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耿 春
(廣東省普寧華僑醫(yī)院CT室 普寧 515300)
胸痛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癥狀,也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如:肺栓塞、心絞痛、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等疾病都伴有胸痛[1~2]。由于胸痛疾病的病因較多,而早期準確識別病因有助于早期干預治療,改善預后[3]。64層螺旋CT CTA檢查可以一次性實現(xiàn)對冠狀動脈、主動脈和肺動脈的成像檢查,是急診胸痛疾病篩查和診斷中的有效方法?,F(xiàn)回顧性分析我院的臨床資料,探索三聯(lián)CTA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
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診胸痛疾病患者中選出24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檢查方法不同分組,三聯(lián)CTA組患者120例,男79例,女41例,年齡49~77歲,平均(60.4±4.7)歲;冠脈組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齡53~78歲,平均(60.9±5.0)歲;肺動脈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50~76歲,平均(60.7±5.1)歲;主動脈組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52~79歲,平均(61.3±5.3)歲。4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不明顯,有可比性。
選擇GE公司的64層螺旋CT機進行檢查,其中三聯(lián)CTA組患者采用心胸聯(lián)合掃描模式,管電壓為120KV,管電流為500mAs,螺距為0.2,準直器寬度為65×0.6mm,旋轉(zhuǎn)掃描時間為0.4s,從頭側(cè)向足側(cè)掃描。在掃描前先經(jīng)肘正中靜脈注入15ml造影劑,然后追加注射20ml生理鹽水,以造影劑跟蹤技術(shù)開始掃描,定位在升主動脈近端,設定觸發(fā)閾為110Hu,造影劑濃度達到觸發(fā)閾后延遲5s自動開始掃描,掃描范圍為胸廓入口到膈下的2cm,掃描時間約為14~20s。掃描時叮囑患者處于屏氣或是淺呼吸狀態(tài)。冠脈組、肺動脈組和主動脈組患者的參數(shù)設定與三聯(lián)CTA組相同,根據(jù)患者的個體化差異確定造影劑的劑量,分別進行冠狀動脈、肺動脈、主動脈的掃描。
觀察4組患者的總檢查時間、圖像質(zhì)量評分(采用5分制積分法進行圖像質(zhì)量評估:5分為血管顯示清晰,無偽影;4分為有微小的偽影;3分為為有少量的偽影,血管內(nèi)有節(jié)段性模糊;2分為運動偽影較重,影響管腔評價;1分為嚴重偽影,無法診斷)。
采用SPSS17.0軟件對4組的計量數(shù)據(jù)進行F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得知,三聯(lián)CTA組患者的總檢查時間比其他3組長,P<0.05。
表1 掃描時間對比
組別總檢查時間(s)三聯(lián)CTA組(n=120)24.8±2.5冠脈組(n=40)16.9±2.1肺動脈組(n=40)18.2±2.0主動脈組(n=40)17.5±2.3F6.782P<0.05
從表2中可以得知,4組患者的成像質(zhì)量相差不大,P>0.05。三聯(lián)CTA檢查可獲取清晰的影像圖,便于臨床醫(yī)師確診,見圖1~4。
表2 圖像質(zhì)量評分
組別圖像質(zhì)量評分三聯(lián)CTA組(n=120)4.28±0.38冠脈組(n=40)4.32±0.42肺動脈組(n=40)4.25±0.34主動脈組(n=40)4.37±0.45F0.479P>0.05
圖1 左下肺動脈栓塞
圖2 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圖3 LAD 近端軟斑塊狹窄度59%
圖4 主動脈附壁血栓,并內(nèi)膜潰瘍
64層螺旋CT的CTA檢查可以一次性實現(xiàn)對冠狀動脈、肺動脈、主動脈的掃描,掃描時間短,能清晰的顯示出肺動脈、胸主動脈、冠狀動脈的CTA圖像,避免了反復搬動患者和多次檢查造成的治療時機延誤問題,也有助于減少診治成本,減輕患者的心臟、腎臟負擔[4~5]。64層螺旋CT具有較強的時間分辨率,患者的屏氣時間短,大約僅需10s就可以完成三聯(lián)掃描,檢查成功率高,在急診胸痛疾病的診斷檢查中有廣泛應用價值[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三聯(lián)CTA組患者的總檢查時間比其他單一檢查組患者長(P<0.05),4組患者的圖像質(zhì)量差異不顯著(P>0.05),指出三聯(lián)CTA檢查獲得的影像圖能滿足臨床診斷的需求。三聯(lián)CTA在獲得冠狀動脈圖像的基礎上還可以顯示出胸主動脈、肺動脈情況,有助于臨床醫(yī)師綜合分析,鑒別診斷冠心病、肺栓塞、主動脈夾層等疾??;與單一的冠狀動脈成像檢查相比,三聯(lián)CTA檢查的Z軸掃描范圍增加,利于全面分析疾病[7~8]。如:對于主動脈夾層合并冠心病,冠心病合并肺動脈栓塞的患者,采用三聯(lián)CTA檢查有助于臨床醫(yī)師發(fā)現(xiàn)兩種疾病的合并存在,利于臨床醫(yī)師早期確診,早期干預治療。
綜上所述,64層螺旋CT的三聯(lián)CTA檢查在急診胸痛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一次性實現(xiàn)對冠狀動脈、肺動脈、主動脈成像有助于臨床醫(yī)師綜合分析病情,早期確定急性胸痛的原因。
1 胡茂清,龍晚生,張朝桐,等.64層螺旋CT胸部血管三聯(lián)合成像對急性胸痛病因診斷的評價.中國CT和MRI雜志,2012,10(5):34~37.
2 劉勇彬,曾慶思,馬壯,等.64排螺旋CT三聯(lián)CTA檢查在急性胸痛中的診斷價值.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6,25(5):863~865;868.
3 馬瓊英,陳林,牟莉,等.胸痛三聯(lián)征一站式多層螺旋CT掃描技術(shù)的優(yōu)化.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5,8(5):71~72.
4 陳鳳麗,劉挨師.心電門控CTA評價急性主動脈夾層的臨床應用研究.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6,25(5):547~554.
5 范依莎,侯陽,趙鵬飛,等.低劑量前置門控冠脈CTA結(jié)合迭代重建技術(shù)在不典型胸痛患者中的應用研究.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3,24(3):169~173.
6 劉勇彬,曾慶思,馬壯,等.64排螺旋CT三聯(lián)CTA檢查在急性胸痛中的診斷價值.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6,25(5):863~865;868.
7 黃賢會,張麗紅.128層螺旋CT三聯(lián)檢查在急性胸痛診斷中的應用.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23(8):1216~1218.
8 龍邦媛,盧曉軍,李康,等.128層螺旋CT在胸痛三聯(lián)排查中的臨床應用和價值.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2(Z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