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華
(樂山市人民醫(yī)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慢阻肺即一類特點即氣流受限、且能夠防范及治療的慢性支氣管炎,其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體現(xiàn)為進行性進展,這一病癥即呼吸系統(tǒng)尤為普遍的一類病癥,大多產(chǎn)生在老年人群之中。這一病癥大多產(chǎn)生在春季與冬季之中,患病頻次的逐步增多,會讓患者的肺部功能極大地被傷害,減退了患者的生存質量[1]。文章調研了人性化護理運用到慢阻肺老年患者中的功效,并總結結果如下。
選出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這一時間段我院接受并治療的112例慢阻肺老年患者患者當作本次研究的樣本,并參照不同護理方式分成兩個組別。組一收入了患者56例,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34例、22例;患者的年齡最大89歲,最小64歲,平均年齡為(76±2.26)歲;組一患者施以常規(guī)的護理。組二收入了患者56例,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35例、21例;患者的年齡最大88歲,最小63歲,平均年齡為(75±3.29)歲;組二患者施以人性化護理。對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P>0.05。
表1 比照兩組護理前后HAMA總分與HAMD總分(±s,分)
表1 比照兩組護理前后HAMA總分與HAMD總分(±s,分)
HAMD總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組一 56 26.93±6.34 18.36±5.11 26.17±5.42 17.66±4.78組二 56 27.28±6.41 12.13±3.48 25.37±5.20 11.62±4.19 HAMA總分組別 例數(shù)
表2 比照兩組生活質量總分(±s,分)
表2 比照兩組生活質量總分(±s,分)
組別 例數(shù)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物質生活組一 56 78.93±7.12 76.64±4.68 77.13±3.79 75.38±3.90組二 56 83.74±6.91 83.36±5.51 85.14±5.23 84.99±5.89
組一患者輔以常規(guī)的護理:隨時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為患者輔以健康方面的引導、輔助患者產(chǎn)生優(yōu)良的生活方法等。組二患者在組一患者輔以護理的前提之下施行人性化護理:
(1)協(xié)助治療方面的護理:醫(yī)護人員要多輔助患者加以翻身與叩背,輔助患者加以咳痰,如有必要,應借助吸痰裝配施行咳痰;定時給患者予以氧療,防范病癥產(chǎn)生惡化;引導患者準確的呼吸方法,輔助患者把握腹式呼吸的方法。
(2)心理方面的護理:醫(yī)護人員在對病房加以巡檢期間,應注重患者身心的改變,如果患者產(chǎn)生懼怕、焦躁等負性情緒,應立即把握原因,并對患者輔以開導及疏通;增多與患者開展交談,隨時把握患者的需要,與患者的親屬開展交談,讓其多關愛患者,與患者予以的合理需要相符;在患者對病癥與生活喪失信心后,給患者解釋部分成功治愈的示例加以鼓勵,以清除患者各類負性情緒。
(3)環(huán)境方面的護理:健全在病房之中各類基本設備與醫(yī)治設備的構建,科學對病房之中的協(xié)助治療設備加以擺放,保障病房之中的床旁裝配得以健全,保持病房之中的平靜、清潔與患者病床的健全、干凈,調節(jié)適宜的室內(nèi)溫濕度,科學給患者留存病房中的運動區(qū)域;保障病房之中的空氣得以流通,防范產(chǎn)生感染。
(4)健康方面的宣講:引領患者把握慢阻肺有關的知識,依據(jù)患者對于病癥知識(病癥高危要素、并發(fā)癥等)與治療方式(藥品選取的優(yōu)點與所需注重的事宜等)的把握情況,對各類知識加以解釋與補足。這一病癥大部分即老年患者,所以,應依據(jù)患者不一致的認識層次,施行不一致的宣講,比如,圖片宣講、分發(fā)冊子等。
(5)康復鍛煉:依據(jù)患者的病情,對患者輔以適宜的活動訓練,促使患者的組織與身體功能得以康復,比如,引領患者至室外加以換氣,觸碰舒服且清凈的室外環(huán)境等。
記錄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HAMA總分與HAMD總分,總分愈低心理狀態(tài)愈優(yōu)。
借助生活質量量表記錄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生活質量總分,囊括了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單項的總分即100分,總分愈高生活質量愈優(yōu)。
憑借SPSS17.0一類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并調研相關的數(shù)據(jù),均數(shù)±標準差(±s)運用到展現(xiàn)計量資料,統(tǒng)計指出P<0.05時,具備其統(tǒng)計學的意義。
組一護理以前HAMA總分與HAMD總分比照組二,P>0.05;組二護理后HAMA總分與HAMD總分好于組一,P<0.05;詳情如表1。
組二護理后生活質量總分好于組一,P<0.05;詳情如表2。
慢阻肺在臨床中即一類尤為普遍的慢性支氣管炎,其患病的概率極大,大多產(chǎn)生在老年人群之中。這一病癥具備病程過久、重復發(fā)作、死亡率較大等特征,會極大地危害到患者的生存質量與身心情況[2-3]。在對慢阻肺老年患者輔以治療期間,藥品的治療與優(yōu)良的護理對策都凸顯出了尤為關鍵的功能。人性化護理即一類被大量運用的新興護理方法,其凸顯出了將患者的需要當作核心,在平日施行護理期間,較優(yōu)地融進了醫(yī)護人員的職責意識與關愛,讓患者體會到關懷、尊重等,進而構建優(yōu)良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的依從程度[4-5]。同時,人性化護理得以被運用,還可以施行具備針對性的護理對策,讓患者在身心與感情等方面都獲得愉快。
總之,在對慢阻肺老年患者施行護理期間,為患者輔以人性化護理的成效較優(yōu),值得全方位推行與運用。
[1]何侃珩.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康復作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7,14(22):81-84.
[2]孟根,白曉華.優(yōu)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63):255-256.
[3]陳瑞君.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13):177-179.
[4]劉冬雪.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點及其護理干預對患者病情恢復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31(2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