā)生風險。
綜上所述,HP感染能夠加重IgA腎病患者的血尿和尿蛋白增多,并且加速IgA1分子的沉積,影響患者的血壓與血脂水平,能夠造成患者腎臟嚴重損傷,產(chǎn)生不良預后。研究提示HP感染應該是導致IgA腎病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對于這兩者之間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有明確的研究定論,仍需要大量樣本進行深入研究,為臨床因病施治、對因治療提供更科學的依據(jù)。
[1]馬欣,樊均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與IgA腎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J/CD].中華腎病研究電子雜志,2014,3(2):73-74.
[2]JEGATHEESAN D,NATH K,REVALDEEN R,et al.Epidem iology of biopsy proven glom erulonephritis in Queensland adults[J].Nephmlogy,2016,21(1):28-34.
[3]李俊,沈穎.影響IgA腎病預后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1):8-9.
[4]FABIANO R C,PINHEIRO S V,DE ALMEIDA ARAUJO S,et al.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pathological markers of renal survival in pediatric patients.[J]Nephrology(Carlton),2016,21(12):995-1002.
[5]ROBERT T,BERTHEIO T L,CAM B A,et al.Molecular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IgA nephropathy[J].Trends Mol Med,2015,21(12):762-775.
[6]KANG S H,CHOI S R,PARK H S,et al.The Oxford classification as a predictor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2,27(1):252-258.
[7]鄧武成,朱雪花,冉強,等.IgA腎病預后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13(34):6703-6704.
[8]FABIANO R C,PINHEIRO S V,SIMOES E,et al.Immunoglobulin A neplmopathy:a pathophysiology view[J].Inflamm Res,2016,65(10):757-770.
[9]陳越,楊滿,曹靈.幽門螺桿菌與IgA腎病[J].西部醫(yī)學,2013,25(2):312-313.
[10]楊曉峰,王曉英,劉春忻.IgA腎病患者感染后腎小球腎炎的病理與臨床預后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5):3485-3486.
[11]金波,梁少珊,陳浩,等.老年IgA腎病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和長期預后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4,23(5):412-417.
[12]蔡奇玲,王亞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與IgA腎病的相關性研究[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6,34(4):48-49.
[13]張琦,吳杰,段姝偉,等.老年IgA腎病的臨床病理相關研究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2016,17(4):307-311.
[14]PIPILI C,MICHOPOULOS S,SOTIROPOULOU M,et al.Is there xny associx-lion between IgA ncphropxthy,Crohn′s disease and hclicobactcr py-lori infection[J].Renxl Failurc,2012,34(4):506-509.
[15]樂偉波,梁少珊,鄧康平,等.1126例中國漢族成人IgA腎病患者的長期預后及危險因素分析[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1,20(2):101-108.
[16]DAHA M R,VAN K C.Role ofcom plem entin IgA nephmpathy[J].J Nephm,2015,13(21):16-18.
[17]王振偉,楊帥帥.幽門螺桿菌感染與IgA腎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18):23-24.
[18]劉中華,張黎,田政湘.IgA患者血清
IgA,C3的變化及臨床意義研究[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6,34(4):86-87.
[19]LIM B J,JOO D J,KIM M S,et al.Usefulness of oxford classification in assessing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y after transplantation [J].Transplantation,2013,95(12):1491-1497.
[20]袁燕紅,王琴,張敏芳,等.血清自蛋自對IgA腎病患者腎臟頂后的頂測價值[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5,31(2):102-108.
[21]孫旗策,吳軍,俞東榮.伴新月體形成的IgA腎病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2015,16(11):1029-1031.
[22]MORIYAMA T,TANAKA K,IWASAKI C,et al.Prognosis in IgA nephropathy:30-Year analysis of 1,012 patients at a single center in Japan[J].PLoS One,2014,9(3):e91756.
[23]ZENG C H,LE W B,NI Z H,et al.A multicenter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Oxford classification of IgA nephropathy in adult Chinese patients[J].Am J Kidney Dis,2012,60(5):81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