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君玲 王媛曉 鄒菲
【摘 要】目的:探討門診護理工作中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效果。方法:將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我院門診接收的128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和對照兩組(n=64例),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結果:觀察組經過護理后的焦慮量評分(39.78±7.44)分和抑郁量評分(38.77±7.21)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后的焦慮量評分(46.69±8.87)分和抑郁量評分(47.78±8.02)分,并且觀察組經過護理后的滿意度評分(97.74±1.3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經過護理后的滿意度評分(88.25±1.14)分(P<0.05)。結論:對門診者使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進行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情況,值得推廣。
【關鍵詞】門診護理;優(yōu)質護理服務;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5-03--02
門診作為醫(yī)院的第一窗口,需要接受疾病治療和護理的患者數量眾多,并且擁有著較大的流動性,并且護理人員數量相對較少,從而導致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期間護患接觸時間短、護士服務周期短等問題的出現(xiàn),會對患者的疾病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的影響[1]。門診護理質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醫(yī)院的綜合護理水平,其護理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醫(yī)院的形象和聲譽[2]。因此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國各個醫(yī)院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工作期間,逐漸開展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并且取得了不錯的護理效果。我院將128例門診患者患者進行了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我院門診接收的128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和對照兩組(n=64例),其中觀察組擁有35例男性,其余為女性,患者的年齡為18-67歲,平均年齡為(42.5±24.5)歲。而對照組擁有33例男性,其余為女性,患者的年齡為20-73歲,平均年齡為(46.5±26.5)歲。組間一般資料如年齡、平均年齡和人數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式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服務進行護理工作,而觀察組則使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進行護理的工作,主要的護理措施如下:(1)促進護理人員服務意識的提升。門診負責人在進行門診的管理工作時,為了保證門診部門在對患者進行疾病的治療和護理期間擁有良好的效果,提升門診部門的護理質量,需要做好門診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從而通過這種方式,促使護理人員優(yōu)質護理的服務意識得以強化。并且在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期間,需要將護理人員的培訓重點側重于培訓護士與患者的溝通技巧、綜合素養(yǎng)以及服務態(tài)度等等,促使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得以全面提升,使之對患者進行護理期間,能夠保持良好的護理態(tài)度,有利于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護理效果的提升。(2)對門診治療環(huán)境加強改善。在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時,需要根據門診部門各個科室的具體情況設置好分診臺,并且需要在醫(yī)院不同診區(qū)進行自動排號和智能呼叫系統(tǒng)的安裝,保證患者在接受護理期間出現(xiàn)了不良情況可以及時接受護理人員的護理。同時為了保障患者的隱私,門診部門需要在內部設置單人診室。并且還要在導診臺增設老花鏡和各類急救藥品,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診療環(huán)境。(3)做好預約掛號服務的開展工作。將預約掛號服務向網上、電話及現(xiàn)場預約擴展,并且為了促進這項服務質量的提升,門診部門可以采用滾動式屏幕做好宣傳方面的工作,并且推出多種優(yōu)惠政策,從而保證預約掛號數量和質量的得以進一步的提升。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觀察和比較,同時還要對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的滿意度評分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3.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如果兩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經過護理后的焦慮量評分(39.78±7.44)分和抑郁量評分(38.77±7.21)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后的焦慮量評分(46.69±8.87)分和抑郁量評分(47.78±8.02)分(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經過護理后的滿意度評分(97.74±1.3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經過護理后的滿意度評分(88.25±1.14)分(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國逐漸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運用到了門診患者的護理工作之中。通過優(yōu)質護理服務,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方面的工作,可以幫助患者改善就診環(huán)境,保護了患者的隱私,為老體弱患者、重癥患者提供了便利,充分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有利于更好的進行患者疾病的護理工作[3]。同時通過開展預約掛號服務,有利于進一步的縮短患者等候時間,節(jié)省人力物力,有利于更好的為就醫(yī)人員提供服務,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和護理效率。根據我院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對觀察組進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之后,觀察組經過護理后的焦慮抑郁情況的改善,以及滿意度方面的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以此表明,優(yōu)質護理服務有利于改善門診部門的就醫(yī)環(huán)境,對于患者護理質量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對門診者使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進行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情況,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李麗勻,張瑾,汪艷麗,等.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門診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3,10(7):189-190.
張曉艷.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1):248-249.
鄔曉慧,康士萍.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