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在人民大會堂,非常榮幸地接受了國家主席授予我的最高科學技術獎,確實是無比地驕傲。方才主持人也說了:“你坐這么一個冷板凳,最后怎么把這變熱的?”我1935年出生在吉林市,1943年正在小學念書,當時正處在一個動亂的時候,那是被日本人占領的時候。我受的教育叫奴化教育,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而自己的鄰居、親人,不知哪天就沒了。哪兒去了?被抓走做勞工,建筑完了,人也就被殺了。所以當時我就知道,你沒有國家、沒有國防,你就要過奴役生活。那時,我就有了從事國防、對國家有利的事的志愿。
因為這是我從小親身的經(jīng)歷,所以在1954年,我很幸運地進入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我想,強國強軍是一致的。那時候哈軍工有搞空軍的、搞海軍的、搞裝甲兵、搞工程兵,還有我們這搞炮兵的。炮兵實際是陸軍,比較多的人都在追求進入空軍、搞飛機,到海軍、到深海,穿的衣服都不一樣。我選擇了火炸藥,沒人報,我們的專業(yè)要20個人,一問沒有一個報的,我是自愿報的。這個專業(yè)是國家設立的,國家需要就應該有人去做。一個人的成功,跟你選什么專業(yè)沒有直接的關系。你選擇一個先進專業(yè)就注定你成功嗎?你選擇一個冷門專業(yè),你注定不成功嗎?它倆沒直接關系。
我這個人還是有些低調的,凡是遇到涉及人員競爭方面的,我自認為不行,我也不想在這里邊競爭。但是我的目標是什么呢?在今后的工作中,假如說為了一個研究項目,我必須跟國外競爭,我必須走在它前面,搶占制高點,我要讓咱們中國說話算數(shù)!這個是我在內心一直強調的,要把力量用在這上面。這些因素促使我選擇冷門專業(yè),我要把這個冷板凳坐熱。
科技發(fā)展帶來的機遇、推動作用,使戰(zhàn)爭模式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有的火炸藥是國家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一個國家的火炸藥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這個國家武器的水平,所以它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火炸藥跟一般的東西一樣,它也有壽命。比如今天生產(chǎn),儲存到一定時間,你不用就過期了。但這個廢棄的火炸藥可不是日常的垃圾,它會燃燒、會爆炸、有毒。這樣一個危險的垃圾,時間長了就是一座火山,不知什么時候就爆發(fā)。國際上例行的公務,就是要把它處理掉。當時我作為研究人員提出,我們國家資源化治理再利用的技術,不是把它燒毀、炸毀、扔到海里、埋在地下,那樣處理放了多少年以后,它照樣有毒有害,而且國際上不允許。于是我就提出了二十幾項技術,使它再利用,變廢為寶,現(xiàn)在看來,這樣做起了引領的作用。
火炸藥是一種化學能源,火炸藥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它的反應速度受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很大。在座的有搞化學的人都知道,溫度一提高10攝氏度,化學反應速度要成倍地往上升。那中午和晚上10攝氏度之差,是正?,F(xiàn)象。國際上就追求,怎么樣能把這個問題解決。有的人確實研究配方,比如加催化劑,可是這種瞬間的毫秒級的高溫高壓的方法,用來解決這個反應速度、自然規(guī)律是很困難的。我想的不是,既然它是一個自然規(guī)律,既然你們搞了那么長的時間,那么多科學家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所以在研究之初,我就確定不能走那個路。有的人也想,既然是溫度影響,我在火箭、火炮那設一個熱源,比如現(xiàn)在微波、激光也發(fā)展了,我給你加熱。大家想想,一個武器帶有一個這樣的包袱運行,打起仗來受影響,所以我沒選擇這個方法。
火炸藥不是溫度一升高,化學反應速度就成指數(shù)地升高嗎,那我就建立一個反向系統(tǒng),讓它溫度升高,反應速度卻成指數(shù)地下降,再把兩個系統(tǒng)結合在一起,就能達到溫度升高,反應速度不變的效果。按照這個思路,做出有材料的發(fā)明,有工藝方法的發(fā)明,有結構的發(fā)明。發(fā)明了一個叫“低溫感”的技術,也就是說不管溫度怎么升高,反應速度是不變的;溫度降低,反應速度也還是不變。一直到現(xiàn)在,這項技術都是超出國外的。有些人問我,有時候到野外場地試驗,溫度很低,看我穿的也不太多;夏天很熱,我也沒感覺怎么樣,是不是我本身也具備“低溫感”這種性質?所以對我追求技術突破也有借鑒。
畢竟做了這么多年,應該說我是獲得成功的,我做著我應該做的事兒。成功的原因呢?我歸納為是由于自己的努力、專心致志。在我的頭腦里,一有空閑就思考我們領域存在的問題,國際上發(fā)展怎么樣,世界的難題是什么,這個難題我怎么解決。我一閑下來如果不想問題就會犯癮,要用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態(tài)度、科學的方法去研究科學,去研究我的火炸藥。我的追求是超越,我就要占據(jù)制高點,不斷地跟蹤新技術、掌握新技術、搞學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問題找本質,找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把這些綜合起來,所以我取得成功。我們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一直到現(xiàn)在,國家對我們全國科技工作者給予的支持、給予的幫助、給予的條件、給予待遇,都做得很好。所以我能屢次獲獎,是因為我處在這個好時代,有這個機遇。
我親身見證了,中國兵器工業(yè)這么多年從跟蹤仿制、部分成果的創(chuàng)新,一直走到現(xiàn)在進入大國和向強國方向發(fā)展。現(xiàn)在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的軍隊,我們還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些離開科技都是不行的??倳浟暯秸f過,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yè)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建設創(chuàng)新型的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這是我們青年一代要做的,這任務擺在你們身上。
感謝各位!
王澤山 ,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國著名火炸藥學家,發(fā)射裝藥理論體系的奠基人,火炸藥資源化治理軍民融合道路的開拓者。1993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又于1996年和2017年兩次摘得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一等獎。2018年1月8日獲得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摘自《開講啦》
(編輯/張金余)