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阿莫西林與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急性腸胃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腸胃炎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對照組給予阿莫西林治療,研究組接受阿莫西林與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是94.87%,明顯比對照組76.92%高,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7.69%,比對照組25.64%更低,兩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急性腸胃炎患者采取阿莫西林與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具有顯著效果,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阿莫西林;替硝唑;急性腸胃炎
【中圖分類號】 R749.053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124-01
急性腸胃炎為臨床消化內科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發(fā)病率比較高,且多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主要因為在夏季氣溫比較高,食物極易變質,人們誤食變質的食物常引發(fā)急性腸胃炎;而秋季晝夜溫差比較大,人在受涼后極易引發(fā)急性腸胃炎。本文為探討阿莫西林與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急性腸胃炎的臨床效果,對本院收治的患者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腸胃炎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與急性腸胃炎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合,且伴有不同程度腹瀉、嘔吐、惡心等癥狀,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藥物過敏者、精神疾病、臟器官功能損壞、哺乳期和妊娠期婦女。將所有納入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其中研究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18~70歲,平均(36.58±6.43)歲;對照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20~65歲,平均(35.74±5.9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對比分析上不具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阿莫西林(長春海外制藥集團,國藥準字H22020933)治療,一次2粒,一日三次,餐后口服,叮囑患者治療期間禁食刺激性食物。研究組接受阿莫西林與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阿莫西林用法同對照組,替硝唑(湖南迪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659):口服,每日一次,一次2g,對病情較重者可適當增加劑量,每天取1.5g替硝唑分1-2次靜脈滴注。兩組均治療30天。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情況。療效評定標準: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為痊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甚至嚴重為無效。記有效率、顯效率及痊愈率的和為總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軟件SPSS21.0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以均數(shù)±標準差來描述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t檢驗;以百分比來描述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用卡方檢驗。以P<0.05時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是94.87%,明顯比對照組76.92%高,差異顯著,P<0.05。
2.2比較兩組不良反應情況研究組患者有3例發(fā)生不良反應,分別為惡心嘔吐、頭暈、輕度腹瀉各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7.69%;對照組患者有10例發(fā)生不良反應,分別為惡心嘔吐例4,頭暈2例,輕度腹瀉3例,口干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25.64%;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更低,兩組間比較差異明顯(x2=4.523,P=0.046),P<0.05。
3討論
急性腸胃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癥,致病因素和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以沙門菌屬及嗜鹽菌感染最為常見,也有部分因物理化學因素所致。臨床癥狀常表現(xiàn)為腹瀉、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發(fā)熱、胃部燒灼、反酸等,常見于夏秋兩季,疾病的發(fā)生多因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是食入穢濁不潔、生冷腐餿的食品,發(fā)病時若治療不及時易導致腸穿孔、水電解質失調甚至會出現(xiàn)敗血癥。目前臨床多使用藥物治療來控制病情,其中阿莫西林藥物的應用最為普遍。阿莫西林為半合成青霉素,屬廣譜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發(fā)揮殺菌作用,能夠使細菌迅速成為球狀體然后破裂、溶解,強而有效并迅速地殺滅革蘭陰性菌與陽性菌,較氨芐西林殺菌效果好,并且吸收快,用藥后1小時即可達到血藥峰濃度,藥物吸收受食物影響較小,利用度較高;替硝唑屬于硝基咪唑類藥物,該藥物具有較快的作用時間,同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另外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從替硝唑的藥代動力學結果來看,該藥物將半衰期消除的時間為15小時,使用劑量為2g,口服后仍有較高的藥物濃度,且水平在30mg/L以上。能夠有效滅殺梭狀桿菌、擬桿菌及其他致病菌,對滴蟲、阿米巴等亦有較高活性,與此同時,在急性胃腸炎疾病治療中應用替硝唑,可以使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有效改善。若單獨使用某種藥物治療,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還會使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提升。而二者聯(lián)合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急性腸胃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一系列并發(fā)癥,實施優(yōu)勢互補,二者之間有著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能夠減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病情。將其與阿莫西林聯(lián)合使用治療急性腸胃炎能夠實現(xiàn)兩種藥物的優(yōu)勢互補,充分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以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病情。
本研究中,通過對研究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聯(lián)合替硝唑治療,對照組采用單純阿莫西林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是94.87%,明顯比對照組76.92%高,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7.69%,比對照組25.64%更低,兩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由此可見,聯(lián)合用藥較單純用藥效果更好,對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較好的作用,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對急性腸胃炎患者采取阿莫西林與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具有顯著效果,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周陸兵.替硝唑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急性腸胃炎的臨床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S2):118-119.
[2]錢功義,王正敏.替硝唑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急性腸胃炎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22):58.
[3]戴春霞.阿莫西林、替硝唑聯(lián)合治療急性腸胃炎的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2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