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勤
【摘要】目的:討論B超引導下吸宮、選擇性宮腔水囊壓迫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臨床應用效果。方法:現(xiàn)隨機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3例,對照組給予B超引導下吸宮治療,實驗組給予B超引導下吸宮聯(lián)合選擇性宮腔水囊壓迫治療,對兩組的臨床治療情況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血β- HCG 恢復正常水平時間、有效止血時間、術后住院時間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B超引導下吸宮聯(lián)合選擇性宮腔水囊壓迫方法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效果良好,值得應用。
【關鍵詞】選擇性宮腔水囊壓迫;B超引導下吸宮;瘢痕妊娠
【中圖分類號】 R714.22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258-01
剖宮產是臨床上解決難產以及不適合順產產婦的一種手術方式,術后會在子宮處形成瘢痕,當產婦再次懷孕時,則胚胎有可能在剖宮產瘢痕處著床,隨著胚胎的不斷發(fā)育,有可能發(fā)生大出血[1],對孕婦造成較大的傷害,一部分孕婦有可能面臨著子宮切除的危險,失去再生育能力,所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對孕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我院將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給予B超引導下吸宮聯(lián)合選擇性宮腔水囊壓迫方法治療,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總結和分析,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現(xiàn)隨機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6-38歲,平均年齡(32.3±2.5)歲,剖宮產次數1-2次,平均(1.5±0.2)次;實驗組患者年齡26-36歲,平均年齡(31.2±2.6)歲,剖宮產次數1-3次,平均(2.1±0.3)次,兩組患者的剖宮產次數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對于本次調查方式以及治療方法均知曉明確,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對照組采取B超引導下吸宮方法治療,即在B超下進行常規(guī)清宮操作,具體方法如下:囑患者呈截石位,充盈膀胱,在B超下確定病灶,并探查其與子宮肌層的關系以及病灶的大小、位置等。在擴張宮頸后將吸管送入宮腔底部,將宮腔內的積血吸出,然后在吸取胚胎組織,負壓保持在400mmHg,將妊娠囊吸出后送入實驗室進行檢驗。實驗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水囊壓迫治療,清宮手術結束后,觀察出血情況,當出血量超過100ml之后,需要在B超下進行水囊壓迫,操作方法為:將氣囊導尿管放置于宮腔內,然后向其內注入10ml的生理鹽水,形成水囊后對出血處進行壓迫止血,根據出血情況,進而適當的增加水囊的水量,保證良好的壓迫效果,直到宮頸口沒有血液流出為止。如果在治療的24h之后患者沒有明顯的出血跡象,則可將水囊取出,術畢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抗生素、縮宮素以及止血藥物進行治療。
1.3療效觀察對兩組患者血β- HCG 恢復正常水平時間、有效止血時間、術后住院時間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對比。
1.4統(tǒng)計學方法將本次調查的相關數據輸入到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包中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計量資料應用(x±s)描述,組間經t和x2檢驗,差異在P<0.05時,代表存在臨床可比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兩組患者血β- HCG 恢復正常水平時間、有效止血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對比實驗組患者的β- HCG 恢復正常水平時間為(21.3±3.3)天,有效止血時間為(3.4±0.6)分鐘,術后住院時間為(12.4±1.1)天;對照組患者的β- HCG 恢復正常水平時間為(28.4±3.5)天,有效止血時間為(18.7±2.9)分鐘,術后住院時間為(20.1±3.2)天,實驗組患者的血β- HCG 恢復正常水平時間、有效止血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實驗組23例患者中無一例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對照組中則有5例出現(xiàn)血腫、感染以及積血等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1.73%,實驗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些年發(fā)現(xiàn)在剖宮產瘢痕處妊娠的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使用傳統(tǒng)的B超下吸宮容易增加術中出血量,并且出現(xiàn)止血效果較差的現(xiàn)象,術后患者容易出現(xiàn)感染、血腫以及積血等并發(fā)癥[2]。在本次治療中,使用了B超引導下吸宮聯(lián)合選擇性宮腔水囊壓迫方法治療,通過水囊對出血位置的壓迫,能夠達到良好的止血的作用[3],并且可在短時間內達到止血效果,同時也降低了術后血腫、積血的發(fā)生率,有利于患者術后的身體恢復,在本次調查結果中也顯示,實驗組23例患者中無一例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而對照組出現(xiàn)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則為21.73%,實驗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結果再次證明了B超引導下吸宮聯(lián)合選擇性宮腔水囊壓迫方法的有效性。當患者使用水囊壓迫出血點后,出血量就開始減少,并且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的止血效果,使患者能夠盡快恢復健康,在本次調查結果中也顯示,實驗組患者血β- HCG 恢復正常水平時間、止血有效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均明顯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采用B超引導下吸宮聯(lián)合選擇性宮腔水囊壓迫方法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效果顯著,減少患者治療中的出血量,縮短了住院時間,并且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臨床上值得應用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馬文琴,趙丹梅,李詠,等. B 超引導下吸宮和選擇性宮腔水囊壓迫用于剖宮產瘢痕妊娠治療的可行性探討[J].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4, 35( 10) : 794-796.
[2]王新波,謝玉翠,王來棟,等. 3 種方案用于剖宮產瘢痕妊娠藥物治療大出血的對比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6,8 ( 11) : 38-41.
[3]陳海艷. B 超引導下吸宮和宮腔水囊壓迫用于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治療[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6, 25( 11) : 119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