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妮娜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重點在于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建設性的力量為出發(fā)點,激發(fā)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來幫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F階段,展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下文論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具體對策,以期對大學教育起到幫助。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大學生處在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學習任務也比較繁重,他們的心理素質受到家庭、學校與社會不同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我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fā)展還未成熟,有關部門還需對其進行不斷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被證明有利于人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在大學教育過程中,學校與教師應該在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并對其進行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為心理學健康教育融入新的活力。
1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1.1心理適應的障礙
大學部分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目標,既沒有處理好生活與學習的關系,也沒有處理好自身與同學間的關系。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適應障礙,部分同學對于新環(huán)境的適應期比較長?,F階段,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與人交往溝通方面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識,進而造成了心理適應上的障礙。
1.2人際關系緊張
人際關系既包括學生與同學老師之間的關系,也包括學生與家人和社會人士在交往過程中形成的關系。人際關系問題既是心理健康問題的誘因也是其結果。大學生若無法處理好與其他學生的人際關系,就很容易導致其出現心理方面的障礙。有的學生會與同學和老師出現摩擦和沖突,由此導致與人際關系的緊張。這種由于人際交往缺乏技巧導致人際關系緊張一時難以改變,因而會出現失眠、抑郁等心理表現。大學生若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需要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比如表達技巧、溝通技巧。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從工作實效看,從業(yè)人員的專業(yè)水平與現階段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績效密切相關。研究表明,當前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的教師主要包括相關專業(yè)任課教師、校醫(yī)院的醫(yī)生和輔導員等,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技能和規(guī)范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和掌握,極大地限制了其功能的發(fā)揮。比如,部分輔導員將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泛用心理測量工具或手段,誤導了工作的方向。此外,專業(yè)化程度的欠缺還極大地限制了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進,使其不得不局限聚焦于部分“問題學生”,即整體偏重于對心理問題和癥狀的承接,致使更多正常大學生的發(fā)展性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因此,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績效不僅體現于“心理干預”和“有限預防”方面,更應體現在“大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上,從而從更廣義的角度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
3.1完善心理咨詢機構
要想實現心理教育的目的,學校就應該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在實踐中,大學首先應該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積極引進先進的心理健康測試軟件等。其次,心理咨詢教師必須持有相關專業(yè)學位與資格證書。大學應該加緊治理兼職心理教師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提高心理咨詢教師的能力。再次,學校要加強學生心理對各種困難挫折的承受與抗壓能力。學校的心理咨詢絕不是單純?yōu)榱烁纳茖W生的心理狀況,在問題產生之前,就能夠避免學生們遇到問題,才是真正的目的。基于此,學校的心理咨詢機構應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聯系起來,為了減少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而努力。最后,學校應該采取多元化的心理咨詢方式。調查顯示,有將近一半的學生樂于選擇網上在線咨詢模式,所以如果學校只有傳統(tǒng)咨詢方式,那么將會有接近一半的同學產生抵觸情緒。學校應該建立起網絡和電話等多種心理咨詢模式,發(fā)揮心理咨詢的真正價值。
3.2開展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教師應該依據大學生心理特點和典型心理問題,舉辦心理學和教育學技巧相結合的活動,即心理健康教育活動?,F階段,學校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很少,這使得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感到乏味,因此學校急需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此來調動學生在這方面的積極性。調查顯示,比較適合大學生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包括:團體心理輔導、角色扮演和心理學電影等。首先,團體心理輔導是通過團體游戲活動的方式來讓學生體會、了解心理知識,當學生們都進入到游戲中,不僅學到了知識也加深了同學的情誼。在團體活動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更好地審視自己、反思自我、推動心理健康發(fā)展。其次,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其角色產生的各種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狀態(tài),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心理學電影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教師可以在學生觀影過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從而加深他們的心理感悟。
3.3優(yōu)化網絡心理宣傳
心理宣傳與活動模塊是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學生群體,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但是他們也需要在心理上獲得幫助,以更好地面對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心理困惑。在實踐中,網絡心理咨詢是上網一族大學生偏愛的心理咨詢渠道。網絡心理咨詢的形式可以是在線的QQ、語音、視頻等即時咨詢,也可以是BBS、留言板、郵箱的非即時咨詢。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建立公眾號,通過公眾號平臺向同學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既能保證心理教育覆蓋范圍的全面性,也利于提高了心理健康知識宣傳的方便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領者,對學生的心理成長有重要作用。
3.4以愛為基本點展開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對班集體的愛在無形中會對整個班集體的氣氛產生影響,班級的整體氣氛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開的大前提,也是學生擁有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基礎。愛發(fā)于內心而后顯于行為,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大學生起著一定的標榜與指導作用,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也是大學生向教師敞開心扉的前提。大學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也容易受到傷害,對于內在的心理矛盾往往羞于啟齒,這就要求教師帶著極大的愛心與耐心,真正做到接納、尊重與愛護學生,給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在實踐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需要多觀察,多溝通,實時了解班級內學生的心理狀況,然后根據自己了解的狀況調整自身的學習方向與重點,理論聯系實際,從現實層面上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在這個過程中,大學教師應該秉著認真負責和誠懇專注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身的工作,保持自身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才能更好地感染學生,及時轉化學生的厭學情緒。
3.5運用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工作要圍繞大學生來展開,不能脫離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掌握程度是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教師不僅要注重理論的學習,也要注重對實踐技巧的掌握,具體的方法有:教師首先需要學習基本的心理教育理論知識,從理論的層面上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其次,教師需要多觀察,實時了解班級內大學生的心理狀況,然后根據自己了解的狀況調整自身的學習方向與重點,理論聯系實際,從現實層面上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秉著耐心細心,認真負責和誠懇專注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身的工作,保持自身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才能更好地展開心理教育工作。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他們日后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學校和教師通過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幫助他們學會面對心理困惑,并建立積極的思維體系。在實踐中,學校和教師應該運用科學的心理教育方法,并不斷總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驗,推動學校心理教育事業(yè)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馮剛.堅持立德樹人注重提升質量扎實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01):1-4.
[2] 楊海,王曉曉.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2):82-83.
[3] 石瑞寶.社會工作介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6(11):49-52.
[4] 李建偉.“大思政”視域下的高校輔導員角色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0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