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郭平
(上海市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 上海 201805)
【摘要】目的:了解臨床血培養(yǎng)中腸球菌的檢出及耐藥性。方法:無菌法采取患者血液5~10ml接種于梅里埃BACT/ALERT3D血培養(yǎng)儀,培養(yǎng)陽性后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進行鑒定和藥敏分析。結果:458套血培養(yǎng)陽性標本中共檢出57株腸球菌屬,其中屎腸球菌24株;糞腸球菌26株,其他腸球菌7株。結論:血培養(yǎng)腸球菌屬中屎腸球菌和糞腸球菌的藥物敏感性有很大區(qū)別,屎腸球菌耐藥率明顯高于糞腸球菌。
【關鍵詞】血培養(yǎng);腸球菌屬;屎腸球菌;糞腸球菌;耐藥性
【中圖分類號】R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1752(2018)17-0336-02
收集2016-2017年,我院2969例住院患者的血培養(yǎng)。
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無菌法采取患者血液5~10ml接種于法國梅里埃BACT/ALERT3D血培養(yǎng)儀,培養(yǎng)陽性后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進行細菌鑒定和藥敏分析。對照2015年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CLSI)標準M100S-26th判讀結果。
糞腸球菌ATCC29212、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購自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
用Whonet5.6對藥敏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016-2017 年我院共檢出腸球菌屬57株(剔除重復株),2年的血培養(yǎng)分離率分別為:屎腸球菌24株,占42.1%(24/57),糞腸球菌26株,占45.6%(26/57),其它腸球菌(包括鶉雞腸球菌、鉛黃腸球菌)7株占12.3%。分離的腸球菌占血培養(yǎng)陽性的比率從2016年的9.04%上升到2017年的14.24%,數(shù)據(jù)表1。
2016-2017 年血培養(yǎng)分離出的腸球菌分布在醫(yī)院不同科室,以介入科檢出率最高,占35.09%(20/57)其次是肝外科(包括肝外一科,肝外二科,肝外三科,肝外四科,肝外六科),檢出率占14.04%(8/57),中西醫(yī)結合科的腸球菌檢出率占12.28%(7/57)。介入科、肝外科和中西醫(yī)結合科2年所檢出的腸球菌共35株,占總數(shù)的61.4%。各科室分布見表2。
最早2.2h,最晚38.4h,平均20.3h
屎腸和糞腸球菌分別做8種抗生素的藥敏試驗。結果見表3。
表1 2016-2017年血培養(yǎng)腸球菌分離情況
表2 2016-2017年血培養(yǎng)腸球菌在各科室分布情況(株)
表3 8種抗生素的藥敏試驗結果[n(%)]
腸球菌屬細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人體主要定植在胃腸道,泌尿生殖道和口腔,腸球菌主要感染具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長期住院患者、安裝植入性裝置者以及接受廣譜抗生素治療的患者[1].由于臨床大量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革蘭陰性菌的生長受到抑制,腸道菌群失調,以致腸源性內毒素血癥和菌血癥增加,手術前、后為預防感染而大量使用第一、第二代頭孢菌素,使臨床分離腸球菌的耐藥率明顯上升[2]。從藥敏結果看糞腸球菌對氨芐西林均敏感,而屎腸球菌耐藥率高達87.5%。屎腸球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耐藥率明顯高于糞腸球菌。對于高濃度慶大霉素、高濃度鏈霉素、紅霉素、莫西沙星屎腸球菌的耐藥性明顯高于糞腸球菌。2016年上海地區(qū)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分別為0.4%和0.8%[3]盡管我院還沒有發(fā)現(xiàn)耐萬古霉素的腸球菌,但對于上海地區(qū)多重耐藥株的出現(xiàn)應引起高度重視。
[1]王輝,任健康,王明貴.臨床微生物學檢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
[2]潘素新,孟愛然.腸球菌屬醫(yī)院感染調查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2):259.
[3]郭燕,朱德妹,胡付品,等.2016年上海市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7,17(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